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與青鬆 第10章 無聲關注
-
無聲關注
回到辦公室,方允迅速整理好當天上午待處理的檔案,並將下午的安排逐一調整妥當。
隨即,拿起筆記本和鋼筆,走向位於走廊儘頭的辦公室。
輕叩實木門,得到應允後推門而入。
秦嵐的辦公室視野極佳,俯瞰著核心區的繁華景象,內部裝飾低調而奢華。
她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麵前攤開幾份厚重的檔案。
“坐。”秦嵐頭也冇擡,示意對麵的椅子,語氣是一貫的乾脆。
方允依言落座,脊背挺直,姿態專業。
秦嵐合上手中檔案,銳利的目光落在方允臉上,冇有任何寒暄,開門見山:
“方律師,‘新絲路跨國鐵路一期工程’,這個項目你一直在跟前期法律儘調,情況你熟悉。剛收到正式通知,金成中標了該項目的‘國際法律總顧問’。”
方允心頭一震,這是**級“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之一,體量和戰略意義都非同小可。金成能拿下這個總顧問角色,無疑是律所實力的巔峰體現。
秦嵐的目光在方允臉上審視片刻:
“你在跨境能源基礎設施的主權風險緩釋方案上見解獨到,項目處理得很漂亮。所以,這塊硬骨頭,由你主筆框架協議的核心風險規避條款。”
方允頓感肩上壓力陡增,但被信任與挑戰激起的職業熱情更甚。
“明白,秦總。我會確保協議在保障投資人權益與尊重東道夥伴主權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風險隔離機製會作為重中之重。”
“很好。”
秦嵐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加重:“這個項目,是*治任務,更是金成樹立行業標杆的關鍵一役。你是我看好的人選之一,能力和潛力有目共睹。這次是絕佳的平台,抓住它。”
“謝謝秦總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方允鄭重迴應。
“嗯。”秦嵐掃了一眼腕錶,“時間差不多了。下午兩點半,‘這個項目領導小組’第一次聯席會議。你代表金成,作為法律顧問列席。”
方允心頭一凜,這是項目最高決策和協調機構。
“地點已經發你微信。記住,”秦嵐特意強調,“這是嚴格的工作會議,與會者都是重量級人物,發言務必精煉、精準、有高度。”
“明白。”方允心領神會。
這種會議,技術細節是基礎,但更重要的是展現大局觀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帶上名片和律所簡介,著裝保持現在這樣就好,去吧。”秦嵐揮揮手,結束了這場高效而資訊量巨大的談話。
方允起身:“好的秦總,我這就去準備。”
走出辦公室,方允冇有立刻回去,而是在走廊儘頭的落地窗前駐足片刻。
窗外是車水馬龍的都市畫卷,而她腦中,已開始高速推演下午會議需要闡述的關鍵點。
這枚婚戒帶來的“紅利”或許意外。
但此刻,站上這個最高級項目的舞台,她無比清醒:唯有硬核的專業能力與對複雜規則的深刻洞察,纔是她立足的根本。
她整理了一下西裝領口,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沉靜。
下午,方允提前十五分鐘抵達。
經過嚴格的證件覈驗和安檢,由工作人員引導,來到位於大樓深處的“項目領導小組”專用會議室。
厚重的實木門被無聲推開,室內光線明亮而柔和。
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旁還空著大半位置。
方允精準找到貼有“金成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銘牌的座位,利落落座。
她打開筆記本,抽出鋼筆,安靜地等待著。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厚重的門被一次次推開,身著深色正裝的人物陸續步入。
空氣彷彿逐漸凝固,無形的壓力隨著每一個新麵孔的加入而層層疊加。
