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 第34章 早朝風雲
曙光未啟,長安城仍浸沒在深藍色的靜謐之中。但太極宮承天門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數百名官員依照品級高低,鴉雀無聲地肅立於廣場之上。
他們身著絳紫、緋紅、青綠的各色朝服,像一道道沉默的色階,排列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唯有腰間佩戴的金銀魚符,在偶爾搖曳的燈籠微光下,閃爍出一點冷冽的光澤。
空氣中彌漫著破曉前的寒意與肅穆,嗬出的白氣迅速消散在黑暗裡。
“咚——”
一聲低沉厚重的晨鐘從宮闕深處傳來,撞破了沉寂。承天門、嘉德門依次緩緩洞開,如同巨獸蘇醒,睜開了深邃的眼眸。
官員隊伍開始移動,腳步聲彙聚成整齊而壓抑的沙沙聲,穿過一道道宮門,經由長長的龍尾道,最終步入帝國的心臟——太極殿。
殿內深邃而恢宏。巨大的蟠龍金柱支撐著高昂的穹頂,兩側鎏金仙鶴燭台上一排排燭火跳躍,將殿內照得半明半暗,卻難以完全驅散深處的幽暗。
禦座下的丹墀如血,禦座後的屏風上繪著日月山河,在燭光中顯得威嚴而神秘。
官員們迅速無聲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垂首而立。紫袍的三品以上重臣立於最前——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長孫無忌、魏征……他們的麵容在晃動的光影中顯得格外凝重,如同殿中的磐石。
頃刻,環佩輕響,細微的衣料摩挲聲自殿後傳來。
內侍省官員先行步入,分列丹墀兩側。
隨即,一切聲響歸於死寂。
皇帝李世民,頭戴通天冠,身著赤黃色常朝袍服,自屏風後穩步走出。
他目光平直,麵容沉靜,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彷彿踏在帝國的脈搏之上。
他行至禦座前,並未立刻坐下,而是用深邃的目光緩緩掃視過殿下的群臣。
那一刻,燭火彷彿停止了跳動,整個宇宙的焦點都凝聚於那一人身上。
百官如同被無形的力量牽引,齊刷刷地撩袍,躬身,叩首。
山呼海嘯般的朝賀聲浪驟然爆發,撞擊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宣告著大唐帝國又一個朝日的開始:
“吾皇——萬歲!”
“諸位愛卿——平身!”
朝堂上,諸位重臣皆麵肅而立,吏部的官員正彙報著各部門朝臣的點卯。
片刻後,吏部官員彙報完退迴文臣後列。魏征緊接著毅然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麵色微變,沉著道:“卿有何奏?”
“臣彈劾賑災糧督運官封德彝、宇文化及、杜淹一乾人等貪墨糧餉,至山東餓浮遍地,流民四起。”
“同時臣彈劾義安郡王李孝常私自驅趕並捕殺流民,望陛下聖察。”
除了義安郡王不在長安,其餘被彈劾的三位重臣以及負責賑災糧餉的大臣們,紛紛跪地,高呼冤枉。
張瑾接過奏摺,送到皇帝案頭,李世民隻了了掃了幾眼便勃然大怒,連興平縣都收留幾千難民,長安城居然連個流民影子都沒見到過。
“混賬!朕早在山東急奏之時便支了賑災糧,你們口口聲聲冤枉,那你們告訴朕,難民有了糧食為什麼還會流民四起!”
魏征淡淡道:“回陛下,臣可以給您回答這個問題。”
“你說吧,仔仔細細的都說清楚,讓朕看看如今朝堂之上還有多少蛇鼠之輩!”
封德彝還好,他隻是督管糧食,這次可能吃瓜落但是應該無傷大雅。
宇文士及可是實打實押運官,是他親自去災區將賑災糧送進山東府,他怕出意外臨行前還特意檢查,所見到的都是實打實的新糧。
按理說難民有了糧就不會鬨事啊,怎麼還會流民四起?宇文士及真是又惱怒又糊塗。
魏征開口道:“陛下,從長安及周邊各縣的的義倉裡所調的糧食,確實是新糧。”
“但——”魏征著眼看了一下跪在一旁的宇文士及,後者暗自回瞪了一眼,說就說,看老子乾屁。
“但在遠赴山東途中,大半的糧食都被調換成陳糧汙糧,甚至是黃土。”
“嘭——”
李世民氣的將桌案上的奏摺猛地甩到宇文士及身前:“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你看看,看看山東有多少的餓殍冤魂,在日夜纏著你們這群庸碌寡能之輩!”
“陛下,臣這裡還有一封興平縣縣令的親筆信,臣請呈給陛下一觀。”
張瑾趕緊接過遞了上去,李世民接過信封看了一眼封漆,未被人拆開過。
“
謹以卑職微軀,冒死上奏天子聽事
臣興平縣丞宴清頓首再拜,謹奏聖明陛下:
陛下聖德巍巍,澤被蒼生,日理萬機猶念黎庶饑寒。今山東遭逢大澇,禾稼儘沒,百姓流離。蒙陛下天恩,特撥賑災糧若乾,本縣所收流民皆感泣涕零,焚香祝聖。
然駙馬長孫孝政,身受國恩,竟懷豺狼之心。自賑糧到縣,其命心腹主簿篡改賬冊,以沙石摻換糧米逾千石,又虛報災民戶數二百餘戶,剋扣之糧悉數藏於城西廢倉,暗通商賈,售往鄰郡。臣初有疑,然位卑言輕,未敢輕動。
回府後越想越驚,臣緊送三封奏摺遞與上官,皆無回應。然臣偶然得知王氏公子王玉瑱奉命覲見,途徑本縣,臣冒死將其原委陳述,王兄心下駭然,一再保證定會將此信呈於陛下麵前。
臣動筆之時,猶記王兄解民倒懸之心。
臣知此奏一上,乃是逾越。然讀聖賢書,豈可坐視逆賊毀陛下江山,食君祿者,安能見饑民易子而食佯作不知?今冒死具陳,附上暗錄糧賬副本一冊,密繪城西廢倉地圖一幅,證人名單一紙藏於密信夾層。伏乞陛下速遣欽差密查,若臣所言有虛,甘受千刀萬剮;若僥幸得實,望陛下急發天兵鎮撫,免生肘腋之禍!
臣臨表涕零,血淚沾襟,魂悸魄動,謹以九死之身待天命。”
讀過信後,李世民心頭大怒,卻麵色如常道:“諫議大夫王珪何在。”
王珪出列道:“臣在。”
“待會你留一下。”
“封德彝、監管糧餉不利,撤其所有職位,留京察看。其餘人等皆押入大牢,待事情水落石出再做定奪。”
說完,李世民氣衝衝的起身離開,同時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高士廉、程咬金以及尉遲敬德去兩儀殿覲見。
與此同時,一位小黃門也急忙跑去太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