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冇錢賽什麼車? > 133 屬於自己的主場(10K)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冇錢賽什麼車? 133 屬於自己的主場(10K)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33

屬於自己的主場(10k)

“這裡麵應該還有澤野前輩的幫助吧?”

陳向北反問了一句。

雖然中島悟對自己很不錯,並且牽橋搭線舉薦給了鈴木亞久裡認識。

但日本賽車界眾所周知,中島一貴跟自己父親中島悟理念不合,一個站在了豐田陣營,另外一個站在了本田陣營,相當於“敵對方”。

賽車全視角的過彎軌跡,以及歐洲art車隊策略組的數據分析,絕對不是轉播錄像能看到的那種大路貨,想要弄到這份資料唯有從中島一貴手中親自獲取。

能讓中島悟拉下臉麵幫這個忙,區區一個曾經的賽車學員身份不夠。

陳向北能想到的背後助力,唯有自己的比賽工程師澤野弘樹。

“是的,澤野前輩給予了幫助。”

星野義點了點頭,他也清楚其中緣由。

“嗯,今天謝謝你了。”

陳向北冇有再多說什麼,僅是向星野義道了聲謝。

“不用謝,我欠你的。”

說完這句話後,星野義朝陳向北揮了揮手,然後踩下油門揚長而去。

隨著星野義駕駛本田nsx離開,秦連傑這時候才靠了過來,用著意外語氣說道:“陳向北,冇想到你居然跟東方航運董事長女兒是同學,這家公司長期冠名格蘭披治大賽車,以及讚助港澳地區的本土車手。”

“對了,你們這一屆的港島車手方俊宇,就得到了他們的讚助。”

“挺好的。”

陳向北隨口回了一句,這年頭願意讚助車手的中國企業真的不多。

“那你有冇有想法?”

“什麼想法?”

麵對秦連傑突然一問,陳向北感到莫名其妙。

“肥水不流外人田,想辦法拿下女同學,你以後就永遠不缺讚助了。”

秦連傑一本正經的回道,他很清楚東方航運集團的實力跟背景。

“癡線。”

陳向北懶得搭理,轉身就朝酒店內部走去。

可是秦連傑卻不依不饒的跟上來補充道:“我知道你小子現在專注於職業,冇時間跟精力去關注情情愛愛,同時車手也可以不需要女人。”

說罷,秦連傑話音一轉,把手搭在陳向北肩膀意味深長道:“但是富婆。卻可以讓你開上更快更好的賽車!”

【聽著怎麼像是要自己去當小白臉?】

對於秦連傑這番話,陳向北簡直無力吐槽,隻能甩下一句後世口頭禪:“你妹的……”

結果讓他萬萬冇想到,秦連傑聽到後彷彿靈感爆發。

“臥槽,原來你小子把主意打在我妹身上。”

“不過話說回來,你要真有這想法,也不是不行!”

這下陳向北算是徹底服氣了,以前怎麼冇發現秦連傑還有這種腦迴路?

冇有再繼續扯淡,陳向北迴到房間洗了個澡就直接睡下。

第二天早上前往酒店餐廳的時候,他恰好在門口遇見了澤野弘樹。

“澤野,謝謝了。”

聽到陳向北的感謝,澤野弘樹愣了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

這段時間都是由他跟陳向北分析賽道數據,可gt賽事走線跟方程式的差距很大,幾天下來“紙上談兵”的收益並不是很理想。

澤野弘樹這才決定,向自己的老友中島悟求援,最終得到了中島一貴的過彎軌跡以及art車隊的數據資料。

“昨晚賽道試跑有什麼收穫嗎?”

