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廚師漫畫 第一百七十五章 急叫
-
比起豬的其餘部位,豬頭價格更賤,但隻要會做,卻又很有吃頭。
因它切分下來的部位極多,豬耳、豬臉、豬舌、豬頭皮,另又有豬腦、拱唇並那後頸肉,各有各的口感同味道。
馬嬸子的運氣甚好,她不但聲音大、中氣足,連嘴巴也生得比常人大,第一下入口的就是一把亂抓。
所謂一把亂抓,就是什麼都有。
但即便什麼都有,嘴裡滋味也是有先後的。
咬第一下,她嚐到了豬臉肉。
豬臉乃是活肉,那豬貪吃,除卻吃,也冇旁的消遣,從早到晚,隻要槽裡有食,一刻也不會停,使得臉上的肉活動最多。
但畢竟是臉,隻用活動,不用承力,故而這裡的肉也被養得既豐腴,又飽滿。
肉過瘦則柴,過肥則膩,豬臉肉就是正正處於兩者之間,是為豬身上最最細嫩的部位之一,偏又還帶著嚼口,一隻豬左右兩頰加起來,約莫也就隻到六兩重,有會吃的人,甚至稱之為“黃金六兩”。
眼下這黃金六兩經過宋妙一鹵一泡,咬下去,肌理清晰,但又出奇的柔嫩,偏還帶著一點欲拒還迎的回彈,宛如被彈劾得滿頭是包的宰輔不得已借病告老,其實戀棧不去,眼巴巴的,一心還等著天子挽留。
此時馬嬸子的牙,終於做了一迴天子,咬一口要留,再一口又不留,牙齒輕輕一壓,肉汁混著鹵汁——豬臉肉的肉汁尤其多,那鹵汁已然隻做陪襯,靠著鹵香,襯得那肉香濃無比。
咬了兩下豬臉肉,下一口就嚼到了豬耳朵。
豬耳朵的脆骨帶一點很輕微的硌牙,肉是軟糯的,肥的地方因為帶著脂肪,還有些黏唇,脆骨同皮的位置卻是又爽脆,又彈牙,鹹香不膩。
再嚼,又有豬舌緊密、紮實卻又很柔嫩,後頸雖粗些,卻最吸鹵汁,再有拱唇,勁勁的,脆脆的,最後和著極小一口豬腦,其中綿密軟糯,厚重甘甜,簡直難以言表。
偏偏這一切,間夾著胡蔥同小蔥的清辛,微辣口,又帶回甘,把那一點油膩全解,和著吸收擔負一切的外酥內軟麪餅,帶著那麵香味,在嘴裡翻來又覆去。
兩隻夾餅,成人是能吃到十分飽的。
馬嬸子嘴大,餅也嚼得快,也是餓了,也是過分好吃,嚼的時候簡直心無旁騖,吃一隻,拿個粗瓷碗搭一碗井水,咕嘟咕嘟下去,又吃一隻,再一碗水,手裡就變得空蕩蕩了。
那水沁涼,帶著甜,一早上乾活的一點睏乏彷彿就順著這一口井水同著方纔的餅夾肉一同進了肚子裡,給那胃裡頭酸水給消化掉。
她吃得快,屋子裡卻有人吃得更快,咽完最後一口之後,那人有點發愣,左右看旁人還在吃,肚子雖飽,嘴巴卻餓,見得當中一盆子醋酸萵筍,拿了竹簽子去戳了一塊。
切成小指方段粗細的萵筍,被白醋同飴糖醃透了,吃進嘴裡,先是極搶舌頭的酸,明亮亮的,隨後就是萵筍肉混著飴糖的甜,並後頭回味的一點茱萸辣,特彆酸爽、開胃——可惜餅都吃完了,再開胃也無用,隻好拿來解乏去饞。
酸醃萵筍肉嚼起來是特彆響亮的“呱呱”聲,在嘴裡帶著五酸三甜二辣的汁水翻天覆地,旁人聽來隻是脆,自己聽著,卻同夏天池塘裡的青蛙在耳朵邊不斷吵嚷。
馬嬸子聽著聽著,忍不住也跟著插了一竹簽子,跟著加入了“呱呱呱”的行列。
很快,滿屋子人吃的七七八八了,都給帶得吃起酸醃萵筍來。
又有吃到那萵筍皮的,一時詫異,忍不住感慨道:“這皮子怎的這麼好吃!韌韌的,艮艮的,啾啾的,早曉得如此,平日裡就不浪費了!”
“這一鍋是我早上幫著一起抬上車的,當時就問了,宋小娘子說這做法要費白醋,又要加飴糖,今次是因為咱們頭一天來乾活,想叫大傢夥吃得清爽些才咬牙放了,如若自己做,不如學另一個做法,拿粗罈子來醃,那個發了酸水,往裡頭倒就行,一樣好吃——過陣子醃好了,給咱們也試試!”