方允目光低垂,專注於筆下的預備要點,但眼角餘光敏銳地捕捉著胸牌上的名字,每一位都是各自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
低沉的寒暄與腳步聲在偌大的空間裡謹慎地迴響。
當主位旁的關鍵席位幾乎坐滿時,會議室的門再次被推開。
一股更沉凝的氣場瞬間湧入。
方允的心臟猛地一跳,隨即被強大的職業本能死死摁住,麵上沉靜如水。
趙廷文。
他端坐於主位,身姿挺拔如鬆,深色西裝一絲不茍,神情是慣常的沉靜與疏離,目光正落在麵前的一份檔案上。
一股掌控全域性的無形氣場已從他周身彌散開來,讓整個會議室都籠罩在他主導的節奏裡。
方允迅速垂眸,所有心神重新錨定在筆尖和即將開始的會議議程上。
剛纔那一瞬的停頓,彷彿從未存在。
會議開始,由發改*一位副主任主持,介紹項目整體進展和本次會議議題。
隨後,各部門代表逐一發言,彙報工作進展、存在問題及需協調事項。
討論逐漸聚焦至項目推進的核心挑戰:跨國投資與建設風險的精準管控。
輪到法律顧問發言環節。
主持人將目光轉向方允:“下麵,請金成律所的方允律師,從國際法律顧問角度,闡述對項目風險防控框架的思考。”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她身上,包括主位上那位。
方允清晰感知到,那道沉靜卻極具穿透力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
她冇有擡頭,隻是深吸一口氣,起身走到側前方的彙報席站定。
“各位領導。”她開口,聲音清亮平穩,帶著律師特有的條理與力量,瞬間掌控全場注意力。
“結合項目特點及前期工作基礎,我們認為,構建一個三位一體的法律風險防控框架至關重要。其核心在於:國際公法為基、國際投資法為盾、*治風險評估為引。”
她稍作停頓,目光掃過全場,最後不著痕跡地掠過主位,趙廷文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專注地鎖在她身上。
“第一,國際公法為基。特許經營協議及後續所有多邊法律檔案的談判簽署,必須牢牢錨定‘條約必須信守’這一國際法基石原則……”
方允看到趙廷文的手指在桌麵上極輕地敲擊了一下,隨即恢複平靜。
“第二,國際投資法為盾。
充分利用組織與沿線國家現有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及可能適用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
這時,坐在趙廷文側後方的李秘書,極其自然地起身,拿起趙廷文手邊的保溫杯,走到角落的飲水機續水。
續水時,他的目光飛快地在方允身上停留了半秒,然後不動聲色地將保溫杯輕輕放回趙廷文手邊,位置比原先更靠近他手肘一寸,方便取用。
整個過程安靜又迅速。
“第三,*治風險評估為引。法律條款的設計不能脫離現實*治環境。”
越到後麵,方允的聲音愈發沉穩。
她的發言邏輯嚴密,重點突出,將複雜的國際法律規則與組織戰略、項目實操緊密結合,兼具理論高度與落地抓手。
在座不少領導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整個發言過程中,趙廷文的目光大部分時間都落在方允身上。
看著她條理清晰地闡述觀點,眼神專注,麵對眾多領導時那份不卑不亢的從容與專業自信。
這與他印象中那個在民政局乖巧侷促、在竹裡館安靜用餐、甚至醉酒後迷糊的她,截然不同。
此刻的她,像一把出鞘的利劍,鋒芒內斂卻又銳不可當。
李秘書則全程保持著最標準的秘書姿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他注意到領導的目光停留在方律師身上時,眼神中帶著一種罕見的專注和欣賞。
當方允提到一個關鍵點時,趙廷文的指尖又微不可察地動了一下。
李秘書立刻提筆,用極小的字跡飛速記下了方允剛纔提到的那個法律術語和要點。
會議持續了近三個小時。
散會後,領導們相互寒暄著陸續離開。
方允收拾好資料,也準備離開。
經過主位附近時,她目不斜視,保持著得體的距離。
趙廷文正被兩位領導圍著說話,目光卻在她經過時,若有似無地掃過她挺直的背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