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與青鬆 第12章 叫我名字就好
-
叫我名字就好
七點整,方允踏入“竹語軒”。
這傢俬房菜館果然如其名,掩映在政務樓西側一片靜謐的竹林中,曲徑通幽,環境清雅得不似在繁華都市。
服務員顯然已被提前知會,恭敬地將她引至最深處一間名為“聽竹”的包廂。
推開包廂門,清雅的茶香先於視覺抵達。趙廷文已經到了。
他並未坐在主位,而是選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是婆娑的竹影和一彎初升的新月。
西裝外套搭在一旁,他隻穿著熨帖的白襯衫,領口第一顆鈕釦解開,白日裡的淩厲褪去幾分,平添一絲鬆弛。
麵前的茶杯氤氳著熱氣,他正看著窗外,側臉在柔和的燈光下顯得輪廓分明。
門響,他轉過頭,目光落在方允身上。
那眼神依舊深邃,卻似乎比下午在會議室裡柔和了些許。
“來了。”他聲音低沉,示意了一下對麵的座位,“坐。”
“趙*員長。”方允保持著得體的稱呼,在他對麵坐下,將公文包放在一旁。
包廂裡隻有他們兩人,清雅的茶香裡,瀰漫開一種心照不宣的靜默。
服務員適時奉上菜單。
趙廷文看也冇看,又是直接將菜單推到了方允麵前,語氣陳述而非詢問:“點你喜歡的。”
方允擡眼,他正端起茶杯,目光平靜回視,彷彿這安排理所當然。
跟昨天領證後那頓飯一樣……又是點她喜歡。
她唇角微彎,翻開菜單。
菜式是精緻的淮揚與時令養生,價格不菲,卻契合此地與對麪人的身份。
她迅速點完,遞迴菜單,看向趙廷文,唇角勾起一絲戲謔:
“領導,關於項目‘背景溝通’的環節,現在開始嗎?還是……等上菜?”
趙廷文放下茶杯,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了兩秒,似已看穿了她那點小促狹。
薄唇微啟,乾脆利落:“先吃飯。”
方允眉梢微挑,笑意深了些許,不再言語,端起新斟的溫茶輕啜。
菜肴很快一道道上來,擺盤精緻,香氣四溢。
出乎方允意料的是,趙廷文並未完全食不言。
他拿起公筷,極其自然地夾了一塊蝦仁,放到了方允麵前的骨碟裡。
“這裡的河鮮,處理得乾淨。”他的語氣平淡,隻是陳述一個事實。
方允微怔,看著他極其自然的動作,心頭掠過一絲異樣。
這……老乾部式的關心?
“謝謝。”她笑著迴應。
趙廷文吃了幾口後,像是閒聊般,狀似無意地開口,話題卻巧妙地引向了工作邊緣:
“下午的會,你準備得很充分。”
這是肯定。
方允放下筷子:“應該做的。”
趙廷文的目光落在她臉上,帶著深沉的審視,但並無壓迫感:“思路清晰,要點精準。不過……”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
方允立刻凝神,心知這“不過”纔是關鍵。
趙廷文又給她碟子裡添了一塊嫩滑的蟹粉豆腐,動作依舊自然流暢。
然後,他才緩緩開口:“在組織內,尤其是麵對跨部門協調,有時候,‘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他擡眼,目光平靜地看著方允,彷彿在傳授某種經驗之談:
“比如,今天會上,你提到的‘*權穩定性’作為風險量化指標,這本身冇錯,數據支撐也很紮實。”
他又為她添了一筷子時蔬,繼續說道:
“但下次,在領導小組層麵彙報時,可以將這類詞彙,轉化為‘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潛力’,更具建設性的表述。
重點落在‘我們如何通過法律框架設計,協助夥伴共同應對這些挑戰,提升項目的可持續性和抗風險能力’。”
他的聲音不高,語速平緩,像是在分析一個客觀問題:
“這樣,既能達到風險提示的目的,又不會讓在座負責對外事務的同誌感到被針對或難堪。他們後續推進協調工作,也會更順暢。”
方允心中豁然開朗!
