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往好處想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往好處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往好處想

人,是一個有思想的動物!古往今來,有的人在幻想,有的人在妄想,有的人在夢想,更有很多人有理想。

鬥室之中,臥榻之上,本來無事,但人可以想出很多的事情來,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都在“想”的念頭之中。

佛經說,人是五蘊(我的代名詞)和合而成。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想”是“我”的五個部分之一,“色”蘊和“識”蘊就是我們的身心,有了身心就有受。“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想”也是有善想、惡想、無記想。一般人想自己,多往好處想;想彆人,都是往壞處想。

人的想,想到自己,即使不好,也都可以原諒;想到彆人,即使很好,也不能隨便放過。人對自己是寬大的,對彆人是苛刻的,假如人能把責備彆人的,拿來責備自己;寬諒自己的,用來寬諒彆人。凡事“往好處想”,這樣的人生,多麼美好啊!

經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每日的生活,都在顛倒妄想之中,冇有的事情,他也能想入非非。雖然,人不能冇有思想,但是思想要淨化。一湖水,需要淨化,才能供人飲用;思想的流水淨化以後,於人於己才都有益處。

所謂“聖賢的思想”,都是以天下為己任;所謂“惡人的思想”,都是想要如何占人的便宜。普天之下,多少人想給人方便,捨己爲人;多少人處心積慮,找人麻煩。“想”,真是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想”,有時候想“我”,有時候想“你”,有時候想“他”;你、我、他都在“想”中糾纏不清。有時想佛國淨土,有時想人間是非,如果把抽象的“想”都積聚起來,恐怕三千大千世界都容納不下這許多的煩惱妄想。

自古以來,思想問題成為人間的一個大問題,有的人認為有思想的學者專家受人尊敬,但也有思想犯送往斷頭台。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一再提倡思想自由;“想”,應該是自由的,隻是我們應該為自我的思想做出一個良好的引導。能夠想好的、想真的、想善的、想美的;凡事“往好處想”的人,纔是一個有思想的智慧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