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經驗
-
經驗
經驗能教人聰明,凡事都要有經驗,纔不會徒有理想,纔不會流於空談。
戰場上,身經百戰的老將,有時候憑著經驗而能轉敗為勝、轉危為安;體壇上,各種競技比賽,有時候經驗老到的一方,可能會打敗較強的新手。
教師要有講台上的經驗,才能春風化雨;主婦要有廚房裡的經驗,才能烹調料理。記者采訪新聞,要有采訪的經驗,才能掌握重點;從事國際外交的人員,也要有外交的經驗,才能盱衡局勢。經驗不是書本上的理論,經驗是學不來的,經驗必須經過時間的累積,從實際的生活中體驗而獲得。
伯樂是春秋時代著名的相馬專家,所謂“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的一部“相馬經”馳名當代,但他那冇有相馬經驗的兒子,即使讀了相馬經,也不知道千裡馬長得是什麼樣子。
相傳有一天,伯樂叫兒子“按圖索驥”,帶著“相馬經”去尋找千裡馬。兒子出門後不久,在池塘邊看到一隻癩蛤蟆,鼓著眼睛,很像相馬經裡說的千裡馬,於是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這一匹千裡馬如您書上說的,頭蓋骨高高隆起,眼睛深陷,背脊收縮,隻是它的四隻腳不如您書上所說的那麼圓正而已。”
伯樂看著兒子愚蠢的舉動,哭笑不得,隻有幽默地說道:
“兒子呀!你這匹千裡馬隻是喜歡跳躍,卻不能騎乘哦!”所以,“紙上談兵”而冇有實務經驗,就如“說食不能當飽”,不切實際的空談,終究難以成事。
所謂經驗,即使十年寒窗以後,還要有三年的實習;即使多年的苦讀,冇有實際的操作經驗,也是難有作為。因此,中國古代的學徒製度,老師總是親自帶著學生,用多年的時間來培養他的經驗。
現代的醫生要有臨床經驗,才能懸壺濟世;藝精的工匠,都是跟隨師傅學得巧妙的經驗,才能應世。現代的年青人隻重學習,不重經驗,每次事到臨頭,就慌了手腳,這就是經驗不夠。
鬆柏的雄偉,要經過千年以後才能為人所稱頌;江海要彙集多少的河川溪流,才能成其廣大。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平時的點滴經驗,實在不容小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