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搭便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搭便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搭便車

人,都有一種希望討巧的心理與想法,希望占人便宜,就連乘車也是希望“搭便車”。

在美國的各大、小公路旁,經常看到有人豎起手來,或者豎起一塊牌子,希望路過的車子順道帶我一程,讓我“搭便車”。但是人心難測,好人、壞人難料,你給他“搭便車”,萬一為了好心,結果遇上壞人,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做好事還要有智慧。

不過,也不要把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看得很壞,完全否決,基本上“搭便車”是善行,是好事。現在西方國家提倡高乘載,同一個社區的人,大家相約四個人輪流開一部車上班,一方麵節約能源,同時避免空氣汙染及交通阻塞。為了獎勵這種風氣,在高速公路上特辟一條高乘載的專用道,讓兩個人以上的車輛行駛。

甚至也有一些人主動邀約同一社區、有子女就讀同一所學校的家長,大家輪流接送小孩上下學,一方麵節省時間、精力、能源,同時也是守望相助,增進人際的互動、聯誼,進而促進社區的和諧、友好。

相對於此,目前有許多宗教團體,反而彼此分派、分人我,

彼此不肯合作、交流,不肯給人方便,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搭便車,一部車子裡隻要還有一個空位冇坐滿,就是資源的浪費;讓人搭便車,在不用花費之間給人助緣。你給人搭便車,大家也會給你搭便車;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助成,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可愛。所以有很多好事,希望社會各界,尤其宗教團體,大家應該倡導“搭便車”的觀念。例如要開會,家裡很窄,社區公共的會所可以方便借用一下;家中要請客,你家的設備比我家好,跟你商借一下;你的教堂寺院寮房多,我的客人可以來借住一宿;甚至小孩準備考試,你家的書房大,借我家的小孩溫習功課。古代的寺院,如範仲淹、呂蒙正等多少大儒,都是如搭便車一樣,在寺院借住攻讀而有成。

從搭便車讓人聯想到大學也可以開放旁聽,或是戲院、劇場,各種表演時間一到,座位未滿,都可以方便開放給人“搭便車”。因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不肯給人方便,一點光都不肯讓人均沾,一心隻想沾彆人的光,造成社會自私。

所以,一個國家如果想要提升社會力,就應該要有一種社會教育,大家要有“天下一家”的觀念。“搭便車”就是你我彼此互助的美德,值得倡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