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固執己見
-
固執己見
一個人,如果帶著有色的眼鏡看世界,他以為世界是什麼顏色,即使你告訴他真相,他也不會認同,因為他固執己見;一個人,如果從井裡窺天,他覺得天很小,如果彆人告訴他天空很大,是你所見太小了,他也不肯相信,因為他固執己見,所以不能見到外麵的天空。
住在山區的居民,你告訴他,城市的大樓,地下都是用尼龍地毯鋪設成的,他冇有見過,囿於成見,他不會相信;你告訴他,住在三四十層的高樓裡,隻要打開水龍頭,就有清淨的水可以使用,身居鄉村茅屋的草民,囿於己見,他也不肯相信,因為他冇有見到。
一個固執己見的人,一時失意,你告訴他可以再來一次,他執著說我不行了,他就真的是不行了。一次的失敗,他不去研究原因何在,隻想到我無法勝利,因為固執己見,他就真的不能成功。
孔明六出祁山,死在五丈原,他不灰心複國無望;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認為爭取時間,終能克竟其功。孫中山十次革命失敗,終能成功;王冕屢試進士,四十幾歲終能如願。多少的科學家誓願發明,不經數十百次的失敗,如何能有許多偉大的成就呢?
世間上,固執己見、墨守成規的人,要不斷地改進,例如改過遷善、改錯為對,改邪為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不斷地改進,纔不斷會有新發現。
衣服短小了,穿起來不好看,把它改長一點,合身就好看了;桌子長短不適合,把長的改短一些,適中就好用了。
香蕉、芒果、荔枝,果實不大,加以品種改良,也都能由小變大。一年收成一次的稻米,品種改良後,可以一年收成兩次;番薯、山芋,經過品種改良,成本減低了,收成增加了。可見得固執己見,是冇有進步;不斷改進,才能不斷成長。
佛教的真理,就是講世界會變,人生也會變,在變的裡麵,可以不斷地變好,一個人隻要順著真理,不要固執成見,就能增長智慧,不斷進步。過去人類茹毛飲血,如果固執己見,現代還是茹毛飲血;過去物質文化落後,經過不斷改進,如今文明才能一日千裡。
有個瞎子,在經過一條乾涸了的小溪,不慎失足掉落橋下,所幸他兩手及時抓著橋旁的橫木,大喊救命。路人告訴他不要怕,儘管放手,底下便是地麵。瞎子不信,抓著橫木,仍然大哭大喊,直到力氣用儘,失手掉在地麵,這時他才相信明眼人說的話,橋下的確冇有水,可是自己卻無端受了多少的驚嚇和辛苦。
固執己見、執著陋習的人,常常就像過河的瞎子,總要吃一些虧,才能學一些乖,真是何苦來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