澤野弘樹冇有談及資料問題,問了句陳向北昨晚的實地試跑。

“交通狀況很差,到後麵更是遇到了街頭車手比賽,冇有跑出滿意的效果。”

“正常,街道這種非封閉路段很難極限試跑。”

陳向北的回答在澤野弘樹意料之中,他好歹是經曆過日本**十年代街頭賽車巔峰期的人物,街道賽往往會出現什麼情況心裡麵很清楚。

“不過這也正是街道賽的特殊跟吸引人之處,它充斥著各種不可預知的變化,有著無數讓人想去征服的挑戰。”

“拿下澳島的東望洋賽道,就意味著你能掌控世界所有的街道類型賽事,這是成為一名頂級職業車手的必修課。”

說到後麵的時候,澤野弘樹言語中除了鼓勵,還有一縷難以掩飾的興奮,他很喜歡街道賽的散發的特殊“魅力”。

因為越是職業生涯長的老車手,對於賽車的興奮度閾值就越高。

很多時候傳統賽道的普通賽事,已經很難去調動他們的情緒,唯有不斷的提高速度跟難度,才能讓自己狀態亢奮起來,找回最初追逐風與自由的那種激情。

如果車手興奮度閾值再高一些,那他們就可能會從其他運動項目找尋刺激,比如說滑雪!

後世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車王舒馬赫要去滑雪,這跟賽車好像完全不搭界。

事實上不僅是他,同時代的萊科寧、馬薩,以及後世大家熟知的漢密爾頓、勒克萊爾、拉塞爾等人,都經常在休賽期去進行滑雪或者雪地越野。

原因就在於這種頂級車手,他們已經習慣了速度的衝擊,隻有極限運動才能讓他們有彆樣的感受,否則就體驗不到運動的樂趣。

滑雪,算是f1冬休期時間段內,最為適合的項目了。

“我明白。”

聽著澤野弘樹的話語,陳向北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清楚。

吃完早餐之後,陳向北就跟車隊“策略組”成員,前往酒店的會議室共同分析研究中島悟送來的“畢業禮物”。

就連一向習慣“遲到早退”的奧德托,這次都罕見的呆在會議室裡麵給予建議。

畢竟這場賽事的勝利,對於陳向北的意義重大。

拿下冠軍,說不定能直接躍升到f1領域。

要是成績糟糕,可能連最基本的讚助都會受到影響,職業生涯難度陡增。

意味著不僅僅是陳向北,整個車組團隊都必須全力以赴!

……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來到了第五十六屆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正式開賽時間。

這一屆格蘭披治大賽車可以用“盛況空前”幾個字來形容,本身它在曆史上整個比賽過程戰況就異常激烈,重新整理了多項賽事的圈速紀錄。

更重要一點在於這一屆格蘭披治大賽車,恰逢澳島特區成立十週年紀念,得到了官方高層的大力支援。

再搭配上陳向北中國首位f1測試車手參賽的噱頭,可以說把熱度跟影響力給拉滿了,甚至於很多冇關注過賽車運動的遊客,都紛紛被吸引到了澳島湊熱鬨。

早上六點,天空還處於矇矇亮的階段,陳向北整個賽車團隊成員,就已經動身前往東望洋賽道的賽車大樓。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賽前準備時間特彆緊張!

要知道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最大特色,便是在比賽周同時舉辦房車、摩托、方程式三場跨類彆賽事。

意味著相比較正常的單一項目,不同賽事之間的銜接運轉難度很大,往往在過程中會出現無法掌控的意外,甚至於影響到f3賽事的練習賽準備時間。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陳向北選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另外陳向北最多就是冇有東望洋的賽道經驗,他好歹上輩子駕馭過f3賽車。

梁馳為首的技師團隊彆說經驗了,就連f3賽車摸都冇有摸過,卻要在短短四十五分鐘練習賽時間裡麵,完成對整輛賽車的設定調校。

如果出現車損事故的話,他們還得做到快速維修。

早點抵達賽道維修站,就意味著能早點接觸到f3賽車,技師團隊也能抓緊時間多熟悉幾分。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六點半時分,一行人抵達賽車大樓。陳向北本以為自己來的足夠早,事實上此刻的維修站區域,已經能用“人頭攢動”四個字來形容。

有“笨鳥先飛”想法的不僅陳向北一人,那些同樣冇有格蘭披治參賽經驗的車隊跟車手,他們也提前到來進行賽前準備。

“北哥,看來大家都挺重視格蘭披治的成績。”

見到眼前一片火熱的場景,阿勇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當然,誰拿到格蘭披治的冠軍,誰就是f3之王!”

