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主穿書民國隻想搞錢 第2章 大平層
-
薑弘瑤掙紮著身子半坐起來。
不行,她得趕緊捋一捋小說裡原主的故事情節:作者筆墨不多,隻知道薑弘瑤大概十八歲就去了申城,在百樂廳做舞女。
後來和舞廳姐妹聊天才知道她原來還有個大姐和小妹,大姐薑弘靜在父母走後被家爺匆匆嫁給了一個貨郎去了外地,還帶著小妹薑弘琳。
而家裡僅剩的屋子被爺奶做主過戶給了大伯的兒子。
薑弘瑤不願意嫁給人做填房就偷跑去了申城。
薑弘瑤歎了一口氣,想著穿書這種事發生在自已身上,不由地打了個冷顫。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斃,她不能讓劇情按照原來的路線走。
她趕忙從床上爬了起來,穿好帶補丁的棉襖棉褲,藉著梳妝檯上那斑駁的小鏡子梳著一頭長髮。
果然,鏡中映出一張熟悉卻又極為年輕的臉,這張臉稚嫩而蒼白,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的模樣。
小臉氣血不足顯得有些蒼白,鼻尖微翹,雙眼皮,眼珠烏黑透著股靈動,笑起來臉頰有個小梨窩,和她現代的臉一模一樣。
薑弘瑤收拾好就推開門走了出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又窄又陡又黑的木質樓梯。
走下來轉過身,一樓是十來平米左右的鋪麵。中間一張一米多長的櫃麵擺著幾小壇醬菜,右邊擺放著幾口大缸,大紅四方紙貼著缸外,依次寫著醋、醬油、黃酒
左邊一張四方桌並兩條長椅。
門外的青石板路沿河而鋪,斜對麵正是村塢的渡口,雪停了,天色更加昏暗,渡口隻停著幾隻烏篷船,有裊裊炊煙升起。
樓梯後麵是廚房,廚房側邊是個菜園子,稀稀拉拉的種著些蘿蔔,已經被雪覆蓋。
廚房裡,土坯壘就的灶台上嵌著兩口黑黝黝的鐵鍋。
旁邊搭了案板,案板上是個缺了腿用石頭墊著的櫥櫃,還有一個矮腿小桌子應該平時就在這裡吃飯的。
另一邊是大姐薑弘靜正在用的小爐子,她拿勺子攪著陶鍋,抬頭看了她一眼,嘴角彎了彎,“餓了吧,馬上就能吃飯了,外麵冷,你搬個小凳子在灶房坐一會兒彆吹風。”
薑弘瑤的目光落在她手上
——
那雙握著勺子的手被蒸氣熏得通紅,指節粗實,手背凍出的凍瘡腫著,有的地方已經破了,結著層痂。
她喉間發緊,沉默了片刻才輕聲問:“大姐,小妹呢?”
“我讓她去村頭朱嬸子家換點白麪,應該快回家了。”薑弘靜邊說著邊從櫥櫃裡拿出一個小碗。
話音剛落,外麵就傳來
“嗒嗒嗒”
的小跑聲,“大姐
大姐,我回來了,你看,朱嬸子給了兩斤白麪!”
一個小臉蠟黃鼻尖凍得通紅的小女孩跑著進了廚房,看到薑弘瑤愣了一下,吸溜了一下鼻涕,小聲喊著“二姐”,把手上的布袋放在了案板上。
薑弘瑤看著她補丁摞補丁的碎花藍底粗布棉襖,針腳整齊紮實,褲腳明顯短了一截,又補上了一塊棉布,黑布棉鞋被雪水打濕了一半。
當即把她拉到小爐子邊的凳子上,軟聲說道“趕緊坐下來把鞋子脫了烤一烤,穿著濕鞋子凍腳要生病了”
“聽你二姐的,趕緊脫鞋烤一烤。”大姐把白麪小心收進櫥櫃裡,拿著小碗出去了。
不一會兒端著醬蘿蔔進來,又從櫥櫃拿了三隻碗,把小鍋裡的紅薯雜糧粥盛了出來,一個碗裡分了一小條醬蘿蔔。
姐妹仨個就在灶房裡圍著小爐子一口紅薯粥一口醬蘿蔔用完了晚飯。
雜糧粥還有些麩皮拉嗓子,醬蘿蔔不脆隻鹹,這飯吃的薑弘瑤食不下嚥。
屋外的風聲呼呼的吹著,溫度更低了,躺在床上睜著大眼睛的薑弘瑤卻遲遲睡不著。
她想不通啊,自已這個二十一世紀百萬粉絲、衣食無憂的美食博主本來活的美滋滋的,怎麼就到了這裡。
她想朋友,想直播間的團隊,甚至都開始懷念起那些和她唇槍舌戰的黑粉。
她努力打拚七、八年纔有了百萬粉絲,去年斥巨資貸款買下近一百六十平的大平層,西式廚房和中式就占用了三十多個平方,廚房裡鍋具烤箱雙開門大冰箱等各類廚具一應俱全。
廚房對麵是自已的客廳,廚房後麵還裝修了一個四十多平的倉庫。
剩下的就是化妝間、臥室、衛生間和陽台,這些裝的全是智慧家居,房子是貸款買的,但傢俱是全款付的。
而她才搬進去半年。
她想起了那個她花大錢買的全智慧五檔溫度的馬桶,越想越難受,越想越心痛,她捂住胸口,內心哀嚎著:我的房子、我的廚房、我的直播間!
電光石火之間,她的眼前像開了3D投影,而投影的內容正是她的廚房。
她睜大雙眼,不可置信的看著這一幕,伸出雙手往前觸碰一下,整個人突然就站在了廚房的地板上。
她看著眼前島台上放著自已昨天洗好的車厘子,上前就拿了一個塞進嘴裡,“唔”就是這個味兒,不酸不甜。
她回家了?不對,陽台外麵是一片灰濛濛,伸手隻能碰到膠狀物的遮蔽,這不是原來的世界,這是一個獨立的空間。
薑弘瑤閉上眼,默唸著我是薑弘瑤,身形一閃整個人又回到了那張木床上。轉頭望去,對麵床上姐妹倆睡得正香。
她又默唸了一句廚房,整個人又出現在廚房。
她開始逐步檢查這個空間,水龍頭有水,電也是有的,就是冇有網。
打開後麵的倉庫,其中冷凍櫃和冷藏櫃都在正常運行,剩下的貨架上全是之前囤的米麪糧油和副食品。
從廚房的冰箱拿出一塊芋泥蛋糕,薑瑤坐在高凳上邊吃邊晃著腿。
有了這個廚房,她在民國生活就有底氣了。
她還嘗試過了,她甚至能用意念從空間拿東西,還能放東西進去,她感歎道這真是居家旅行穿越必備品啊!
檢查完所有的房間和物資,她心滿意足的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