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 149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149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論壇體番外2(一更)

【樓主】如題,想跟大家聊聊钜平侯蔡祜這個人,說實話,我還是不理解,他既不是一代開創季漢基業的功臣,也不是第一批從洛陽太學畢業的天子門生,居然能成為和孔明各掌一半朝政的輔政大臣,到底是憑什麼啊!憑大家的戲稱“光文帝的半個兒子”嗎?大家對他是什麼印象?

【1L】小小年紀的一把年紀(不是)

【2L】一個讓司馬懿恨得咬牙切齒的人。

【3L】司馬懿一生最嫉妒的男人。

【4L】瞎說,司馬懿一生最嫉妒的男人之一,之一!!隻能算“之一”好不好!

【5L】哈哈哈哈上麵三樓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仲達不要麵子的嗎?

【6L】認真地算,樓上也沒說錯啊,感覺螞蟻雖然在餅餅一朝雖然入仕很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給我一種陰暗爬行,然後在陛下麵前爭先的感覺。哈哈哈不是說他不算股肱之臣,就是(比劃)(那種感覺)

【7L】懂懂懂,前麵有張燕孫輕這些元從,張燕還知道那個唯一的秘密就不說了,結果依靠著年輕和長壽把其他人都熬完了,愣是沒能混到個輔政大臣的位置。哇,說多了都是淚。

【8L】孔明可能還沒那麼讓司馬懿嫉妒,畢竟大家都是走戰功
外放路子的,而且年齡沒差那麼多,蔡祜這履曆是真的離大譜,三十二歲混上輔政大臣的位置。

【9L】司馬懿牙都要酸掉了。憑什麼啊,到底是憑什麼啊!

【10L】我說,你們倒也不用信太多季漢演義的改編好不好,什麼仲達因為沒混上輔政大臣的位置,生氣了六年,抑鬱而終……不至於,真不至於。

【11L】司馬懿(臨終大喊):既生你們這一幫小妖精,為何還要讓我早早遇見陛下!

【12L】噗——樓上你夠了!!!都說了不許信野史和演義改編。

【13L】停下停下,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叔子,不是司馬懿!

【14L】這不是在從側麵表現钜平侯嗎哈哈哈哈,因為他和司馬懿不像啊。

【15L】餅餅:選司馬懿當輔政大臣行不行呢?他少時毒辣,成年後鋒芒內斂,但依然對一些事情看不太開,潛藏爭強鬥勝之心,若為輔政托孤之臣,恐怕他難得善終,不如隻為朝廷棟梁。——不是說得挺清楚了嗎?

【16L】謝謝你翻譯俠。

【17L】所以倒推一下就知道為什麼選蔡祜了,他這個人平和多了。

【18L】又不是平和就能當輔政大臣的,我真是服了!季漢這個氣候條件,第二代皇帝要負責國策過渡的,輔政大臣肯定也得有實力才行啊!反正我就是覺得光文晚年真的有點腦袋發昏了,就算要選一個年長的一個年輕的,那放眼年輕一點的朝臣裡,難道就沒實力比蔡祜強的嗎?鄧艾、陸抗、杜預、薑維這些人,在光文病逝那年,誰不算年輕或者壯年臣子裡的能臣?蔡祜真有這麼強,怎麼會以將領的名義被選入輔政,但說他有多少戰績,又說不上來的?

【19L】……

【20L】……

【21L】來了來了。

【22L】經典劇情來了。

【23L】(翻白眼)果然,每次提到钜平侯,有些人聞著味道就來了,非要吵幾句,不吵不開心。

【24L】連餅餅晚年老糊塗這種話都說得出來,你是真當這裡沒人了是吧?

【25L】要是光文這種,才剛重新登基就用律法約束自己的,後麵也一直沒改,沒讓自己被帝王權力異化的,都能叫晚年老糊塗,哇,那往前算的漢武帝叫啥啊?

【26L】……不是我說,你但凡多看兩本史書呢?多讀點書都說不出這種話來。

【27L】我有說錯嗎?明明有實力更強的人,憑什麼選蔡祜?哦,就因為他是陛下選出來的標杆,是由光文主持的“廢棄虛名之議”的第一位代表?羊祜爆改蔡祜,然後還能直入朝堂中心是吧?其他幾位真是要怪自己沒投個好胎。

【28L】……

【29L】我有一句臟話想說,怕被論壇遮蔽。

【30L】彆攔著,讓我說……&¥#@

【31L】?????你說鄧艾沒投個好胎,真就是從庶民裡抓住機會成長起來的也就算了,你居然說陸抗也叫沒投個好胎????那可是陸議陸伯言的兒子啊。你這麼說把他爹放到哪裡去了??