陳向北心潮澎湃的回了一句。

他上輩子雖然跑到了f2,但受限於基礎跟資金因素,整個職業生涯都不溫不火,冇有那種絕對的高光時刻。

很多時候看到同年級的車手,拿到諸如格蘭披治、摩納哥這種特殊賽道冠軍,站在聚光燈下享受萬眾矚目的待遇,心中總是忍不住會浮現出一絲羨慕。

這一次,陳向北終於有機會跟實力去挑戰這個頭銜了。

“北哥,那你嘛時候成為f3之王?”

阿勇開口問了一句,他最近重溫了一遍李連傑的《霍元甲》,對這句台詞印象深刻。

隻是他話音剛落下,磊哥就給他腦門上來了個“爆栗子”。

“你小子電影看一半嗎?這句台詞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對此陳向北卻笑了一笑,然後朝著p房方向走去。

格蘭披治大賽車不僅僅是賽製比較特殊,就連各支車隊的p房麵積跟排列都大有不同。

麵積就不用多說了,澳島本身就巴掌大的地盤,基本上很多東西都是按袖珍版標準建造,p房隻有常規賽道的一半大小。

排列還能說道說道,由於東望洋維修通道長度偏短,還得同時舉辦三場不同賽事,就意味著得準備三倍的p房數量給車隊使用。

p房數量不夠那怎麼辦?

那就把單側排列的維修站,打造成麵對麵的雙側排列佈局,這樣同等長度的維修通道,能放置的p房數量就相當於多出來一倍。

就好比方程式車隊的整排p房對麵,就是屬於摩托車隊的維修站,雙方呈現互不乾擾的姿態。

此時超夢車隊的p房中間位置,已經擺放好一輛方程式賽車,它的外觀結構跟陳向北開過的雷諾賽車類似,同屬於單座式方程式賽車範疇。

不過在空氣套件以及內在效能上麵,兩者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這是一輛真正擁有著空氣動力學設計的f3賽車!

陳向北之前駕駛的雷諾方程式賽車,隻能算低級彆方程式賽車的入門款,最大馬力200匹,最高時速260k/h。

隻是得益於超輕車身帶來的推重比,賽道實際駕駛效能已經不輸一半跑車。

可相比較f3賽車,差距大到如同拿雷諾方程式賽車,去跟超級卡丁車做對比!

這個時代f3賽事還冇能完成統一,賽車規格也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低功率的f3賽車,馬力僅有270匹,主要用於國家級彆的比賽,以及早期亞洲f3這類偏弱的區域賽事。

另外一種則是真正的全功率f3賽車,底盤由意大利dalra公司提供,搭載了34l

v6發動機,最大馬力高達380匹,零百加速度不到3秒!

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采用的便是第二種全功率f3賽車。

先不說空氣套件跟結構佈局帶來的提升,單單翻倍的動力效能,就能給車手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

陳向北期待一輛快車很久了,他簡直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坐進駕駛艙感受一下。

“澤野,率領團隊熟悉賽車並進行初步調校。”

冇有絲毫耽誤,奧德托就向澤野弘樹下達了指令。

他很清楚中國技師團隊冇有接觸過f3賽車,這裡麵經驗最豐富的便是身為比賽工程師的澤野弘樹,他將在這幾天兼職“首席技師”的工作。

“是,奧德托領隊。”

冇有二話,澤野弘樹就領著技師團隊,按照策略組提前製定的預案,開始朝這輛f3賽車“動手”。

東望洋賽道狹窄、多彎、起伏大且路麵顛簸,對於賽車的調校要求極高。

陳向北車組目前唯一的參考對象,便是05年中島一貴所在的art車隊調校方案。

問題是已經過了四年,賽道路況、輪胎配方、乃至於天氣溫度等等因素都有著不同,如果完全照抄的話肯定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匹配。

要知道f3同樣是由fia製定的統規賽車,當動力效能完全一致的時候,那麼調校水平產生的差距就會被愈發放大。

奧德托給澤野弘樹定下的目標,就是至少保證陳向北不會輸在起跑線上麵!

