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 第22章 《錦瑟華年》
隨著杜少頃高台成詩之後,眾士子都認為今晚詩魁已定,包括徐王李元禮也認為此詩確實今晚最佳。
盈袖軒的胖老闆今晚嚇的都要折了壽,還好兩位詩魁都很靠得住,要不是馮青出言穩住徐王,也沒有今夜的詩魁杜少頃。
反之若沒有杜少頃,今夜的詩會八成就是最後一屆了。
二樓雅室,王玉瑱全程看戲一般,用戲謔的眼神望向杜少頃,淡淡起身道:“好了,該本公子上場了。”
婉柔聞言不解地望著他,魏汐卻一把拽住王玉瑱的袖子:“你乾嘛?底下站著的是徐王殿下!皇帝陛下的親弟弟!”
“這時候過去搗亂,你不要命啦?”
王玉瑱拍了拍魏汐的小手,還趁機摸了一把,神情自若道:“放心,本公子惜命的很。”
話音落,王玉瑱拿著酒盞,輕輕走向樓梯處,高聲道:“都說洛陽詩會是北方第一文會,今日一見,真是見麵不如聞名。”
隨著王玉瑱的話音落下,在場眾人皆驚,心想這白衣公子是何人?敢這麼說話?
徐王李元禮皺著眉,不悅的看向王玉瑱,喝問道:“你是何人!”
王玉瑱沒有行拜禮,隻是拱手說道:“太原王氏,王玉瑱。”
轟…
在場士子議論開來,五姓七望的世家公子,出現在洛陽詩會並不罕見,罕見的是竟然公開叫囂詩會和詩會背後的洛陽詩社。
“哼,王玉瑱?那你給本王說說,這洛陽詩會如何見麵不如聞名?”
“說的好也就罷了,要是說不好…本王定會親自去問問太原王氏是什麼意思。”
王玉瑱依舊神情自若道:“嗬嗬,殿下息怒,在下可不是空口無憑。”
魏汐和婉柔趕緊提著裙擺,從樓上走下來,向李元禮告罪一聲,魏汐便要拽著王玉瑱的袖子,卻怎麼也拽不動他。
不過站在李元禮身旁的魏荀差點氣死,自己妹妹大庭廣眾之下,和陌生男子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要不是礙於在場之人眾多,再加上這地方不合時宜,魏荀早過去把魏汐拎回家裡。
王玉瑱反手拉過魏汐,這一幕看的魏荀更是火大,你一個太原王氏子弟拉我妹妹乾什麼?!
“你先站著彆說話,待會還得用你呢。”王玉瑱輕聲說道。
“回殿下,這洛陽詩會,在王某看來,有三不公!”
李元禮冷笑道:“嗬嗬,願聞其詳。”
雖然洛陽詩會和洛陽詩社都和李元禮沒什麼太大關係,但這畢竟也是洛陽城的盛會,而自己又是洛陽留守,洛陽城名義上最大的官。
自己不在場也就罷了,偏偏還趕上了,這王玉瑱還出來砸場子,傳出去以後我徐王李元禮不要麵子的?
回過神,王玉瑱已經開口道:“這一不公,是賦題不公,至於為何不公,在場諸位皆知,須知公道自在人心!”
寫下詩文卻落選的各位仕子暗自道:“好一個公道自在人心,王公子說的簡直妙極了。”
王玉瑱見眾士子臉色都揚眉吐氣,才接著說道:“這二不公,是這帖子上的一句話,話曰敬啟諸君:今夕撇卻浮名,但觀翰墨爭輝。席間無有貴賤,唯見文心玲瓏。”
“口口聲聲說席間無有貴賤,唯見文心玲瓏。卻將帖子分為一二三等,試問在場寒門,何人在樓上雅室玉人斟酒,佳人入懷!”
全場鴉雀無聲,因為二樓之上無寒門。
“還是說,貴社的三等帖子,就是用來給樓上的諸位公子,或者各位先生、院長乃至祭酒,做個徒增煙火氣息的花瓶呢?”
這句話成功點燃眾怒,從古至今最大的民憤從來不是多少,而是不公。
不過這是古代,皇權至上,階級清晰。哪怕王玉瑱這番話點燃了寒門仕子心中的怒火,他們卻也不敢當場發泄,隻是狂灌美酒入口。
不過不管今天王玉瑱結局如何,洛陽詩社的結局卻是清晰可見的,從今以後洛陽詩社包括盈袖軒都將聲名狼藉。
“至於這第三不公…”
“夠了,請王公子口下留情。”話沒說完,又一女扮男裝的公子走向高台,出聲打斷。
“在下慕容萱,懇請王公子到此為止,給洛陽詩社留一點顏麵吧。”
魏汐見到慕容萱出麵,趕緊走到王玉瑱近前說道:“大笨…王公子,今天就到這吧,宣姐姐是這詩社的社長,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詩會弄成這樣…”
“往年的詩會,都不是的…”
王玉瑱隻是看了眼慕容萱,便轉過頭,接著說道:“這第三不公!是這詩會的魁首!”
杜少頃聞言踱步上前,凝眉說道:“王公子說的前兩不公,少頃認。我們在詩會之前,確實知道前兩首詩以何為題,可第三首是殿下親自賦題,杜某在這當堂而作。敢問王公子,少頃這魁首有何不公。”
王玉瑱聞言笑了笑,嘲諷道:“先不說你前兩首怎麼矇混過關,就單說這第三首,平時還尚可,若用來奪魁,嗬嗬,在本公子看來遠遠不夠。”
杜少頃也是年少成名,早早便有神童之名。雖還未下過科舉,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此人毅力有多強,取得功名如探囊取物。
“請王公子大作!”
“嗬嗬,以何為題?”
“就以殿下的追憶為題,一個時辰如何?”
“不用,若以追憶為題,剛剛在樓上,本公子便已有腹稿。”
王玉瑱說完,轉頭看向魏汐,吩咐道:“請魏公子來替我執筆。”
魏汐聞言,下意識看了眼兄長魏荀,如果眼神能殺人,玉瑱這會已經死了千百次了。
“好…好吧”
“喂,你可彆作一首打油詩出來,不然不光你,連我以後出門都要蒙著臉,丟死人了!”魏汐和王玉瑱竊竊私語道。
王玉瑱瞥了一眼,心想文學係高材生作打油詩,看不起誰呢?
“詩題曰《錦瑟華年》。”
“錦瑟凝塵五十弦,星霜追憶玉台前。”
“珠簾卷夜琉璃月,繡戶浮香翡翠煙。”
“燭影揺紅春去後,簫聲咽璧夢回邊。”
“鴻驚洛浦三更淚,鳳隱坤山萬古天。”
詩畢,全場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