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燒金銀紙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燒金銀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燒金銀紙

慎終追遠,這是中國固有的美德!在中國民間,有燒金銀紙來表達對逝世的親人關懷、孝敬之意的習慣。

在中國內地,用銀色的錫箔,紮成元寶,對亡者表示敬意。也有一些地方,用紙印上“往生咒”,認為可以作為亡者經濟上的補助。中國台灣更是簡潔明瞭,就在一張金黃色的紙上,貼一個金銀的錫箔,認為燒給亡者,就可以當錢用了。

燒金銀紙,多少年來已在台灣地區蔚成習俗。尤其台灣地區的廟觀,用金銀紙燒給神明,大批大批的,甚至幾天幾夜都燒不完。

有人說,燒金銀紙製造環境汙染,而且太過浪費,就和抽菸一樣,都是浪費社會的資源。所以,有的佛教道場就喊出“不燒金銀紙”,改為“樂捐功德金”。

但是,近年來,燒金銀紙又再擴大而為燒紙紮的房子、紙紮的箱子,甚至還有紙人、紙馬;更有甚者,燒紙紮的摩托車、紙紮的汽車等。

此中,有的人就是因為發生車禍而亡者。在陽間因車禍而逝世,到了陰間,你又給他汽車,萬一再出車禍,你要他往生到什麼地方去呢?

甚至於許多的房子、人、馬,你燒了以後,如果陰界的亡者真的能夠受用,但是你冇有給他很多的土地,你要他把房子、人、馬安置在什麼地方呢?這都成為這許多民間習俗惹人爭議的地方。

當然,佛教主張隻要一束香花,幾碟素果,就是表達對先人最大的敬意。但是對於燒金銀紙,佛教並無人對此提出批評、排斥,反而是西方人士對於中國的這些民間習俗,認為實在是非常的怪異。

西方人士認為以一束鮮花來祭拜亡者,是最莊嚴、合適的了;佛教也非常認可。但是,無論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神祇、冥界的敬意,其實不必議論誰對誰錯?誰是誰非?這些都隻是聊表世人的一份心意而已!隻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於一些民俗祭禮,實在也應該做一些適合現代的改良。例如,以提供獎助學金來讚助青年學子、幫助傷殘人士、佈施社會公益、助印善書報刊等,以此功德來迴向神祇、冥界、先人,不是比燒金銀紙還要來得更有意義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