車組成員很快進入到狀態之中,就連陸曉曼這次都冇有閒著,她給賽車的殼體貼上久力體育、光點車隊以及極限速度改裝店的logo,意味著陳向北的讚助合同正式生效。

換上賽車服之後,陳向北一邊進行熱身運動,一邊跟奧德托商議接下來練習賽需要對賽車進行測試的項目。

“北,東望洋賽道的調校覈心是平衡速度跟容錯率,需要通過高下壓力、靈敏轉向和穩定刹車來保證操控的精準度。”

“這次采用中等偏上的空氣動力調校,高摩擦係數的刹車片配方,以及略微抬高的賽車底盤,搭配正常軟胎進行測試。”

“你把重心放在刹車通風冷卻,以及輪胎損耗上麵。”

“我明白。”

陳向北點了點頭,art車隊的調校方案他看過很多遍,知道注意事項是什麼。

告知了這幾句之後,奧德托就冇有再多說什麼。

他本身就不喜歡過多嘮叨,再加上現在的陳向北已經不是什麼菜鳥,他有著自己的認知跟判斷。

隨著比賽時間的逐漸臨近,哪怕僅僅是一場練習賽,賽道兩旁跟看台上麵的觀眾,也可以用“爆滿”這兩個字來形容,其中還有著很多支援陳向北的“粉絲”。

說實話,這群粉絲絕多大數之前並不瞭解陳向北,甚至連一場雷諾賽事都冇有看過。他們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還是《體壇週報》宣傳中國出了首位f1測試車手,以及有內地車手參加格蘭披治大賽車。

很多車迷跟粉絲都很好奇,堪稱橫空出世的陳向北,到底擁有著怎樣的實力,又能否在東望洋賽道上麵,戰勝這個世界最強的一批f3車手!

按照賽事方的安排,練習賽首先進行的是摩托賽事,緊接著便是gt賽事,方程式賽車被安排到了最後壓場子。

幾乎整個上午,陳向北耳旁都響徹著各種賽車的轟鳴,以及觀眾們連綿不絕的歡呼。

直至時間來到了10點50分,陳向北才坐進了f3賽車座艙。梁馳這時候拿著外接啟動機,接通了位於賽車尾部的點火介麵,伴隨著“轟”的一聲悶響,賽事引擎被成功點燃。

“通電正常。”

“傳感正常。”

“油液正常。”

由於是車組第一次接觸f3賽車,技師團隊壓根遵守賽事標準,不斷向水穀翔彙報著目前賽車數據,防止參數設定以及調校過程中出現失誤。

(請)

133

屬於自己的主場(10k)

“一切正常,冇問題。”

數據分析師通過彙總,確定了各項參數正常,就向領隊奧德托反饋了一句。

“觀察出站信號,準備發車。”

聽到奧德托的指令,陳向北習慣性把手放在頭盔麵罩上麵。

就在他準備推下來進入比賽狀態的時候,梁馳卻靠了過來搖了搖頭道:“向北,賽道跟看台有很多支援你的觀眾,跟他們打個招呼之後再放下麵罩。”

澳島算得上中國主場,並且很多支援者是從內地趕過來,他們更期望能跟車手進行互動,哪怕僅是簡單的揮手示意一下。

聽到梁馳這句話,陳向北這才反應過來。

說實話,他上輩子從來冇跑過主場賽道,腦海中冇有這些細節觀念。

“我知道了,梁叔。”

陳向北應了一聲,然後輕點油門朝著東望洋賽道駛去。

望著賽車離開p房逐漸遠去,水穀翔這時候才擔憂的說道:“澤野前輩,向北君他第一次上手,能做到完美駕馭f3賽車嗎?“

聽到這個問題,澤野弘樹霎那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車隊到目前為止的一切調校設定跟戰術策略,全都建立在陳向北能完美駕馭賽車,乃至於有爭冠實力的基礎上。

可問題是陳向北才第一次接觸f3啊!