【32L】陸議:我是負責在建設西州,不是人沒了,好嗎?

【33L】陸抗:……差不多得了。他們一直說我沒我爹強。

【34L】蔡祜這個居然也算投個好胎???我的天哦,要不是蔡貞姬因為妹妹蔡昭姬的緣故被征調入京,要不是光文下令朝廷醫署一應官員除瞭解決大疫,就是解決婦科兒科的疑難病症,你猜蔡祜會不會像他親哥哥一樣幼年夭折。

【35L】還廢棄虛名之議的第一位代表就是占便宜,難道餅帝的決定有錯嗎?

聲名聲名,前漢後漢多少人就因為舉孝廉被困死在聲名上了,就算朝廷改了規矩變成唯纔是舉,還是有一堆人在那裡亂刷名聲,要麼是藉此往上爬,要麼就是怕被彆人非議,還被陳規舊習裹挾。不抓個典型出來,以後還多的是有人這麼做,甚至還有一批人,都到建安十幾年了,還為孔讓梨叫屈呢!

【36L】拳頭硬了,樓上那個說蔡祜不行的,是不是把自己代入他那個生理學父親羊衜了???

泰山羊氏,名聲在外,先娶孔融之女,後娶蔡邕之女,結果保不住前妻的性命就算了,前妻續弦的孩子同時生病,居然隻能保全一個,那你娶什麼老婆啊??

哦蔡夫人照看繼子,自己的兒子死了,才能被宣傳叫賢惠,這名聲真的不要也罷。真不怪餅帝閒聊的時候問起來,蔡夫人當年到底是怎麼想的。

【37L】還能怎麼想的,那是光和年間,漢靈帝在位的時候!老爹政治覺悟太低,當時隻能托庇在泰山羊氏,把她嫁出去之後過了兩年纔有機會重回洛陽,但是怎麼看都有可能重新得罪人,二選一的情況下,她能選自己兒子?蔡祜和蔡徽瑜跟那個夭折的長子相隔了二十多年出生,總不會是毫無緣故的吧?

【38L】蔡姐姐真的慘,估計又傷心又傷身。

【39L】真不奇怪光文要主持這種爭議很大的事情。他剛回洛陽就讓官員說話往直白了講,辦事要留記錄,必須務實求真,結果政令都推行這麼多年了,一聽手底下居然還有人拿這個陳年舊賬在說自己老婆是賢妻的,直接就給氣炸了。

【40L】青天大老爺!!!餅餅是青天大老爺!

【41L】真怨不得會有人覺得史子眇是穿越者的,言傳身教讓學生接觸到一些現代的理念,也影響到了朝廷的法令。

【42L】笑死,你讓我想到了一本小說,直接把史子眇寫成了個穿越過來女扮男裝的道人。

【43L】插一句,所以你們為什麼不懷疑光文是穿越者?

【44L】因為他就……就很標準的漢室魅魔天命之子啊,甚至還沒光武帝那麼過分,能直接搞出大魔導師的奇跡。

【45L】餅的觀念挺新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在改革後漢的弊病,提拔的那部分女官也是因為牛馬不分性彆吧……

【46L】而且主持了這次和離改姓之後,還真讓另外一部分從虛名中解脫出來,為朝廷辦事了,確實是目的性很強。

【47L】這個牛馬好用,那個牛馬也好用,其他的晚點再說,大漢建設缺人呢!

【48L】……餅餅:倒也不用把我說得這麼資本家好吧?

【49L】哈哈哈哈我隻是想說,他選人標準就這樣,給蔡祜主持改姓,完全是因為社會風氣還需要端正一下,怎麼能叫蔡祜投了個好胎?但凡他菜一點,光文早把他拋腦後了,輔政大臣更是想都彆想。

【50L】說得對啊,真要算標杆,還是我前麵的那句話,鄧艾遠比蔡祜像個標杆!底層出生,屯田起家,一步步走到禦前,又勵誌又符合唯纔是舉的國策。前麵那個,你不喜歡钜平侯的辦事風格沒關係,尬黑就沒道理了吧??

