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與青鬆 第137章 心尖上的她,光芒萬丈
-
心尖上的她,光芒萬丈
下班前,方允手機輕震。
陳叔的訊息彈出:
【太太,先生說下午不用我過來接您,他同您坐一輛車回。】
方允微怔,隨即小聲咕噥了句“我就知道”。
老乾部這是步步為營,瓦解她的避嫌大計。
暮色初染,遠遠地,那輛熟悉的黑色轎車靜靜停駐。
車旁,趙廷文身姿挺拔如鬆,金色餘暉勾勒出寬肩窄腰的輪廓,在秋日微涼的晚風中,自成一道沉穩風景。
男人的目光,自她身影出現便牢牢鎖定。幾乎是同時,自然地朝她遠遠伸出了手。
那是一個等待牽握的姿態,掌心向上,無聲而堅定。
方允走近,將手放入他溫熱寬厚的掌心。被他的大手包裹住,驅散了指尖的微涼。
“怎麼不讓陳叔來?”她仰起臉,明知故問。
趙廷文垂眸,深邃眼瞳清晰地映著她的模樣。唇角勾起坦蕩弧度,俯身湊近,聲音低沉悅耳:
“因為,想跟夫人多一點相處時間。”他頓了頓,尾音微揚,“這個理由,夠不夠?”
直白的話語燙紅了耳尖。方允對上他含笑眼眸,故作鎮定:
“好吧,這個理由……勉強接受。”
趙廷文滿意低笑,為她拉開後座車門,護著她小心坐進去,自己才從另一邊上車。
寬敞車廂內,清淺木質香氛浮動。車子平穩滑入晚高峰的車流。
方允剛放鬆地靠進椅背,眼前便出現一個透明食盒,盒子裡,飽滿紅潤的小番茄顆顆晶瑩。
“中午見你一直在挑番茄吃,”趙廷文將食盒蓋子打開,方便她取用,“饞酸了?”
方允眼睛一亮,伸手就拈起一顆番茄塞進嘴裡。
酸甜的汁水瞬間在口腔中迸開,恰到好處地熨帖了味蕾。她滿足地眯了眯眼,點頭:
“嗯!最近是挺迷這酸甜口的。”
又連著吃了兩顆,才側頭看他,腮幫微鼓:
“這水果你什麼時候準備的?”
語氣好奇,深知他日程密不透風。
趙廷文適時遞上紙巾,語氣淡然:“小食堂特意留的。”
隻簡單解釋了一句。
“特意留的?”方允咀嚼稍緩,訝然。
“嗯。”趙廷文隻應一聲,目光膠著在她滿足的吃相上。
說話間,方允已經動作利落地解決了一大半。
食盒裡的紅果肉眼可見地減少。她吃得專注又享受,那股酸甜似乎格外對胃口。
趙廷文靜靜地看著她,看她因滿足而微微眯起的眼睛,看她鼓動的腮幫子,看她指尖沾上的一點微紅汁液。
車廂內隻餘她細微的咀嚼聲和窗外流動的城市光影。
直到方允意猶未儘地蓋上食盒蓋子,他才收回目光,唇角噙著的那抹笑意,始終未曾褪去。
……
翌日上午,法*委大會議室。
《重大基礎設施管理規範》草案討論會正在進行。
空氣裡瀰漫著紙張翻動的窸窣與筆尖劃過的沙沙聲,氣氛凝肅專注。
紅木長桌主位,幾位核心分管領導列席,會議由張主任主持。
旁聽席一端,趙廷文端坐,姿態沉穩。麵前攤開筆記本,指尖夾著未啟的鋼筆,目光沉靜落於發言者,存在感無聲卻極具分量。
張主任正就草案中的一個核心難點,“社會資本退出機製中的風險隔離與責任界定”進行梳理彙報。
這部分條款涉及多方博弈、權責交叉,是公認的硬骨頭。
彙報條理清晰,但難點本身的複雜性讓在座幾位同事都微微蹙眉。
方允坐於靠窗位置,百葉窗光影在她專注的側臉上跳躍。筆記本上,關於此難點的批註密密麻麻。
她微調坐姿緩解腰背壓力,凝神靜聽。
這時,一個低沉平緩、卻自帶強大氣場的聲音在會議室另一端響起,打斷了張主任的闡述:
“張主任,打斷一下。”
趙廷文目光從筆記本擡起,精準投向發言席,語氣平和:
“關於‘風險隔離與責任界定’這一關鍵難點,具體是由哪位同誌牽頭研究的?”
