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生命的寶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生命的寶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生命的寶貴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間有貧富貴賤,但是生命卻是同等的寶貴。

路邊的小草,從石縫中綻放出來,它在展現生命的力量。河水乾涸了,魚蝦躲在泥溝裡,它是為了珍惜生命。看到花草樹木的生長,知道它們的生機,一如我們的生命;看到保護具有曆史價值的建築物,這也是懂得對曆史生命的珍惜。

有的人,一頂帽子、一雙鞋子,能穿八年、十年,這是愛惜物質的生命;有的人,本來可以用二十年、三十年的桌椅、沙發,卻任由兒童跳躍、踐踏,隻用一年半載就破損、毀壞,這不是縮短了物質的生命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地所擁有的生命,生生不息。愛,就有生命;愛,就有生機;愛,就有存在;愛,就有延續。佛教倡導惜緣、惜愛、惜生、惜命,甚至喊出“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平等真理,可以說對生命尊重到了極點。

自然就是生命。天地就如我們的父母,日月山河、飛禽走獸,都是我們的同胞,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所以“民胞物與”,才知道生命的可貴。

一粒種子,可以生長千萬的果實;一泓細流,可以長養無限的生命。春夏秋冬,都是在孕育生命;慈悲喜捨,都是在成長生命。生命的意義,不是奔走鑽營;生命的目的,不是一宿三餐。人的一生,無上的尊嚴;人的一命,無價的寶貴。

人生不能空過,生命不能虛擲。人生的意義不在戀眷長壽,也不在永生不死,應該是如何發揮我們有限的生命,把它的內涵做無限地擴充。正如火花,雖然瞬間即滅,卻為人間留下燦爛的光彩。

物質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願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長久和平相處;根身器界是無常的,春秋歲月會帶來四大離散。但是生命的寶貴,就在於能適應因緣,迎向美好的未來。

人的生命在平時固然值得寶貴,但在必要時能犧牲生命完成職責,更為可貴。所謂“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求生以害仁者,雖生猶死;殺身以成仁者,雖死猶生。

人類為萬物之靈,如果能夠真心謳歌生命的寶貴,何愁世界不能展現它的美好呢?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