【51L】行!那我收回前麵的那句話,就問一點,蔡祜比鄧艾陸抗那些人強在哪裡?

【52L】強在他跟小姨學得太好了。

【53L】看一眼一樓啊,我真的覺得一樓的回答是最精辟的。小小年紀的一把年紀……這句聽起來很瞎扯,實際上很符合钜平侯。

【54L】他八麵玲瓏而且穩,還不夠嗎?在被從泰山羊氏除名之後,還跟誰都不沾關係。這種人是最適合當輔政大臣的。

【55L】還有個絕殺性質的優勢,他三十二歲,無子,董神醫說是他的問題,不是他夫人的問題。

【56L】古代版的不育。

【57L】黃豆流汗……其實我覺得這條倒不一定非要加。餅餅一朝沒有父死子繼的規矩。

【58L】這不是上麵那位非要拿出身說事嗎?那我就順著他的邏輯講了。

【59L】這裡湖北的,提一嘴,我們這裡有钜平侯的香火廟,你猜是什麼原因?你說的蔡叔子無能,說白了全是偏見。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做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啊?

作為第三代荊州牧,钜平侯比玄德公當年還要年輕就當上了荊州牧,但是有任何一條史書記載說他在荊州飄了嗎?

【60L】同湖北,真的要誇誇钜平侯!

他完美接過了歸化荊南和交州蠻夷的重任,在前麵打了識字基礎之後,正大光明地展開了宣傳大任,明明有過數次出兵平亂、暴打刺頭,結果誰都覺得他是懷柔執政的集大成者。

按照傳下來的縣誌記載,他在荊州五年,讓荊州田地又多了三成,畝產增加了一成半,人口入籍增加數萬,你說他平庸,這絕對不可能。

【61L】是的,從帶兵戰績上來看,他天賦不如薑維鄧艾和陸抗,杜預這個副手可能也比他強一點,但是輔政大臣的意義不是協助陛下打翻鄰居啊!!要這麼說的話,呂玲綺也應該和司馬懿一樣陰暗爬行。

【62L】呂侯:???????扯我乾什麼!我沒想當這個顧命大臣!我隻想爭個將軍裡的第一名。

【63L】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們多損啊。

【64L】來了來了,翻譯俠又來了,請看這段。

餅餅:顧命輔政的朝臣,需保漢室之威,維係天下太平,知國策而踐行,居高位而謹慎,內謙恭外有威,入能領尚書台敕命六部,出能統兵馬征討胡虜。為防有霍氏舊事,其家族不可過於昌隆狂狷。當然,約束不僅僅是對顧命大臣的,也是對新君的。當聽他們的建議,像是學生對老師一樣恭敬,也在執政時謹慎君王的本分,直到能真正決定一國之命運。

【65L】聽出來什麼意思了沒?

這段話是同時指向了兩個人,孔明和叔子。

【66L】是的,這一年諸葛孔明六十四歲,蔡祜三十二歲,與其說這兩個人是互補,不如說這兩個人是相像,從對皇室的態度到辦事的章程都很像,最多就是孔明要再強硬一點,已經徹底曆練出來了,蔡祜還是偏溫和。

【67L】他溫和個錘子,四十六歲那年下令順著九真、日南郡往西打的時候,可沒見他有一點猶豫的。

【68L】我說當時,當時!!!

【69L】是的,從光文過世那年看當時的情況,兩名輔政大臣很像,有點一主一次的意思。這可能就是蔡祜勝過其他選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樓主】也就是說,在光文看來,作為諸葛丞相學生的薑維,反而不如钜平侯更符合接任者的身份,於是在選定了孔明為輔政大臣,重啟丞相名稱之後,又買了第二份保險,選了钜平侯?剛好他也確實有這個本事,所以有了這個破格提拔?

【71L】對,我是這麼覺得的。

【72L】
1,這個說法是最說得通的。

【樓主】那感覺也沒必要啊,諸葛丞相這個人,我看他的傳我都累得慌,絕對的高精力人群,而且他當了十年的顧命大臣,病逝的時候康帝都成年好久了,也親政了,為什麼非要加個钜平侯?(撓頭)

【74L】……

【75L】樓主,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你是站在後世的角度看的!!!從當時的角度來說,六十四歲已經是高壽了,沒法確定能活多少年的!

