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民國宗師 > 第七四六章 禪非坐臥,佛非定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民國宗師 第七四六章 禪非坐臥,佛非定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長江中遊水段的水文複雜,特彆是去湖口的水路,路線曲折蜿蜒,加之此段江麵寬窄不一,沙洲密佈,在枯水期的時候,行船便十分艱難,一不小心便會遭遇淺灘。

楊猛等人從洪州過九江去湖口,沿途自然是走水路最快,但須得換乘平底的快船,纔可避免擱淺。

王亞樵留守上海,故而楊猛等人到了洪州之後,便聯絡了當地的暗子,作為此次行動的嚮導,一路上江風輕撫,寒氣瀰漫,哪怕眾人功夫決定,也本能的小心起來。

雖說南禪一派是明帖邀請,不至於半路設伏,但這一次在湖北佈局的棋手,其行事風格頗為陰狠,楊猛也不得不防。

快船一路行進,在下午時分,便趕到了九江彭澤縣馬當炮台水域……

馬當山矗立於長江南岸,主峰海拔273米,與北岸小孤山隔江對峙,形成了一座天然門戶。

江麵最窄處僅500米,河道內暗礁密佈,有“攔江磯”這等險峻所在,水流速度達3米\/秒以上,這段航路可謂曲折難行。

馬當山與小孤山好似兩座山神,扼守著長江中遊的咽喉,雖距武漢200公裡,卻也被稱為武漢東大門,素有“贛北第一要塞”之稱。

清末至民國時期,為防禦艦船溯江西進,這裡便成了長江中遊的核心佈防點,而快船從馬當炮台順流而下,至上、下石鐘山水域時,天色已隱隱有些昏暗……

上下石鐘山夾江而立,控扼鄱陽湖入江口,隻是長江水濁,鄱陽湖水清,在此處形成了浩浩蕩蕩的‘清濁分界線’……

“過了這處好似陰陽昏曉的分界,便算進入了湖口水域吧,冇有想到,今日因為南禪一派的約鬥,才得親眼一見東坡居士八百年前所寫的《石鐘山記》……”

快船行到這裡,便已算是到了五派七宗邀請之地,而依照那帖上寫的,眾人便在懷蘇亭附近靠岸,進了亭中觀看《石鐘山記》的碑刻……

“敢問,那亭中施主可是神猴當麵?”

眾人站在亭中,略微休整了一番,正討論著為何冇有聽到《石鐘山記》中的鐘磬回聲,便看到遠處的蹊徑上,走來了一群僧人……

僧人的數量不少,足有二三十號,其中有老有壯有少,但其中骨骼高大的,則以為首的七八個老僧最為明顯……

說話的老和尚,看起來便是這群僧人中的首領,穿著一襲混雜白、灰、黑色布塊的百衲袈裟,脖頸上戴著一串紫紅色的木頭念珠,見眾人聞言看向這邊,連忙身形微微一躬,雙手合十為禮,唸了一聲佛號……

“正是在下,貴方便是南禪五派七宗的諸位大師?”

“南無阿彌陀佛!老衲臨濟演徹,這幾位是曹洞宗的洞山莫言大師,法眼宗法眼圓通,溈仰宗仰山希音,雲門宗雲門漸影,法言宗法言宗漢,率諸弟子恭候諸位武聖多時!”

臨濟演徹頜下三縷銀鬚,生的方臉赤麵,一對銀眉低垂過耳,雙目狹長如刀,一副鶴髮童顏,好似神佛在世的模樣,乍看似乎壯年,仔細看又如七八十歲。

“這位是在下恩師,形意李存義,少林苦海妙法大師,想必諸位大師都不陌生,這兩位是紅樓蒙奇,鉤爺,這位是青幫花爺……”

雙方彼此介紹,隻針對武聖,其餘人等,在這個級彆麵前,自然冇有資格浪費口舌,臨濟演徹單手為什,對著楊猛繼續說道:“諸位施主一路舟車勞頓,請隨老衲到前方營地小憩,待金烏西沉,再一同賞月聽鐘!”

“如此也好!”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雖然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今日這番賭鬥,若是旗鼓相當,那便是投石問路,可若事有不諧,很可能便成為道統之爭。

不過,眾人畢竟都已是打破虛空,明心見性的武聖,在眾多弟子或門人的麵前,自然還是要講究一下武聖氣度。

眾人在群僧的引領下,走出了大概差不多幾千米,便遠遠的看到了那石鐘山洞,並來到了距離洞口大概千米的石頭彆院。

彆院看起來有些簡陋,石縫間斑駁的青苔,訴說著其經曆的無數歲月。

彆院外麵一圈院牆,裡麵的那些房舍都是倚著山壁鑿出,不過卻足以安頓下這三四十人。

五派七宗在這裡駐紮了幾天,院中早已按照兩方的格局,擺設好了一些原木製成的桌椅,此刻等到楊猛等人到來,便按照安排好的位置依次入座……

“早就聽聞楊施主遠赴東瀛,為我禪宗奪回木棉袈裟,老衲及諸多法脈師兄弟是心懷感激的,不過此物畢竟乃是我禪宗至寶,不知可否讓貧僧等人見識一番……”

眾人坐定之後,臨濟演徹也不廢話,直接便將他們的來意道出,同時也想先看看楊猛這件木棉袈裟,是否真的如傳說中那般,蘊含了禪宗東山法脈初祖達摩至六祖慧能的精神印記……

“演徹大師的想法楊猛已知,不過在觀摩木棉袈裟之前,我還是要把醜話說在前麵……”

楊猛與苦海妙法對視了一眼,便將外麵的衣服脫下,露出了貼身穿著的木棉袈裟,並毫不避諱的將之取下,摺疊的整整齊齊放在了麵前的桌案上……

“木棉袈裟乃禪宗至寶,可卻也是我獨自從倭寇手中奪回,其物權自然在我,不知諸位大師可有異議?”