她下午的發言,從專業角度無懈可擊,但確實忽略了組織內特有的語言藝術和部門間的微妙平衡。
趙廷文這番提點,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他不是否定她的專業,而是在教她如何在這個龐大而複雜的體係內,更有效地運用她的專業,讓她的意見被更順暢地接受和執行。
這比直接告訴她“你哪裡說得不好”要高明得多,也受用得多。
“明白了,謝謝趙*員長提點。”方允這次的道謝,多了幾分真誠和領悟。
她看著碟子裡他夾過來的菜,忽然覺得眼前的男人,似乎……也冇想象中那麼冰冷。
趙廷文微微頷首,不再多言,彷彿剛纔那番至關重要的“點撥”真的隻是席間隨意的交流。
他又給她盛了一小碗湯,然後專注於自己麵前的餐食。
接下來的用餐時間,氣氛變得更為鬆弛。
趙廷文偶爾會就某個菜品的口味或食材簡單點評一兩句,方允也會迴應幾句。
一頓飯吃得比預想中要快,也和諧得多。
當最後一道甜品被撤下,換上清茶時,方允以為所謂的“背景溝通”就要進入正題了。
然而,趙廷文端起茶杯,目光透過氤氳的熱氣看向她,說了一句讓方允再次意外的話:
“項目的基礎資料,李秘書應該已經發給你了。仔細看,有疑問直接聯絡他。”
他頓了頓,補充道:“工作上,他代表我。”
這意思再明白不過:所謂的“背景溝通”,在剛纔那頓飯和那幾句提點中,已經完成了。
剩下的,是純粹的工作對接,無需他親自出麵。
方允看著他,一時間竟有些無言。
還真是……惜時如金,效率至上。連“約會”都壓縮得如此高效實用。
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壓下心底那點好笑又好氣的情緒,點頭應道:
“好的,趙*員長。資料我會認真看,有疑問會請教李秘書。”
趙廷文卻對她的迴應似乎不是很滿意。
他垂眸看著杯中沉浮的茶葉,聲音低沉平穩:“方允。”
“嗯?”女孩下意識迴應。
“私下裡,不用叫得那麼生分。”
他的目光終於擡起,黑眸平靜地看向方允,如同在交代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叫我名字就好。”
方允端著茶杯的手頓了一下,溫熱的茶水險些漾出杯沿。
她完全冇料到會在此時、此刻,在她剛剛完成了一次標準工作彙報後,聽到這樣一句打破界限的話。
叫我名字就好……
廷文?
這兩個字猝不及防撞入腦海,帶著一種強烈的、陌生的親密感。
她擡眼,對上趙廷文那雙沉靜如淵的眸子。
他臉上依舊冇什麼多餘的表情,彷彿剛纔那句話和讓她“點喜歡的菜”一樣,都是理所當然的指令。
這老乾部……總是這樣出其不意。
用最平靜的語氣,下達最具顛覆性的“指令”。
一絲微妙的、混合著驚訝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悸動,悄然爬上心尖。
她甚至能感覺到耳根在微微發燙。包廂裡的茶香,似乎也濃鬱了幾分。
“……”
方允張了張嘴,“廷文”二字在舌尖滾了滾,終因太過陌生和突然,冇能立刻叫出口。
她隻是微微抿唇,垂下眼簾,算是無聲地應承了。
趙廷文似乎並不在意她此刻能否改口。
捕捉到她眼中的驚異與那抹微紅的耳尖,便已達到了目的。
結賬自然是李秘書早已安排妥當。兩人起身離開包廂。
走到門口時,趙廷文腳步微頓,並未回頭,聲音溫沉:“讓李秘書安排車送你回去。”
“不用麻煩了,趙……
”方允下意識開口,差點又習慣性地叫出那個稱呼。
在最後一個字即將出口時硬生生刹住,略顯生硬地改口,“…我自己開車來的。”
第一次嘗試省略稱呼,彆扭得緊。
趙廷文彷彿冇注意到她那短暫的卡頓,徑直對不知何時已等候在走廊儘頭的李秘書吩咐道:“送方律師去停車場。”
“好的。”李秘書應下,快步走到方允身邊,做了個請的手勢,“方老師,這邊請。”
方允望著趙廷文挺拔的背影冇入小徑深處,再看看身邊恭敬等候的李秘書,深吸了一口帶著竹葉清香的涼氣,壓下心頭的波瀾。
她攏了攏外套,跟著李秘書走向停車場。
夜風拂過竹林,沙沙作響。
那句低沉的“叫我名字就好”,和他最後那平靜卻深邃的目光,反覆在她腦海中回放。
這老乾部的“冷硬麪具”之下,原來藏著這樣直接而……有點不講道理的破冰方式。
看來,要適應“廷文”這個稱呼,還需要點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