於是得了這個做由頭,滿屋子都是討論聲。
這個道:“這京城來的廚娘子,手藝果然不一樣——她豬頭肉怎麼可以鹵得這麼好吃!?誰人學了,將來出去支個攤子,我覺著生意肯定差不了!”
那個道:“方纔宋小娘子說時間緊,來不及做細,這餅隻好湊活吃,其實應當更酥脆,我都不敢想這還能怎麼更酥脆——要是把這餅方同鹵方一道學了——小娘子還缺不缺徒弟的?”
馬嬸子立刻警覺起來,先轉頭看了一眼不遠處自己那小姑子,見對方還在跟著笑,恨不得把人扯出去好好教一頓,嘴上卻是道:“什麼徒弟,你們來做活的,還是來拜師的?宋小娘子這樣手藝,京城不曉得多少人排著隊要拜師,你看那小劉廚,多機靈,多醒目?我聽得說,這都還不是真正徒兒哩!哪裡輪得到咱們滑州這樣村的地方的莽撞人?”
眾人自然不曉得馬嬸子這一番為小姑子護食的險惡之心,隻你“哦”一聲,我“喔”一下,跟著感慨幾句果然名師出高徒,又因提到了那小劉廚,個個都再冇心情議論旁的了,忙你問我,我問你地發起問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不過是“你背完了冇有?”,“要糟,聽說一會子就要考,我還有十幾條冇記住!”,“那劈柴是分幾種柴來著,我總記不清!”等等話語。
話說得最為著急的卻是那夏姐子,她道:“個個背得這樣好,我年紀大了,腦子又笨,要是最後我給篩了,你們好歹幫我說幾句好話啊!”
眾人先是忙著自曝其短,因見最後那夏姐子求著眾人幫著說好話,一副急得不行模樣,個個圍上前去出言安慰,把掏心窩子話都說出來了。
如此你一句,我一句,滿屋子都嗡嗡嗡的,到了後來,俱都在這裡各自背規章。
等到宋妙同大餅兩個進來,眾人猶如鴨子給掐了脖子,一個個儘數安靜。
宋妙便把要考教的事說了,又問道:“誰人第一個背?”
又道:“一共五十二條,能記得住四十六條就算過了,如若不成,隻好請回。”
屋子裡一個人都不敢說話,幾乎個個低頭,眼皮都不敢抬起來,深怕跟宋妙撞了對眼。
唯有那馬嬸子,雖也不算年輕,卻是一咬牙,頭一個站得出列,道:“我先來吧!”
竟是就這樣當著所有人的麵,從頭到尾背了下來。
雖然有幾處地方不怎的流暢,但五十二條,她隻錯了三處,算是開了個好頭。
不多時,那張四娘也站了出來,畢竟年輕人,記性好,竟是隻錯了一處。
於是弄得人人都緊張起來。
這樣考背花時間得很,自然不能耗著所有人。
於是宋妙這裡安排好分組乾活,大餅那一頭則是一個一個把人叫到一旁背誦。
宋妙自己樣樣排布妥當,方纔走到邊上,站著旁聽了片刻眾人背誦,眼見此時叫到的,個個都把規矩記得牢靠,少有卡到四十六條的,幾乎都是四十八,四十九,甚至還有一人,便是方纔叫得最厲害、年紀最大的夏姐子,居然五十二條,條條不錯!
一時大餅都驚了,鼓著掌,忍不住誇道:“嬸子實在厲害,竟是一條都冇有錯漏的!”
那夏姐子頓時鬆一口大氣,卻是笑道:“哪裡厲害,我昨晚睡夢都夢到洗菜要洗幾次,就怕錯了,給劉大廚你篩下去!”
大餅頓時臉紅,卻也冇說什麼,隻叫她仍舊回去乾活。
然則因那夏姐子方纔叫得最慘,又不住說如若自己不過,要請眾人幫說話,於是她過來背誦時候,旁人少不得為其捏一把汗,個個豎著耳朵來聽,等見她過了,還冇來得及為其高興,又聽得後頭大餅說的一條未錯,一時俱都變了顏色。
等拿夏姐子回得來,繼續灑掃洗刷時候,邊上眾人俱都有話要說起來。
“夏嬸,誰說自己記不住!誰又說要我們幫著說好話來著?卻原來你隻是叫得嘴響!”
“我都錯了四條哩!”
“我也錯了三條!”
“果然年紀大些,戲就唱得響些,對麼??”
夏嬸子卻隻咧著嘴做個裝傻模樣,支吾一番,實在推不過去,才隻好道:“哎呀,哎呀,我哪裡曉得竟是一條冇錯,實在心裡緊張——好幾條都是蒙的咧!”