“楊施主東瀛之行,乃大智慧大氣節之舉,於公於私都對禪宗有恩,老衲等雖不成器,卻也不至於做出當麵豪奪之事!”

臨濟演徹聞言,並冇有絲毫停頓和猶豫,張口便確定了楊猛對木棉袈裟的所有權,轉身又看了看身後諸多老僧,見諸僧紛紛點頭稱是,這才雙手合十,笑著對楊猛再次躬身行禮……

“我等今日約施主來此,一為鑒定這木棉袈裟真偽,二為少林代表北禪一脈,尊楊施主為禪宗法主之說,此兩點完成之後,方能決定我等該如何施為……”

“在座諸位大師,都乃我禪宗武聖迭宿,我自然是信得過的!”

楊猛看著其他老僧,並冇有預想中那般,上來便多方刁難,問心設關,心裡隱隱有些奇怪,但作為肉身大聖,他的自信和驕傲,都不允許自己有一絲猶豫,伸手便將木棉袈裟遞了過去……

“阿彌陀佛!”

臨濟演徹急忙起身站定,與身後諸多南禪僧眾齊齊宣了聲佛號,雙手合十再次躬身為禮,然後才小心翼翼的伸出雙手,將木棉袈裟從頭頂接了過來……

苦海妙法看著南禪一派諸僧,如自己師兄弟當初見到木棉袈裟一般,完全壓抑不住內心的情緒波動,紛紛走上前去,臉上露出了會心一笑,“任你機鋒百轉,在六位師祖麵前,不過都是夢幻泡影!”

臨濟演徹將木棉袈裟放在桌上,先是與莫言、圓通等其他法脈武聖對視一眼,然後紛紛圍著木棉袈裟反覆端詳,與佛經中記載的特征相互對照……

希音和宗漢二僧還小心翼翼的伸出手,輕輕的揉搓薄如蟬翼的木棉袈裟,感受著指尖的觸感,隨著時間流逝,眼中紛紛露出各種複雜的情緒……

“是了,是了,果然有六位師祖的精神印記!”

“想不到,我等在有生之年,還能見到禪宗至寶迴歸,實在是邀天之幸……”

楊猛看著諸僧鑒定袈裟,心裡也冇多想,隻與身旁五聖安坐,大大方方的取用桌上備好的食水果蔬,過了大概半個多小時,臨濟演徹這才與其他老僧紛紛點頭,將那木棉袈裟恭敬的還給了楊猛,然後紛紛坐定……

“楊施主,老衲等多人鑒定,確認此物正是木棉袈裟,敢問施主,可確實是得了禪宗六位祖師的衣缽傳承!?”

“我雖冇正式拜入禪宗,但卻是承繼了六位祖師的精神印記,得以明心見性,洞知自性玄妙……”

楊猛點了點頭,而臨濟演徹等人則麵色微微一凜。

他們剛剛圍著木棉袈裟半晌,自然也都曾以精神渲染袈裟內部的精神印記,奈何雖然能清晰感知其中玄妙,但卻如隔紗窺影,無法‘看’得真切,而楊猛如此一說,分明是在心靈境界上已經高出他們一籌,得以從中習得禪宗絕學……

“如此說來,楊施主當得起禪宗嫡傳之位,隻是那禪宗法主之名,我等認為還有待商榷……”

“師弟此言差矣!”

苦海妙法一直冇有言語,然而聽到臨濟演徹這句話,頓時麵色變得肅然起來……

“我禪宗講究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從初祖達摩至六祖慧能,莫不如是,法脈衣缽傳承,皆不立文字,不傳六耳,直至菏澤神會,方纔是由唐肅宗敕封‘七祖’而止……”

說到這裡,苦海妙法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容,“當年神會北上洛陽,於滑台寺批駁北禪一脈,漸修之道非東山法脈嫡傳頓悟心學,繼而確立了南禪一派禪宗正統地位,難道諸位認為自身佛法,已超出宗匠神會?還是說,我禪宗已不認可見性成佛之理?”

“苦海妙法師兄此言,恐怕已是堪磨多日,便等今天以之為矛盾,來與我等一辯……”

臨濟演徹聞言,與其他老僧一般,臉上紛紛露出一絲苦笑,今日之事,他們也曾想過該如何施為,然而當苦海妙法此話說出,他們怎麼可能否認當年神會駁斥北禪一脈的事實。

先不說諸僧在禪學佛理上的造詣夠不夠格,如果當眾否認神會當年之言,便相當於否定了南禪如今禪宗正統的地位。

“話雖如此,可楊施主畢竟冇有拜入禪宗,更冇有持我佛門戒律……”

楊猛見臨濟演徹啞然,而法言宗漢則以佛門身份旁敲側擊,不覺也笑了起來……

“禪非坐臥,佛非定相,宗漢大師此言,便已遠離我禪宗見性成佛之理……”

感謝老房有喜2017兄弟的月票和支援訂閱!

感謝、北馬、、而後不管人、、黃瓜大仙、小說狂人2015、、熊孩子二、念息覺起、、小遊民、wx15、閱讀2020、小說迷2017、、、小說裡的世界、火狐狸、、1539、元穆、花要半開、、、、zhhwei2000、這朶侽孖、、晚上好啊嗯、重新整理寂寞、止心隨意、未填寫昵稱、名人史家兄弟們的推薦票、點讚、收藏、訂閱!

求點讚、收藏、推薦票、打賞、訂閱和月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