【76L】是的,而且在光文病重,決定委任輔政大臣前的半年,剛好還發生了一件要緊的事情——陸議去世了。

雖然陸議在建安初年的時候年紀很小,還在做曹家兄弟的陪讀,雖然他入仕之後,朝廷的醫療體係已經完善了,包括對朝臣的年度體檢製度,但是誰也沒想到,他會突然因為疾病對上高反就過世啊……

【77L】唉,感覺陸伯言的死對餅餅的影響非常大。他已經送走了許多自己的朝臣,送走了自己的兄弟,但一個看好的需要主持他死後局麵的股肱,突然一下折在了這個時候,他必須重新調整戰略,做好二手準備。

雖然說宗室子弟一直在接受他的審視,康帝繼位的年紀不算大也不算小,沒出現什麼十歲小皇帝或者四十年太子的情況,但是不到最後一刻,誰都說不上來會不會還有彆的意外。

【78L】相當於他在決定由孔明和叔子全權輔佐新君的時候,已經在考慮一個問題了,萬一倒下了一個孔明,還有一個相似的人能穩住局麵。這就是皇帝最冷靜的決斷。

【79L】彆說了,說得人有點想哭了。我真的很討厭生離死彆,如果時間能一直定格在建安初年,所有人都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多好。

【80L】結果餅餅一直對得起臣子的信任,從來沒有糊塗,卻要這麼清醒地把自己的元從一個個送走,還要做好這麼理智的安排。

就算知道孔明活到了七十四歲,蔡祜也在十年間飛速成長,康帝也確實是最合適的接班人,但是就是好難受啊嗚嗚嗚嗚。

【81L】不許嗚嗚嗚!你嗚得我也想哭了。

【82L】前麵那個質疑钜平侯的你給我滾出來,我非要再跟你掰扯掰扯餅餅到底有沒有晚年昏聵,我眼睛疼,但是提得動刀!!

人呢,出來!

【83L】我跟你說,你今天不打出光文帝就是最好的皇帝,是和朝臣和大漢善始善終的皇帝我跟你沒玩。

【84L】彆嗚了彆嗚了,順便插一句,我覺得钜平侯做得最好的還有一件事,就是他那個政宣能力,真是深受蔡師的影響,把季漢精神宣傳得非常到位,用來穩固光文過世之後的民間動蕩。這個影響力一直持續到漢末,亂世之中還有人去哭河東碑。

【85L】是的是的,而且也得誇誇諸葛丞相的,他就完全沒考慮過打壓這個更年輕的後輩,而是交替輪崗,確保自己能乾得更久一點。餅餅真的是選了兩個很好很好的主持大局的人。

【86L】薑維、陸抗、曹叡、杜預他們也是好臣子,在康帝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87L】從來都是真心換真心的,陛下相信他們能做到,他們也回了一份答卷。

【88L】不行了,我又想到了博物館展出的那兩把劍,我都不敢想,在康帝把他們兩個的塑像擺入光文的宗廟裡,把天子親賜的劍也放進去的時候,他們能不能在地下把劍還給陛下,說他們做到了。

【89L】肯定能的。

【90L】能能能,一定能!!

【91L】餅餅肯定會感到很欣慰的。

【92L】可惜我們隔了這麼多年,沒法看到當時百姓的議論,感覺應該也會讓人聽著很滿足。

【93L】總之,這就是季漢的魅力啊,是我們餅餅大王的魅力!

【94L】
1!!!

……

【106L】哎呦我服了,我正這兒複製得高興呢,順手去看了一眼,那個胡扯八道的家夥跑路銷號了。

【107L】……

【樓主】……沒事,這說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愚蠢的人隻能跑路。

【樓主】好!我決定了,再去一次洛陽的博物館,這次帶著你們的解答,再看一次建安尾聲的權力交接。

【??作者有話說】

這章交代了一點皇位過渡的事情,嘿嘿,評論區沒出現過吧。晚點還有一章論壇體番外嗷。

(*)蝴蝶了一下羊祜的出生年齡,把他按照和姐姐一起出生算了,也就是曆史上的公元214年。因為跟母親姓,所以叫蔡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