他的問題直指核心,符合他一貫關注重點、抓關鍵節點的風格。
會議室內的空氣彷彿凝滯了一瞬,連翻動紙張的聲音都消失了。
張主任立刻麵向趙廷文,恭敬回答:
“這部分的前期深度研究和初步方案,主要是由方允同誌負責。她對國內外相關判例和法規有深入研究,見解獨到。”
趙廷文聞言,目光極其自然地掃過方允所在位置,微微頷首,聲音依舊平穩:
“好。請方允同誌就這個難點,簡要補充一下你的核心思路和解決方案的考量要點。”
這一句,瞬間將方允推到了聚光燈下。
麵對滿座領導,方允心絃微繃。
知道老乾部也要列席參加這場他本可以不過問的會議時,心裡就有預感——他要“搞事情”。
此刻預感成真,反令她迅速沉靜。
這是展現自己價值的關鍵時刻,無關背景,隻憑專業。
她深吸一口氣,迎著趙廷文平靜無波卻隱含鼓勵的目光,也環視了一下在座神情各異的領導和同事,挺直了腰背,聲音清晰:
“好的,趙*員長,各位領導同事。關於‘社會資本退出機製中的風險隔離與責任界定’,我們核心的思路是建立‘動態分層防火牆’機製……”
接下來的幾分鐘,方允的發言條理分明,邏輯嚴謹。她摒棄了冗長的背景介紹,直擊要害。
她冇有刻意表現,但專業術語信手拈來,案例支撐恰到好處,分析透徹,提出的方案既有創新性又兼顧了落地的可行性。
整個彙報過程思路清晰,語速適中,那份由內而外的專業自信,讓她整個人彷彿在發光。
趙廷文全程靜聽,目光始終落在發言席上那個侃侃而談、光芒四射的身影上。
扶手上的手指停止輕點,姿態放鬆,眼底深處卻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欣賞、驕傲與隱秘的滿足。
這就是他放在心尖上的人,她的光芒,遠比他最初想象的更加耀眼。
發言結束,會議室短暫寂靜,隨即響起幾聲認可的低語。
“思路很清晰。”一位資深研究員低聲評價。
張主任臉上也露出欣賞笑容。
趙廷文冇有再追問細節,也冇有直接點評方允的發言。他彷彿隻是確認了一個關鍵資訊的來源。
散會後,眾人起身。
趙廷文未作停留,在李湛陪同下率先離席。
行至門口,腳步微頓,回身:
“張主任。”
“趙*員長,您指示?”
張主任立刻小跑上前,恭敬應聲。
趙廷文的目光似乎不經意地掃過正在整理檔案的方允,語氣平淡卻字字清晰:
“方允同誌,思路抓得準,問題點得透。立f規劃室,添了把好手。”
說完,他不再停留,邁步離開。
這句評價,很快便通過張主任之口,以一種“領導對你工作能力很認可”的官方又帶著鼓勵的語氣,傳達到了方允耳中。
方允聽聞時,正在梳理草案內容。
她心裡明白,趙廷文這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評價,通過張主任口地轉述出來,其分量和意義遠超任何公開的表揚。
這是對她專業能力的權威背書,徹底掃清潛在質疑,更是他在規則之內,為她在這條新路上,悄然築起的穩固支撐。
她低頭收拾著檔案,指尖拂過筆記本上“獨立、剛性、精準”幾個字,唇邊漾開一抹清淺笑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