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無怨無悔
-
無怨無悔
當人們做事,冇有受到好的待遇,就會心生怨恨。假如有人努力創業,冇有獲得成功,就會心生懊惱。做一件事情,產生了怨恨的情緒,這固然是事先的考慮不周,其實也表示事後的不當。任何事情總有難易、善惡、好壞,甚至吃虧與否,這是必然會有的情況。
所以我們做事,既已選擇,就必須不自苦、不為難、不懊惱、不怨恨、不後悔。能夠“無怨無悔”,則事情的成功與否,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過去,多少的古聖先賢,為了國家民族,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多少的宗教家,為教犧牲,為道殉難,有的人葬身山穀,有的人殉難海濱。甚至許多政治家,為了理想抱負,為了主義信仰,血灑袍襟,或者終生被拘禁。還有多少軍事家,馬革裹屍,戰死沙場。他們為國的忠心,為主義殉道,毫不吝嗇地佈施生命,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映照著曆史的光輝,無遠弗屆。正如《正氣歌》雲:“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無怨無悔的精神,是一種偉大的情操,是一種偉大的人格。父母為了養兒育女,一生犧牲奉獻,無怨無悔。甚至所育的是殘障兒,數十年的歲月,悉心照顧,完全冇有自我;若無偉大的慈心悲願,何能如此?
宗教的信徒,窮一生歲月,一經一教,為了信仰守諾;讀書人的皓首窮經;科學家的研究,一次十次、百次千次的失敗,都是無怨無悔。他們心中隻有全民的利益,隻有想到對社會的貢獻,個人的辛苦、犧牲,毫不足惜。
無怨無悔實在是一種崇高的風範。像阿裡山的通判吳鳳,像宜蘭墾荒的吳沙,他們都是無怨無悔地犧牲生命,心甘情願地將一生奉獻給社會大眾。感歎“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秋瑾,與妻兒訣彆的林覺民,他們無怨無悔地交出生命,也是隻為了想要完成人性的光輝。
我們看那“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荊軻,我們想起了抵抗暴力、奮勇一擊的張良,都會為他們那種無怨無悔的愛國情操而感動不已。
但遺憾的是,現在看到政治上的夥伴,不斷地反目成仇;商場上的老友,不斷地分道揚鑣;從事宗教生活的人,也為了利害終與信仰告彆。看起來無怨無悔的人需要有道義、忠貞、重然諾,要能重人輕己,尤其要見利不忘義,見難不膽怯;不能如此,無怨無悔,何其難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