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傳家之寶
-
傳家之寶
國家有傳國之寶,誰做皇帝,玉璽就是傳國之寶;宗教也有承傳之寶,袈裟缽盂,直到現在叢林大師還在實行著衣缽真傳。
社會上的一般人士,有的人家以一個玉如意為傳家之寶,有的以一張畫、一本書為傳家之寶,有的以寶劍為傳家之寶,有的以手杖為傳家之寶。
傳家之寶,在傳的人確實是真心的,在受的一方不一定能瞭解傳家之寶的價值,所以家道中落;連傳家之寶都冇有了,怎能不衰落呢?
現在我們的社會要進步,家庭要和諧,看來還是需要再實踐“傳家之寶”。隻是傳家之寶也不要隻以過去的一個信物,作為傳家之寶。現在真正的傳家之寶,可以把宗教信仰傳承給子弟,把道德勤儉傳給兒孫,把教育知識傳給後代,以書香、道德、信仰來代替錢財的傳承。
宋朝名相王安石曾說:“不想皈依三寶的人,不要投胎我家做子孫。”可見他要以佛教信仰作為傳家之寶。國際佛光會副總會長遊象卿居士,經常帶著兒女到寺院佈施奉獻,讓他們養成樂善好施的性格,以此作為傳家之寶。
社會上,有的人不把錢財留給子弟,隻有儘力培養兒女受高等教育,因為錢財有用完的一天,但是教育帶來的知識、智慧,卻是一生受用不儘。所以高希均先生在《讀一流書,做一流人》一書中說:“自己再忙也要讀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又說:“讀書是一種冇有汙染的消費與投資,也是一種冇有汙染的獨享與共享。”真是智者之言。
我們以什麼來傳家呢?我們要以善美的觀念來傳家,我們要以慈悲喜捨來傳家,我們要以善思善念來傳家,我們要以忠信誠實來傳家。
傳家之寶,你擁有這許多寶貝嗎?如果有,你就能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