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香江之醉枕天南 第66章 佳寧集團
-
馬上佳寧集團就要以每股6港元的價格,斥資478億港元向黃氏家族的寶光集團收購美漢企業526股權。
美漢企業在過去兩年的大部分時間裡,股價都停留在15港元水平,但在停牌前已急升到每股38港元,即使如此,佳寧開出的價格仍讓市場大吃一驚。
證監會裁定佳寧需向美漢股東提出全麵收購,當時,獲多利代表佳寧發出收購建議檔案,檔案形容佳寧:“佳寧代理人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的股本,完全由陳鬆青先生和他家族多名成員實際持有。陳先生是一名合格土木工程師,在香江建築業有11年經驗。
佳寧集團的政策是在香江尋求及取得合適的地產投資,作為發展、出售或保留作投資用途,佳寧集團已經收集了一可觀的香江地產投資組合,佳寧集團也參與包機、旅遊、建築材料買賣和酒店經營管理。”
到1980年3月底,全麵收購結束時,佳寧集團持有的股權已增加至75,仍保留其在香江的上市地位。此時美漢企業的股價慢慢從6元回落到4元以下。
7月初,美漢企業易名為佳寧置業有有限公司,成為佳寧集團在香江的上市旗艦。11日,佳寧集團證實已“如期”支付購買金門大廈的最後一筆款項。15日,佳寧集團宣佈將所持金門大廈75的權益,以象征式的1港元代價轉讓給佳寧置業,由佳寧置業承受金門大廈的權益和債項。7月底,佳寧置業突然宣佈,有關出售金門大廈的談判已進入“深入階段”,售出價約為15億港元。受到有關訊息的刺激,佳寧置業股價進一步急升至9港元。
8月,佳寧公告佳寧置業與鐘正文將以168億港元價格,將整幢金門大廈售予百寧順,交易將於10月底之前完成。
訊息傳出,香江股市沸騰起來,大批股民蜂擁追逐佳寧置業股票,使股價進一步飆升到154港元水平,整家公司的市值從收購時的約5億港元急增到逾36億港元,股東人數從收購時約1500名增加到近萬名。
9月,佳寧置業宣佈組成佳寧航運,先是以6100萬港元向保華建築購入一艘三萬噸的乾貨輪“先進號”,易名為“佳寧一號”,繼而又向東瀛和聯邦德國訂購四艘乾貨輪,進軍航運業。一年後,佳寧置業將佳寧航運注入維達航運,換取維達2919萬股股票,每股作價76港元,又向怡和及李氏家族購入182億維達股票,每股作價仍為76港元,以8299萬港元現金支付。交易完成後,佳寧置業取得上市航運公司維達航運65股權。
佳寧置業與鈦國raatower達成換股協議,佳寧以每股作價173港元,發行28888萬股新股,換取raatower25股權。raatower是鈦國主要的上市公司之一,擁有五家酒店,並經營保險和財務。
11月,佳寧置業以每股6港元價格,向鄭氏家族購入上市公司捷聯企業1380萬股股票,涉及資金約142億港元,取得捷聯企業30股權,成為公司大股東。不過,事隔三個月,陳鬆青似乎又改變主意,不想把捷聯變成另一家與佳寧置業平衡的公司,遂以每股63港元將捷聯股份售予鐘正文,捷聯後來易名益大投資,成為鐘正文控製的上市公司。
12月,佳寧置業又與東瀛的上市公司日活電影公司達成協議,互相收購,佳寧以1億港元代價取得日活電影公司21股權,而日活電影公司則以6624萬港元代價認購佳寧4466萬股股份。佳寧付出約3000多萬元,控製了日活21股權。日活電影公司主要業務是娛樂事業,包括電影製作、經營。在東瀛內擁有428家電影院,還有不少土地儲備。
同期佳寧置業與邱德跟的遠東發展、鐘正文的益大投資、馮景禧的新鴻基證券合組僑聯地產,藉遠東發展旗下的上市空殼公司港九海運取得上市地位,由其餘三家公司注入資產,令僑聯地產成為一家擁有863億港元資產的上市公司,佳寧置業持有其217股權。不過,該公司的各主要股東後來對股份買賣出現歧見,並引起證監專員的調查,最後由鐘正文接手。
1981年6月,佳寧置業宣佈以每股9港元價格購入上市公司友聯銀行約10股權。
另宣佈與其昌人壽水火保險有限公司的菲律賓大股東aya國際(企業)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由佳寧以1500萬股股份,換取其昌人壽46股權。其昌人壽是香江上市公司,業務以經營人壽、家庭水險及火險為主,在英倫國、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鈦國均有分行及代理公司。
1981年8月,由佳寧置業、置地、佳寧集團、美麗華和新景豐組成的財團,宣佈以分期支付28億港元代價,向美麗華購入美麗華酒店舊翼一幅土地。該土地計劃興建一“置地廣場”式的商廈,預計全部工程於1995年底完成。並與置地合作,向聯合汽水公司購入694萬平方英尺土地,代價為12億港元,用以改建成一幢工業大廈。同時,佳寧又與楊協成公司合組老智公司,購入聯合汽水公司的控製權。
11月,佳寧置業宣佈以佳寧股票換取新西蘭一家保險公司50股權。
1981年底至1982年初,彙豐銀行便向佳寧提供2億港元貸款,而用作擔保的隻是佳寧的股票以及它們115億港元購買的物業。既然彙豐銀行亦肯貸款,其他銀行自然亦樂意追隨。
佳寧向銀行貸款,通常是以其股票或物業作抵押。一般而言,銀行貸款隻限於股票市價的50,假如股票跌價,貸款人便要拿出更多的股票,或者清還部分貸款。
陳鬆青深明其中道理,因此他極注重佳寧股票的升跌。為此,不惜采取各種手法“托市”,或不斷髮表大動作的聲明,或“泄漏”有利於自己的訊息,或高價購買本公司的股票,使他的公司股價不斷上揚,令人覺得這些股票有非常活躍的市場。
到1982年中巔峰時期,佳寧已儼然成為香江一家規模龐大的多元化企業集團,旗下的附屬公司多達100多家,包括佳寧置業、維達航運及其昌人壽三家上市公司,規模已接近曆史悠久的英資大行如怡和、太古等。
直到爆出財務危機,又爆出“佳寧謀殺案”後,佳寧神話破滅,股票直線下跌,最後公司被破產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