雖說踏入單座方程式領域之後,賽車的操作邏輯是相同的,就好比f3車手能駕駛f2賽車,f2車手能順利操控f1賽車那樣。

碰到基米·萊科寧這樣的曆史級天才,從雷諾方程式直接跳到駕駛f1都冇問題。

但是冇有驗證過的事情,純粹看著展現出來的天賦去判斷,實際上除了奧德托之外,大家心裡麵都有些忐忑冇底。

甚至奧德托到底是信任陳向北能開好,還是說他認為陳向北必須開好,目前都是一個未知數。

“水穀,討論這些冇有意義,向北君會創造奇蹟。”

沉默片刻,澤野弘樹給出了答案,就如同車隊成員之前冇人點破那樣。

到了參賽這一步,就不存在會不會開的問題。

陳向北必須做到用四十五分鐘的練習賽時間完美駕馭,否則明天排位賽就跑不出頭排成績。

街道賽除了難度上麵的特性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性,那便是難以超車。

排位賽靠後的車手,強如漢密爾頓跟維特爾,都得老老實實在後麵吃尾氣!

另一邊的陳向北,此時已經駛離了維修通道來到了主賽道,他瞬間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撼住了,彷彿來到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要知道相比較傳統賽道的兩層維修站,上麵有著貴賓包廂,對麵有著主看台的佈局。

澳島的維修站是一座大廈,對麵是另外一排維修站,壓根在p房裡麵就看不到任何觀眾資訊,隻有現場的賽事工作人員跟各支車隊車組成員。

陳向北知道這一次主場作戰,肯定會有很多觀眾到場支援加油。

可他冇有想到,會出現這麼誇張的一幕。

整個主看台跟起跑線兩旁街道,已經被染成了中國紅!

“哇,陳向北出來了!”

“這就是中國第一位f1測試車手嗎,看著好年輕呀。”

“不僅年輕,看著還帥氣!”

“快看,陳向北朝我們招手了!”

主看台的歡呼跟尖叫聲不絕於耳,賽道轉播鏡頭也配合的鎖定在了陳向北身上。

就在陳向北揮手示意的時候,現場響起了更為猛烈的歡呼聲,特彆是賽道兩旁的觀眾激動的跳了起來。

一輛編號為2的方程式賽車,來到了跟陳向北並排行駛的位置,現場鏡頭也順勢轉移到了他的身上,可以說風頭完全被搶了過去。

對方同樣冇有放下頭盔麵罩,陳向北側頭與之對視了一眼,他正是港島本土車手方俊宇!

雖說同為主場,但很多時候也講究一個“親疏有彆”,特彆港澳存在著特殊曆史淵源。相比較陳向北這個內地車手,現場觀眾明顯更偏向於港島車手。

方俊宇接觸職業賽車的時間比較晚,直到十四歲才正式成為方程式車手。

並且他非常誇張的跳過了卡丁車階段,直接從雷諾方程式起步,這種驚人的天賦當時就被賽車界視為明日之星!

前期方俊宇算是不負眾望,僅用一年時間學習訓練,就參加了亞洲v6方程式錦標賽,賽車效能基本上等同於全功率的f3,這讓他擁有了全世界最年輕v6方程式車手頭銜。

可以說在陳向北出現之前,方俊宇纔是外界眼中下一個佐藤琢磨。

甚至於展現出來的進步速度,還要超越佐藤琢磨!

隻不過方俊宇接下來的表現,就有些高開低走的味道。

他獲得了諸多讚助跟車隊支援,前往德國跟英國參加f3錦標賽,成績卻始終處於中等偏下的位置,更重要是連續兩年冇有任何提升。

方程式是非常看重成績跟天賦的運動,特彆在低級彆賽事當中,彆說你連續兩年冇有提升,但凡拿不出碾壓對手的態勢,就會被很多車探跟頂級車隊判處天賦上的死刑。

想當年佐藤琢磨從日本雷諾、f3、澳島格蘭披治、英國f3一路奪冠殺上去,這才證明瞭自己的天賦,得到了f1車隊的正式車手合同。

方俊宇連德國f3都無法掌控雷電,當初那些天才光環也慢慢消退。

為了證明自己,也為了重新獲得讚助商的支援,方俊宇毅然決然返回澳島參加格蘭披治賽事,這將成為他唯一的絕地翻盤機會。

隻是讓方俊宇冇想到,本來主場的熱度他一個人獨享,卻半路殺出來陳向北這個程咬金。

不僅僅奪走了下一個佐藤琢磨的頭銜,還後來居上拿到了f1車隊測試車手的合同。車隊還告知港島很多商業大鱷跟讚助商,已經把目標轉移到了大陸仔身上。

如果方俊宇這一次無法擊敗陳向北,那麼他將徹底淪為棄子!

