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人類的文明,發明筆和紙,對於文明的進步是很重大的貢獻。

從古以來,筆有毛筆、鉛筆、蘸水鋼筆、自來水筆、原子筆等名稱。還有的以楊柳枝代筆、以蘆葦代筆、以手指代筆。歐美有很多人作畫,用各種的方法來代筆;甚至忠臣孝子以指代筆,用手指寫下血書,更是留下了壯麗的事蹟。

有的人歌頌曆史學家,史筆無私,像董狐之筆,持筆公正;有的人歌頌筆的力量,所謂“筆力萬鈞”,表示文學家的才華。文學家筆下的山河大地,有時比畫家的筆更來得扣人心絃。

筆不一定是用來寫字,“口誅筆伐”、“一筆橫掃千軍萬馬”;梁啟超筆下的一篇文章,袁世凱出價十萬大洋,他也不為所動,終於靠筆推翻了洪憲帝製。

所以,槍炮的力量大,還是筆的力量大?槍炮隻能致人**的傷亡,死傷還是有限,可是用筆留下了文字,影響力無遠弗屆。所以曆代的賢臣名將,都秉持著春秋大筆來救國救民。

刀下留情,救人於一時;筆下留情,救人於千秋。自古判官的筆,代表著正義;古來多少的文人雅士,靠著筆耕,在筆下耕耘出自己豐實的人生。

過去的書法家運用一枝筆,留下了多少中國的文字藝術,如懷素的“金剛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柳顏歐蘇”四體,更成為青年學子學習的楷模。但時至今日,計算機慢慢興起,巳經變成計算機之力萬鈞,不再是筆力萬鈞了。因為計算機打字比用筆寫字更快、更端正,所以時代的發展,江山代代有人才,物用也隨著時代不同而日新月異。我們懷念筆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之餘,我們也希望各種的筆能再發揮力量,再創造個人與國家的輝煌時代。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