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媒方越ARjc匣諍 051
聲名遠揚
可憐賀府尹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如今本是花天酒地的時候,卻生生餓了大半日。
他是一盅接一盅茶水往肚子裡灌。
一塊接一塊糕點往肚子裡塞。
等得他是生無可戀,卻又不得不繼續耐著性子等下去。
他知道常閣老這是故意晾著他,他心裡不快,卻也不敢表現出來。
就在賀府尹不知自己吃了多少塊糕點,喝了多少盅茶後,終於聽到有丫鬟通傳道:“老爺過來了。”
頓時。
賀府尹屁股下宛如安了彈簧一樣,連忙彈起來,快步走過去。
“常閣老。”
“您來了!”
常閣老略掃了他一眼,道:“今日老夫家中事忙,叫賀府尹久等了。”
賀府尹連連擺手,道:“您說笑了。”
“不過等上大半日,就能見上您一麵,是下官的福氣。”
說著,他滿臉橫肉上的笑頓時更是多了幾分:“倒是耽誤了您處理家事,是下官的不是。”
常閣老對他一如既往的‘懂事’很是滿意,笑了笑,這才道:“說吧。”
“今日賀府尹特意過來,又等了老夫大半日,可是有什麼要緊事?”
賀府尹忙道:“今日下官前來,是來賠不是的。”
他偷偷打量著常閣老麵上的神色,揣摩了又揣摩,依舊揣摩不出什麼來,索性開門見山起來。
“下官這次縣試點了宋明遠為案首,至於您府中公子,隻能屈居第二。”
“其實下官原是想將您府中公子點為案首的,可架不住那榆木疙瘩從中作梗……”
朝中多的是擅長溜須拍馬之輩,賀府尹既能身居高位,自也是本事不小。
他一張嘴能把死的說成活的,隻將整件事都推到了範宗頭上。
常閣老哪裡不知道他心裡那點小九九,隻含笑打斷他的話:
“科舉本就是選出有纔有能之輩。”
“若當真徇私舞弊,將老夫之孫點為案首,今日纔是真的該來給老夫賠不是。”
賀府尹臉上的笑僵了一瞬,這常閣老不愧是千年的狐狸,如今顯得自個兒公正清明,倒把他襯得裡外不是人。
好在他反應快,連忙道:“您說的是。”
“下官之所以將宋明遠點為案首,也有這個緣由。”
說著,他更是笑道:“隻是怕常小公子心裡不舒服,畢竟是縣試頭一場,誰不想拔得頭籌呢?”
“若老夫的孫子連這點氣度都沒有,往後也不必走科舉這條路呢!”常閣老淡淡道。
賀府尹是連連附和。
又寒暄了幾句。
常閣老則問起了範宗來。
“……老夫記得他是慶隆年間的狀元?”
“當年他參加殿試時,先帝尚在,先帝對他是讚不絕口。”
“那時候他師從名師,又是得先帝親封的狀元郎,一時是風頭無二,沒想到如今渾渾噩噩十多年,竟還在七品的位置上打轉!”
“閣老大人所言極是。”賀府尹附和道,“這範宗雖才學出眾,那性子……卻是一言難儘……”
常閣老微微頷首,已在心裡記上了範宗一筆。
賀府尹跟在常閣老身邊十幾年,很清楚常閣老是什麼性子,縱然心中不喜,但麵上卻裝的像沒事情一樣。
他離開時,便想著過些日子尋個由頭給常閣老送上厚禮。
去年,他給常閣老送了一幅宋徽宗的殘卷,常閣老瞧著很是喜歡的樣子。
坐上不起眼的青頂小轎回去時,賀府尹則對身邊的隨從吩咐道:“去,好好搜羅點好東西。”
“文人好風雅。”
“多打聽打聽文房四寶和古玩字畫!”
……
定西侯府是情形依舊,冷冷清清的。
縱然宋明遠得了縣案首。
但區區一個‘案首’,放在京城卻有些不夠看。
眾人隻覺是宋明遠運氣好,瞎貓碰到了死耗子而已。
正因如此。
前來找宋明遠‘討教’的人卻是多了不少,想著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宋明遠是一一婉拒,依舊勤學苦讀,也就去天香樓吃過一次飯而已。
宋光見著自己三個學生皆以通過縣試,對自己的也有了信心,師徒四人便就開始準備起接下來的府試來。
府試就在四月初。
滿打滿算,也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定西侯每每聽說宋明遠天不亮就進了書房,每每深夜才歇息,除了吃飯,剩下的時間都花在了念書上,不免勸過他幾回。
但宋明遠卻道:“父親。”
“縣試不過是童試第一關。”
“接下來還有府試和院試。”
“此次童試是高手雲集,有常勉,還有陳聞仕。”
他看向定西侯,麵色是鄭重無比,又道:“常勉此次府試定會小心謹慎。”
“至於陳聞仕,那更是不必說,那更是衝著‘小三元’的名頭去的。”
“我若想贏過他們,就得比他們更努力。”
定西侯動輒對幾個兒子是非打即罵,如今見次子這樣懂事上進,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麼纔好。
他想了又想,才低聲道:“念書科舉雖重要。”
“卻沒有你身子重要。”
“我隻是擔心你小小年紀,身子受不住。”
“多謝父親,我心裡有數的。”宋明遠沒與他爹說,如今他不僅念書用心,還同時寫著兩本話本,他知道他這話說了定會在定西侯府引起軒然大波的,不少人會說要他將心思放在‘正道’上,“若我累了,我會歇一歇的。”
說著,他又問道:“對了,父親,近前來族學報名的人可是多了些?”
一提起此事,定西侯麵上的笑容就更多了,一個大老粗話竟也多了起來。
“去年臘月裡,咱們定西侯府要開辦族學的訊息就放了出去,但除了些家境貧寒的亡將之後,並無多少人報名。”
“如今你有了‘縣案首’名頭在身,前來報名的人多了不少。”
“想來都是衝著你的名頭來的。”
宋明遠並不意外,畢竟從前眾人以為他爹開族學是附庸風雅,如今發現並非如此,自願意將兒子送來。
下一刻。
他更是聽到定西侯道:“……說起來,還有些人想從常氏族學退學,來咱們宋氏族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