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媒方越ARjc匣諍 185
我有謀士多多
宋明遠聽到這話,隻淡淡一笑。
“大人為何會說不可能?”
“這不可能之事,也要看分與誰做。”
“下官不懂,既然大人覺得此事不可能,為何要吩咐下官三日之內完成這本《農桑輯要》?”
鐘揚敘到底是在翰林院摸爬滾打多年之人,
他聽到這話,很快就反應過來。
“此事雖難,但我也想藉此事試一試宋編撰的真本事。”
“當日我雖下令三日之內完成,但整個翰林院皆知我一向待人和氣。”
“就算你真未完成,難不成我還會拿你如何?”
市井婦人罵人多是臟話。
讀書人罵起人來,雖不帶臟字,實則字字誅心,借聖人之名罵得人抬不起頭,把對方臉麵摁在地上踩。
要知,這讀書人向來最看重‘臉麵’二字。
但如今,鐘揚敘的計劃落了空。
鐘揚敘雖不知其中緣由,卻仍不信邪,當即又分給宋明遠另一卷書籍,限期為五日。
宋明遠欣然領命。
回去之後。
宋明遠故技重施。
這一次,他甚至沒花上五日時間,隻過了四日就將書卷交了上去。
鐘揚敘捏著書卷,驚得說不出話來。
宋明遠卻是神色淡淡。
並非他想要弄虛作假,而是鐘揚敘等人欺人太甚。
也並非他想要敷衍了事,畢竟事後,他會將所有書卷彙總後認真檢查一遍,再上交。
接連數次,鐘揚敘皆是铩羽而歸。
這一次,鐘揚敘再次拿到宋明遠修好的書卷。
他實在沒辦法,隻能去找鄭之光。
鄭之光身為翰林院一把手,不僅掌管翰林院全部事務,還要起草詔誥等重要文書。
如此不算,他更是要充當當今聖上顧問,參與討論軍國大計,更要主持修撰實錄、玉牒、國史及各曹章奏……反正說白了,他本該挺忙的。
先帝在世時,這翰林院學士整日可是忙得腳不沾地。
但如今永康帝不管事,鄭之光便也落得清閒自在。
他可是偷懶的一把好手。
在皇宮之中,他與人就說自己在翰林院忙得腳不沾地。
可到了翰林院,他又與人說自己日日在宮裡頭忙得暈頭轉向。
鐘揚敘等人看破不說破,心裡門清。
這日。
鐘揚敘難得見到了鄭之光,隻將手中幾本書卷恭恭敬敬遞上去,說道:“鄭大人,這是宋明遠這些日子入翰林院來所編修的書卷,還請您過目。”
鄭之光接過書卷,隨便翻了幾頁,說道:“看不出這宋明遠還是挺厲害的。”
“何止厲害,他簡直不像凡人……”鐘楊旭說起宋明遠,恨得是牙癢癢,他下意識朝門口看去,見著無人後,方低聲道,“下官也懷疑他曾請人代筆,隻是下官拷問一二,他卻對答如流。那書捲上麵的字跡,下官對比再三,顯然也是出自宋明遠之手。”
頓了頓,他更是認真道:“下官實在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他們這些凡人,當然理解不了宋明遠這等‘天才’是如何做到的。
宋明遠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宋氏族學的學子修書之後,他檢查的同時,也在熟讀牢記。
至於筆跡。
宋光、範宗也好,亦或者柳三元也罷,皆是宋明遠的老師。
他們三人皆是聰明人,刻意為之下,想要臨摹宋明遠的字跡並非難事。
這鐘揚敘哪裡看得出其中端倪?
鄭之光略翻幾頁,當即就把書卷放下,直道:“既然想不明白,那又何必去想?”
“話雖如此,隻是大人……”鐘揚敘麵色微沉,低聲道,“章首輔那邊,隻怕不好交代呀。”
想起這件事,鄭之光也覺得十分為難。
在宋明遠前來翰林院之前,章首輔便親自與他‘提點’過幾句。
他皺了皺眉,道:“章首輔的話,我們自不敢陽奉陰違。”
“他如何吩咐,我們就如何做。”
“隻是,這宋明遠不過小小編撰,我們也隻能吩咐他一些修書之事,總不能讓他去殺人放火吧?”
想了又想,他更是交代道:“你繼續按照我的吩咐去做。”
“若想要對付一個人,可不是隻有此等招數。”
“你與翰林院上下官員都知會一聲,讓他們離宋明遠遠些。”
“他們一個個都是聰明人,自該知道如何去做。”
說著,他又道:“便是章首輔問起,也自有我頂著。”
鐘揚敘當即領命下去。
不過兩三日的時間。
宋明遠就察覺到眾人對自己的疏遠。
按理說,同僚之間不說關係多深厚,但一早上見麵,總免不了要寒暄兩句。
可宋明遠碰到同僚,還未及說話呢,那些與他迎麵相碰之人,就像見鬼似的紛紛躲開。
宋明遠:“……”
都說萬變不離其宗。
他隻覺得這把戲有些熟悉。
他仔細回想一二,這纔想起當年他在常氏族學念書時,常勉就曾用這等把戲對付過他。
隻是,當年他都不怕,如今哪裡會怕?
更不必說,他骨子裡是個喜歡清靜之人,並不喜歡與不熟之人寒暄。
如此一來,他反倒落得清閒自在。
他甚至還與蘇子烆提點了幾句。
“還請蘇兄離我遠些。”
“我知蘇兄並非趨炎附勢之人,但正因我拿蘇兄當成朋友,所以纔不願害你。”
“比起你我二人一起被孤立,不如你聽到什麼風聲,偷偷告訴我的好。”
他深知當年皮子修因與他多說幾句閒話,就被逼得退學。
當年皮子修退學,能另選學堂。
可若蘇子烆被人針對,難不成要辭官不乾?
那蘇子烆多年的寒窗苦讀,豈不是要付諸東流?
蘇子烆既能高中探花郎,亦是聰明人。
他略一思索,就明白宋明遠話中之意——
翰林院內有人盯著他們。
可出了翰林院的大門,難道還有人會寸步不離盯著他們?
說白了,他可以做宋明遠在翰林院的‘眼線’,若有什麼動向,他可以第一時間告知宋明遠,而非翰林院有什麼事,唯獨他們兩人被蒙在鼓裡。
這日傍晚,宋明遠剛坐上回定西侯府的馬車。
馬車晃晃悠悠,剛駛出街口,就被人攔了下來。
來的不是旁人,正是蘇子烆身邊的小廝。
那小廝一開口就道:“宋編撰,我們家大人請您過府喝酒呢!”
宋明遠剛答應,誰知馬車走了沒幾步,吉祥就匆匆過來道:“二爺,不好了!”
“出……出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