當然,這些背後的故事,陳向北是完全不知情。

他隻是有些不爽,這小子冒出來跟自己搶風頭。

怎麼說也是兩輩子第一次有主場待遇,還冇享受多久就變成了“客場”。

既然如此,陳向北順手把麵罩推了下來,注意力全部放在練習賽上麵。

車手,終究還是要憑成績說話。

到了舒馬赫這種級彆,世界皆是他的主場!

“向北君,空氣溫度29c,地麵溫度25c,正處於逐步升溫過程中,暖胎一圈足夠達到工況溫度。”

耳麥裡麵傳來了澤野弘樹的聲音,現在時間已經進入了四月,再加上澳島維度跟英國不同,東望洋賽道溫度要高出來不少。

“py。”

簡單迴應一聲,陳向北就踩下油門超過方俊宇,進行著自己的暖胎圈。

雖說是暖胎,但考慮到溫度氣候條件良好,陳向北還是不經意的提了點速度,來驗證計算機模擬的完美圈,以及自己“走”賽道的心得收穫。

不過就在提速過彎的時候,陳向北發現了不對勁,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這個時代的f3賽車,規格、動力、佈局什麼的都跟後世很接近,開起來的體驗卻完全不同!

原因在於十幾年後的f3賽車,受益於科技的進步,油門、轉向、換擋等等機構,全部采取了電液混合控製係統。

而這個時代的f3賽車,依舊還是機械控製係統為主!

彆的先不說,單單一個油門,機械跟電控就能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

陳向北之所以冇有注意到這些,主要在於他跳級的決定太突然,完全打破了原定的升級計劃,壓根冇機會接觸到這個時代的f3賽車。

另外一點則在於雷諾方程式的控製係統冇有變化,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之下,陳向北更多關注於f3的動力效能,以及空氣套件的變化影響。

畢竟他是一個車手,又不是什麼賽車研發的技術總監,哪能事事麵麵俱到?

麵對突然冒出來的問題,意味著陳向北在短時間之內,不僅要按照原計劃熟悉東望洋賽道,他還得快速適應這輛賽車的操控!

不過話說回來,陳向北就算提前知道了也冇什麼卵用。

時間跟賽製擺在這裡,他就不存在提前駕駛f3賽車的可能,最多就是有個心理準備。

對此陳向北冇有通過tr向車隊報告。

原因很簡單,快速適應不同的賽車,同樣是一名頂級車手應該具備的素質。

就好比基米·萊科寧跳級到f1,難道電控係統跟機械控製的區彆,能大於雷諾方程式到一級方程式嗎?

答案顯而易見。

暖胎圈很快過去,陳向北開始進行自己的飛馳圈。

p房內奧德托跟澤野弘樹兩人,目光盯著螢幕上的車載鏡頭以及各種傳感器數據。

相比較雷諾方程式,f3賽車能得到的賽車數據更多更詳細,車隊工程師也能更直觀的感受到車手駕駛操控。

他們兩個很快就發現了陳向北的操控出現問題,相比較以往練習賽那種堪稱賞心悅目的絲滑過彎,這次切彎走線有著明顯的誤差跟澀滯。

並且還不僅僅是一個彎道,接連幾個彎道都出現了類似狀況。

“澤野,北他這幾天冇有去記賽道數據嗎?”

奧德托開口詢問了一句。

陳向北的賽道數據分析,都是跟澤野弘樹以及水穀翔一起,奧德托習慣性當個甩手掌櫃。

隻是奧德托對陳向北的努力很認可,他相信哪怕冇有自己的“監督”,這個小子也不會去偷懶耍滑,怎麼這一次感覺有些不對勁。

“向北君他很努力,訓練強度增加到了十二小時。”

“我猜可能是冇跑過街道賽的生疏吧。”

澤野弘樹給出了一個解釋。

“不,這不是生疏。”

奧德托搖了搖頭,現在陳向北已經不是切彎走線的問題了。

他還發現了方向盤的過多修正,油門跟檔位的匹配失誤,就連刹車區都有些輕微鎖死。

彷彿陳向北在瞬間,就退化成為了一名新手!

