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套裝10冊) 觀點
-
觀點
世間上無論任何事情,各人有各自的看法,這就是“觀點”。政治上的黨派,互稱同誌,表示他們對思想、主義觀點一致。同一家庭裡,兄弟姊妹間的觀點不同,勢必分家;夫婦間的價值觀念差異太多,也會釀成離異。
各人雖有不同的觀點,隻要相互包容、彼此尊重,在不同觀點間取得共識,就會有圓滿的結果。如醫師為病人開刀,先有各部門的“會診”,討論不同的看法,最後取得一致的觀點,纔會為病人動手術。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不能隻憑直覺上的喜歡,應該從不同的觀點裡、價值上找出共同的認知,纔能有美滿的婚姻。
其實,一個社會裡,有各種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觀點,才顯得多彩多姿。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學術思想不一、諸子輩出、百家爭鳴的時代,此一時期,造成了中國曆史上,觀點不同、百花齊放的燦爛時期。
漢末三國時期,各種的計謀出世,如:美人計、連環計、空城計、敗戰計等,都是由於觀點不同,各出奇招取得勝利;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也由於接受各種觀點,讓各階層有所發揮,才能成為盛世。
所以,觀點不同並不可怕,觀點的差異也不是不好,重要的是在不同觀點裡,異中求同。就如佛教儘管宗派林立、意見分歧,但都是以三法印、四聖諦為思想中心,依眾生的根基而有不同的法門,所以觀點不是愈多愈好嗎?
觀點就是觀念,觀念正確,凡事必定成功;觀唸錯誤,必會釀成災禍。
秦始皇因“焚書坑儒”的錯誤觀點,加速了滅亡;康熙“漢滿一家親”的作風,獲得漢人的認同,為大清皇朝,奠下二百多年的江山;太平天國隻信上帝,無法獲得中國士大夫的認同,在觀點上無法取得妥協,而讓太平天國走上失敗之途。還有,孫中山先生推翻清政府,創立民國,他提出“天下為公”的觀點,讓出開國大總統的地位,這樣的氣度,有誰能做到呢?
現代眾說紛紜的人事中,有思想、有觀點纔可取,但是能有接受不同觀點的雅量,是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