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噪音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噪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噪音

這是一個有動作、有聲音、有色彩的社會;凡是有聲音的人,都能得到多利。

開會要發言,需要有聲音;跟人來往表達意見,要有聲音。讀書,書聲朗朗,容易記憶;在群眾之中高歌一曲,自能獲得人緣;即使麵對山穀,也要發出聲音纔有響應。

佛法以音聲做佛事,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因為有“如是我聞”,纔有三藏十二部的佛法留傳後世,所以《普門品》說:“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這個世界需要有聲音,尤其是歡喜的聲音,智慧的聲音,利人的聲音,讚美的聲音。

但是,好的聲音固然很好,有時候開會時,彆人在發言,自己在私下竊竊私語;講演的時候,台上在賣力地講,下麵也在喋喋不休。當彆人在講話時,你用噪音摻雜其中;在一個靜靜的場合,你加入噪音破壞它,正如火車鳴叫,又似豬狗吠叫,惹人討厭。

現代的科技發達,人手一支大哥大,走到哪裡,手機的聲音常常成為乾擾會場的噪音。此外,汽車的喇叭聲,兒童的啼哭聲等等。甚至現在的社會,大家缺乏道德勇氣,缺乏維護公理正義的勇氣,任一些不道德、不正派的邪惡之聲充塞社會。

“輕聲是文明的象征”,從人民講話的聲音大小,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文明。一個已開發的國家,人民的往來講話都是輕聲慢語;一個文明未開發的暴發戶國家,雖然國民所得不低,但是對聲音不節製,從音量就可以聽出這個國家的人民水平如何!

一個社區,如果左右鄰裡噪音太多、太大,有辦法的人都會紛紛搬離;無論男女,到了大庭廣眾,狂笑大聲、失態無儀,自然不得人歡喜。聲音代表教養,有教養的人對聲音的高低、快慢、大小、內容都能控製得宜;一個機關中,辦公室如果非常寧靜安詳,工作效率一定能提高,如果像菜市場一樣,工作的成效一定不彰。

世間上最好聽的聲音是讚美,世間上最難聽的聲音是噪音,世間上最耐聽的聲音則是無聲。菜市場的水準都是比大聲,高尚的地方則是比無聲。交響樂、搖滾樂、爵士樂等熱門音樂,隻限於階段性的年青人熱衷,如果老成持重,學養豐富的人,大都喜愛古典音樂。

言為心聲,心中所想,從語言中可以聽得出心聲,從聲音中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的品格。你希望彆人覺得你是一個有內涵、有教養的人嗎?那就從輕聲慢語開始,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一部製造噪音的機器喔!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