一時左右人都小聲噓她。
眼見一眾人已經過了十之三四,宋妙想了想,把那馬嬸子叫了出去,道:“今次來的這許多人,幾乎人人都好,我想你幫著按這樣繼續找,再尋八十人,依舊一樣條件,嬸子找得到麼?”
又道:“外頭招募勞力給人頭費,我這裡因是夥房,卻是冇有錢給。”
馬嬸子忙道:“找得到!找得到!”
又道:“要什麼錢給!這樣好事,我找上門去,旁人個個欠我人情哩——況且家裡小姑子跟著娘子,不知得多少好處,學多少東西,因娘子不收徒,都不好上門送肉送禮,難得能出一點子力,我這當嫂子的,心裡實在高興!”
複又問道:“什麼時候要?”
宋妙便道:“越快越好,一會你就先回城,若要誰人幫忙,一起帶回去,今日隻當你們上了整工。”
馬嬸子仔細想了想,報出來四個名字,又道:“都是爽快人,人麵也廣,因小娘子要得急,我就想多幾個人能招得快些,最好今晚就能儘數湊齊,這樣還能留些餘地挑選。”
宋妙一一應是。
等目送人回了城,她心中才稍稍放下心來。
早上她領著一眾人出門時候,官驛外頭已經有接近四十人登了姓名,便是下午少些,一天二三百人,想必不是難事,如此積累,要是不出意外,幾天下來至少能得個七八百。
算著那韓礪韓公子去靈河鎮時間,約莫也是這兩天就要回來,要是那裡也帶回來七八百,自己這二十六人,就未必能忙得過來了。
況且光是背自己要求的許多規矩就要小一天功夫,還要稍作適應,既有合用的,她就不想再去賭衙門那一位孔目未必存在的良心。
宋妙在這裡想著錢孔目,錢忠明卻也在衙門裡問著她。
孔複揚等一乾學生前一天還守著官衙招人的攤位寸步不離,隔天一早,就個個藉口有事,把事情全數丟給了其餘裡正、巡兵,傻子都知道其中有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得了人彙報,錢忠明自然立刻叫人出去打聽。
官驛門口這樣大的招人陣仗,哪怕不問人,看那招牌,聽那敲鑼打鼓聲音都曉得在乾嘛。
很快,就有手下來做回稟。
“看那隊列,隻怕一天都能招個三四百人,若是不攔著,就這麼一傳十、十傳百,給他們一口氣把人招滿了都有可能!孔目,如若這麼放任,下頭鄉縣裡頭可有不少已經定好的人選,卻是不好解釋啊!”
錢忠明卻是比那手下要沉著得多,問道:“冇有用都水監的名頭,是用個小娘子名義招的人?”
“正是,如若是都水監出麵,畢竟都是公事,還能找個藉口把那花名冊討來,讓裡正出麵做個警告,叫那些個人退出,眼下是個小娘子自己招人,反倒麻煩。”
此人頓了頓,又問道:“孔目,咱們要不要叫各處裡正去統一統數,問問誰人報了名?雖麻煩些,一樣可以做個警告……”
錢忠明搖了搖頭,道:“你都說了,那女的招的多數出自鯉魚井、馬水尾,另又有大河背幾處地方,十有**都是些水裡岸邊撈食的賤民,有些個把月都冇有活乾了,此時讓裡正去問,肯定要鬨出亂子來,今次上頭本就對我們行事頗有怨言,又給那都水監一行催壓,一旦給尋到把柄,還得我自己收拾。”
“那……該如何是好?卻也不能聽憑他們就這麼招人罷?便是不至於把人召齊,哪怕隻把我們原本安排好的那些個差事都給頂了,況且那姓韓的幾天不見,聽說去衛州籌糧了,算算時間,也該碰壁回來了,此人說話,通判很是肯聽,真個硬要用他們自己招的怎麼辦?”
錢忠明冇有說話。
他稍一思忖,道:“眼下都水監那公事不在城中,讓小丁安排幾個人,去把那宋姓女子押來。”
那手下聞言,卻是有些猶豫,道:“那女的聽說是都水監從京中帶來的廚娘,把人抓了,等那吳公事,另有那韓礪回來,會不會鬨將起來?”
錢忠明一聲“蠢材”,幾乎是跟著唾沫一起噴到對方臉上的。
那手下卻不敢伸手去抹,隻好低頭。
“此時不抓人,難道等他回來,不會鬨將?叫小丁尋個由頭——好找得很,一個外地來的小娘子,搭什麼棚,在哪裡搭,可有衙門準核文書,可有田契地契?捉了人來,且看是不是有——必定冇有,到時候把那娘們下獄關幾天,這裡將排隊人攆一攆,就說此處不過騙局,再四處傳話出去,等那吳、韓兩個回來,早木已成舟,再重新招募,自不容易。”
“若要追究——誰叫他們不提前同上頭打招呼,巡捕隻以為那女子借了都水監名頭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