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宏觀與微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宏觀與微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宏觀與微觀

胡忠信先生說:“宏觀是望遠鏡;微觀是顯微鏡。”看世界不能冇有宏觀,當然必不能少瞭望遠鏡;看自己不能少了微觀,當然也不能少了顯微鏡。

說到宏觀與微觀的關係,宏觀纔有遠見,才能心胸擴大,纔能有國際的認識;看得遠、看得大、看得多,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策千裡之外”,這就是宏觀。微觀要認識自己、透視自己,自己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少的能力、有什麼缺點,有什麼配合的因緣,能以一己之力結合社會大眾的需要,這就是微觀。

維摩居士的丈室雖小,它能容納三萬八千多座獅子座椅,能接待萬千的菩薩羅漢,就等於佛陀看整個的三千大千世界如庵摩羅果,這就是宏觀。諸葛亮在隆中的時候,劉玄德前去訪顧請教,所謂“隆中對”,諸葛亮道出三國分治的遠景,這就是宏觀。曆代君主被小人包圍,看不到國家的危之在即,就因為他冇有顯微鏡。

在《孟子》裡,有關齊宣王以羊換牛的故事,孟子問王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王曰:“否!”孟子又曰:“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宏觀,人人應該有此能力,但人不為也;微觀,挾泰山以超北海,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這是齊宣王既冇有宏觀的望遠鏡,又冇有微觀的顯微鏡。

有人說,從一片雲朵可以知道天氣的變化;從一粒米可以看出農夫的汗水和辛苦;從一沙一石可以看出三千大千世界;從袈裟的一角可以看出佛像的金容慈悲;從樹木花草的成長,可以見到大自然無限生命的機能。

所謂“見到一切諸法的成就,就能見到因緣”,這是微觀;“見到緣起,就能見佛”,這是宏觀。乃至“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就是宏觀;“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就是微觀。

你既要明察秋毫,又要見輿薪,才具有宏觀與微觀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