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共識的妙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共識的妙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共識的妙用

同誌、同道、同學、同門,這都是誌向一致,目標一致,所謂“一師一道”、“一心不二”,共識之妙也!

佛教的僧團之建立,“見和同解”就是有共同的認識;有了共同的認識,力量集中、意誌統一,任何事情必能迅速完成。

西方的經濟學家每每到我國台灣地區參觀過後,對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所給予工商界的忠告,總是“要有共識”,因為“共識”可以把台灣地區的經濟奇蹟推向世界。

一個國家社會,意見不一,可以討論,但是所謂民主時代,隻要一經眾意表決,就應該達成共識。

因為冇有共識,縱有力量,也會互相抵消。你有你的主張,他有他的辦法,我有我的計劃,大家各行其是,一切理想,就因為人力資源分散,因此不容易達到目標。

所謂“楚雖三戶,必能亡秦”;因為楚人對於複國,彼此有共識。“毋忘在莒”,齊國所以能一夕之間收複七十餘城,也是上下一心,具有共識,所以才能反敗為勝。

鑒古觀今,我們看到每一個朝代,都是因為朝中意見不合,前方將士無所適從,故而每每導致國破家亡。

我們看到一個家族,同心協力;一個公司,上下一心;一個政權,對國對民,都有共同的認識。所以,成否勝敗,不必等到結果纔會知曉,最初但看是否具有共識,就可知矣!

抗戰期中,日本軍閥以強大的軍事武力,預備三個月內消滅中國,但中**民,上下一心,經過八年浴血苦戰,終於獲得勝利。上下一條心,就是共識。

現在台灣地區的企業工商界,許多家族企業,一旦遇到兄弟鬩牆,意見不一,失去共識,先人所創的事業,即刻土崩瓦解。縱觀古往今來,殷鑒曆曆,能無動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