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學徒性格
-
學徒性格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學徒”的製度,學徒製度為社會成就了多少人才,所以過去的父母教育兒女,都要兒女先有“學徒”的性格!
所謂學徒的性格,就是要經得起彆人的教導、彆人的責怪、彆人的斥罵,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
一個青少年初出社會,當他還在學徒的階段,父母都會鼓勵他,要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當“學徒”,不能忍耐,不能受苦,他日如何能夠“出師”呢?
有人問台塑公司的董事長王永慶:“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他回答說:“刻苦耐勞,從基層做起。”因此在台塑招考員工時,即使是大專的新進人員,都得接受為期六個月的輪班訓練,這就是要養成他們有“學徒的性格”;凡所有受訓的人員,都必須從操作、打包、搬運、保養等最基層的工作做起,這一切無非是要訓練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並且培養堅強的實力基礎,要他們做一個好的“學徒”。
一九八七年,震旦企業的創辦人陳永泰先生,突破一般企業傳統的接班模式,把董事長位置交給毫無親戚關係的郭進財,此事引起企業界相當大的震撼。郭進財先生在進入震旦行之初,就是從最基層的推銷員做起,因為表現優異,十數年中逐步升任為總經理、常務董事到董事長。可見一個人隻要肯腳踏實地的做,學徒也能成為大老闆。
美國總統胡佛,苦學出身。當他從大學礦科畢業後,自願先從采礦工人做起,他認為這是認識工作、汲取實際經驗的最好方法。後來果真以他豐富的經驗與上進心,一路受到主管賞識,最終不但自創國際礦業公司,甚至累積多年的聲望而被選為大總統。
一間房子要蓋得好,地基要牢固;一個運動員球技要打得好,基本動作要純熟。能受苦、能耐勞,這是成功的基礎;一個人要成功,必須從基層做起。所以,無論做什麼事,能從“學徒”做起,才能穩紮根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