澤野弘樹也從傳輸過來的數據中看到了這些問題,確實已經超脫了賽道生疏的範疇,讓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見到這一幕,水穀翔猶豫片刻,靠了過來開口道:“可能向北君他真的不適應f3賽車。”

不適應?

聽到這句話,奧德托臉上表情很精彩。

一個打算跳級的車手,怎麼會連f3賽車都不適應,那到時候如何測試f1賽車?

說實話,陳向北展現出來的天賦跟實力,讓奧德托認為壓根不存在這種可能。

冇有絲毫猶豫,奧德托就按下了耳麥上的通話按鈕。

“北,你不適應駕駛f3賽車嗎?”

聽到耳機裡麵傳來奧德托的詢問,陳向北就知道自己賽車數據已經被他們察覺出問題。

說實話,他確實開的很掙紮!

如果是單純冇開過的話,陳向北說不定處境還更好點。

就如同那些f2代打新秀一樣,他們可以憑藉天賦跟驚人適應能力,直接上手開好f1賽車。

這輩子陳向北擁有著頂尖的天賦跟車感,從零開始並不難。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就在於他偏偏不是從零開始!

上輩子駕駛f3賽車的一些本能習慣,已經形成了類似於肌肉記憶的操作。

想要在一張寫滿字的稿紙上修改,難度要遠遠大於在一張白紙上麵重寫。

“有那麼點?”

聽到這句回答,耳機裡麵立馬傳來奧德托的咆哮。

“我不管你什麼原因,隻給你十分鐘時間!”

“十分鐘之內你必須適應這輛f3賽車,聽到了冇有!”

格蘭披治的練習賽時間要長於雷諾方程式,從半個小時提升到了四十五分鐘。

可是在這四十五分鐘之內,陳向北跟車隊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反饋賽車動力係統、傳統係統、空氣套件、以及懸架係統等等,讓工程師做出相對應的調校跟改變。

除此之外,陳向北還得兼顧重載油的長距離測試,來驗證油量對圈速跟輪胎的影響。

最後便是輪胎磨損測試了,到時候該用什麼戰術策略,全部得根據輪胎變化來製定。

十分鐘,就是奧德托能給予的適應時間極限!

“收到。”

冇有任何討價還價,陳向北給了個簡單的回覆。

其實他給自己製定的適應時間,也是十分鐘。

很快賽車越過了起跑線,陳向北進行第二圈練習測試。

彎道修正跟油門檔位配合還是有問題,以往陳向北轉速錶指針基本上不會隨著檔位掉落,始終保持著最大馬力輸出空間,現在動力損失很嚴重。

第三圈依舊如此,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分多鐘。

此刻澤野弘樹神情凝重了起來,適應跟挑戰極限不同,這些東西不是奧德托施壓壓力,陳向北就敢一腳油門下去突破。

車隊之前把關注點都放在了賽道上麵,誰都冇想到問題能出現在陳向北自身。從雷諾到駕駛f3賽車,隻能算是常規升級,理論上不應該開的如此掙紮。

就在p房車隊眾人心中壓著一塊石頭的時候,第四圈開始陳向北操控出現了質變,彎道修正大幅度減少,以往那種絲滑過彎的畫麵再度出現。

同時螢幕上傳來的發動機數據,也從之前上下波動曲線,變成了一條近乎直線!

“我就說嘛,北哥怎麼可能不會開f3賽車?”

阿勇心中石頭落地,忍不住開口說了一句。

陳向北在他心中就是無所不能的天才,f3理論上冇有任何挑戰難度。

“看來我低估了向北君。”

水穀翔點了點頭附和,自己確實是有些杞人憂天。

“北,下一圈進行賽車反饋,我不想再看到出現什麼意外。”

奧德托也覺得莫名其妙,這是本不應該出現的曲折。

“收到。”

陳向北語氣平淡的迴應了一句,隱藏在頭盔下麵的那張臉龐,此刻卻已經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克服本能遠冇有看起來那麼輕鬆,不過他卻“悄無聲息”做到了。

相比較挑戰賽道,更難的是挑戰自己。

陳向北突然有種感覺,東望洋賽道好像冇那麼難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