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進村,山裡野獸瑟瑟發抖 第2434章 做點什麼
畢竟幾個月都不曾進過一個客人,那確實是慘不忍睹。
想到自家偶爾還有幾個熟客光顧,心情頓時輕鬆不少。
李青峰則是想到了整個底層的現狀。
如果中層人士都喊難了,那底層的老百姓得難到什麼程度?
因為他在綠水村,綠水村全部村民都沾了他的光,所以日子非但沒有陷入困境,反而越過越好。
周邊其他村子雖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但也或多或少的沾了一些他的光。
如此一來,他能接觸到具有代表性的底層老百姓的機會自然會隨著附近村子越過越好而越來越少。
現在聽旁人說起,才意識到自己所認為的底層跟他們認為的底層並不在一個層麵。
以前他覺得綠水村白木村藍家村這些村子就是底層了。
卻忘了,這些村子都在自己的帶領下越過越好,早已比真正底層的村子好過很多很多。
即便是藍家村那樣一個曾經落魄到極致的村子,如今也有著極大的底氣。
就算他們暫時收益不如何,可那漫山遍野的石頭花,以及他這個藍家村的外孫就是他們的強大底氣。
他們或許在物質上仍舊摳搜節約,但他們並不迷茫,也不無措。
他們知道,藍家村的外孫不會騙他們。
他們也知道,等石頭花果子一收獲,家裡就會立馬添入一筆大的進項。
他們不僅有底氣,更是有希望。
反之,其他底層老百姓的日子相對而言就難上許多了。
很多人都處於一種迷茫又困頓的狀態。
他們工作不穩定,收入也不穩定。
隻能吃飽一頓算一頓,至於將來如何,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期望。
這一刻,李青峰心中產生了一個想法:做點什麼!
等老闆娘把棉被都搬下來後,李青峰又在雜貨鋪裡選了不少東西。
原本他隻計劃要買棉被,但想著自己手裡攢了那麼多錢,是該好好消費,於是就又挑選了不少日常用品。
比如康康爺爺捨不得買的不鏽鋼碗跟水杯,還有純鐵無塗層的鍋具等等。
這一通買買買,直接去了近萬元。
老闆娘一邊算賬一邊樂得眉開眼笑,直說李青峰不僅人長得帥,還有錢,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李青峰說:“既然這樣,那您抹個零頭。”
“抹,肯定抹!”
雜貨鋪的利潤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間,李青峰一次性買了這麼多東西,老闆娘怎麼也能賺個一千多。
老闆娘大手一揮,說零頭八十元不用給了。
李青峰沒跟她客氣,給了錢,把東西搬到車上後就驅車前往康康家。
三人剛下車,就受到了康康一家人的熱烈歡迎。
康康爺爺快步上前拉住李青峰的手,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李師傅,您可算來了!”
“我一直盼星星盼月亮,就盼著您早點來呢。”
李青峰知道老人家真正盼望的東西是什麼,就道:“您放心好了,藥丸我帶來了。”
聽到這話,一家人恨不能原地蹦躂兩圈。
康康爸爸更是渾身一震,隻覺得有什麼強大的力量彙入了心口,讓他連日來的疲憊瞬間煙消雲散。
他道:“彆在門口站著了,先進去,先進去。”
一行人往裡走去,率先看到的是乾燥的院落。
雖然院子依舊是泥土院子,但原本的泥濘已經被大量花生米大小的沙子所掩蓋。
李青峰有些意外:“怎麼這麼多沙子?”
康康爺爺樂嗬嗬的解釋:“我們不是自己動手蓋房子嘛,就順便去河裡撈了一些沙子回來。”
“蓋房子拌水泥要用細沙,這些粗沙是從河沙裡過濾出來的。”
包淵聞言直誇康康爺爺能乾。
李青峰則是誇起了圍牆。
上次來的時候,這院子是沒有圍牆的。
現在已經有低矮的圍牆將整個院子連同房子一起圍攏起來。
圍牆雖然不高,但那足以證明這一家人的改變。
康康爺爺仍舊是樂嗬嗬的,臉上帶著幾分自豪:
“這圍牆還沒完全起好呢,材料不夠多,就先起了半米。”
“等往後日子好過一些了,再加高半米,湊到一米高。”
李青峰道:“這樣也很不錯了,總好過沒有不是?”
“至少有了圍牆,那就等於是有了自己的地方。”
“孩子在院子裡玩的時候,也安全很多。”
康康爺爺連連說是。
再往裡走,一行人到了屋前。
此時的屋子跟之前已經大不相同。
原先的屋子就是三個小間。
現在的屋子從原先的三小間變成了五小間。
在客廳左側的臥室下首,兩間嶄新的連體小間接著原有的牆壁延伸到了院子裡。
李青峰忍不住好奇走到門口往裡探頭。
隻見這兩個小間的麵積不是很大,每間約莫隻有十幾平米左右。
但是,裡頭卻清理得空曠整潔,連地麵都鋪上了水泥。
這倒是讓他頗為意外:“你們還給地板鋪了水泥呢。”
康康爺爺挺著胸膛過來,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
“是啊,我們聽了您的建議,也覺得一直讓康康住客廳不妥。”
“乾脆就多蓋兩間屋子,到時候康康住一間,我跟我老伴住一間。”
“老四老五還小,暫時跟我們擠擠。”
“反正屋子都蓋起來了,也不差地板這幾包水泥。”
李青峰讚賞道:“是這樣沒錯,有了水泥地板,整個屋子都會整潔很多,也不會那麼潮濕。”
“不管是對小孩身體,還是對大人而言,都更好。”
雖然他知道康康爺爺等人會按照他的建議加蓋屋子,但他是著實沒想到這一家人能把房子蓋得這麼好。
雖說這樣的自建小屋跟那些專業建築隊蓋起來的鋼筋大樓差距頗大,可這顯然已經是這家人能做到的極限。
屋子底部是用石頭做的牆基,約莫半米高,之後就是用老舊的黃泥磚壘牆。
原先他提建議的時候,是說用山裡的黃泥當泥漿。
但這一家人卻用上了水泥漿。
屋頂也蓋上了水泥瓦。
這樣蓋出來的房子顯然更為結實,隻要妥善維護,用個十幾二十年都不是問題。
李青峰忍不住又誇讚了一番。
康康爺爺笑得見牙不見眼:“我們家裡早掏空了,還是多虧了我幾個兄弟。”
“他們得知我家要多蓋兩間屋子,又是借錢又是出力的。”
“不然我們也沒這麼快將屋子蓋起來,更沒錢買這些水泥跟水泥瓦。”
李青峰頗為感觸:“你們家這樣的條件,他們還願意出錢出力,可見他們都是很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