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留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留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留白

明朝於謙有一首詩說:“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碎骨粉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像是一個謎語,謎底就是石灰。

石灰取材於山上的石頭,經過高溫焚燒而成,把它塗在牆上,就是為了留下一個“清白”在人間。但也有人說,人生不能留“白”,意謂不能不在人生的歲月中有所成就。

人生能夠留下成就固然很好,但是如果說留“白”不好,難道要留“黑”嗎?現代的藝術品,像中國的山水畫,都講究留白;一張照片,也要留有空間,叫做留白;現在的書籍印刷,美工設計也都很講究留白。

“白”之一字,當做空間,當做清白,當做畫麵。總之,除了多彩多姿的人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清白的人生。像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就是他要為生命留下忠君愛國的清白;諸葛亮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為的也是為人間、為自己留下一個清白的名聲而已。

自古以來的文武百官,食君之祿,除了在能力事業上貢獻國家之外,能在身後留下的就是一個清白。即使現代的工商企業界,每日與交際、金錢為伍,可以說難得清白。但是有為的工商人士,將本求利,講究童叟無欺,講求道德良心,都是為了留得一個清白。

鄭成功據有台灣,高舉義旗抗清,雖未成功,至今“延平郡王”仍為全台人民所敬仰。

汪精衛當初謀刺攝政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何等清白自許!但最後成了日本漢奸,組織偽政府,所以慨歎不能留芳千古,隻有遺臭萬年。

偉大的人物留有清白作為人間的模範,這是理所當然的。即使是小人物或一般的普通民眾,上無愧於天理,俯無怍於人情,就是清白。就如現在講究身家調查,都是考究每個人是不是身家清白。

靠貪汙致富的官員,靠權勢欺人的政要,就算是赫赫威威,也難以叫人佩服,因為他們少了清白。有的小民,如顏回居陋巷,黔婁死後冇有蓋被遮身,但是他們留下清白的人格,仍是受人敬仰。因此,大人物也好,小老百姓也罷,士農工商、公侯將相,總之**的生命不能與時間長存,唯有留下“清白”,可以與世間同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