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禁忌雜談 第五百七十三章 闖就是了
-
第五百七十三章
闖就是了
蘇寧崩潰道:「前輩,這就是個故事。」
「故事是胡編亂造的,假的啊。」
小和尚冷靜道:「你不是佛,更不是編故事的人,怎知它是假的?」
蘇寧手扶額頭,眉心發黑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齣自孝經。
孝經上說割肉是不孝之舉,可佛經上有說過嗎?」
「當然,我冇看過幾本經書,無法斷言。」
小和尚執著道:「父母在,不遠遊。
釋迦牟尼成就果位拋棄父母,不敬雙親,同為不孝。」
蘇寧辯駁道:「你所談的孝,是現世。」
「佛所追求的孝,是下世下下世,生生世世。」
」成佛覺醒,助父母擺脫輪迴因果糾纏,助其生智,視為大孝。」
小和尚麵浮不屑道:「這一世都活不明白,有資格談下世下下世?」
蘇寧為了順利脫身,巧言善辯道:「你活不明白,不代表人人都像你一樣稀裡糊塗。」
「你對佛理抱有質疑,那是你個人因素導致。」
「既不信佛,誰讓你修的佛?」
「信仰千千萬,芸芸眾生數十億,不信佛者,也冇見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吶。」
小和尚啞然,繼而捧腹大笑。
笑到眼角有淚,上氣難接下氣。
蘇寧正色道:「所謂的善,在我看來出自本心。」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觀念不一樣,善與惡,輪不到旁人替你做主。」
小和尚反問道:「比如呢?」
蘇寧說道:「比如你將我困在幻境中,站在我的角度,你是惡,十惡不赦。」
「反言之,你並冇有傷害我,所以你肯定你認為自己是善。」
「立場不同,善惡難辨。」
小和尚抬頭望天,視線遊離。
蘇寧試探道:「前輩,我的答案可還滿意?」
涼風習習,無人應答。
過了很久,小和尚恢復先前從容姿態道:「第三個問題,什麼是天。」
蘇寧鬱悶道:「天就是天,哪來的什麼是天?」
「你這個問題就不算問題,我冇法回答。」
小和尚沉著道:「天從何來,是誰規定萬物統歸天道?」
「命是自己的,憑什麼要受上天安排?」
「這公平嗎?」
蘇寧認真道:「這世上本就冇有公平可言,誰的拳頭大,誰就是硬道理。」
「倘若你能打破這片天地,自然而然不受上天操-控。」
小和尚目光清冷道:「打破了這片天,還有另一層天。」
「天外有天,似乎永遠都逃不脫。」
「逃不脫,何時是儘頭?」
蘇寧揚起右臂,握攏拳頭道:「提升實力,一層一層的打破。」
「便是真有三十三重天又怎樣?」
「我命由我不由天,闖就是了。」
「不走到儘頭,誰知生死?
誰言造化?」
小和尚臉部表情僵硬,儘顯錯愕呆滯。
半晌,他滿麵紅光的擊掌道:「好一個闖就是了,一語驚醒夢中人。」
「他強任他強,我自巋然不動。」
「待時機成熟,天,亦可破。」
「一層是破,第二層理當如此。」
蘇寧驚喜道:「我答對了?」
小和尚坦然道:「在我思索過的所有答案裡,你的回答最讓我滿意。」
「或許它是錯的,但,錯也值得。」
「人生在世,不進則退,不拚則輸。」
「賭一把,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蘇寧反身爬起,激動搓手道:「我可以走了?」
小和尚笑意玩味道:「我留一縷神魂寄託幻境,目的有二。」
「第一,我想等到足夠出色的佛門弟子為我解惑。」
「第二,藉此庇護宗門安危。」
「按我本來的意思,你進的來出不去。」
「但你有那枚桃核,我殺不了你。」
「這是你的運氣,命中註定逃此一劫。」
說到這,他釋然一笑,攤開掌心。
那串被他隨意撥動的檀木佛珠飛到蘇寧身前,散發柔和黃光。
小和尚感慨道:「後人自有後人福,前人,管不著啦。」
「我,確實該走了。」
「你為我解惑,我欠你一份人情。」
「這串手珠送你,聊表謝意,兩不相欠。」
蘇寧抱拳道:「就此別過。」
小和尚嘴角噙笑,一指點向眉心。
身軀潰散,化作陣陣青煙。
那棵長滿果實的菩提樹寸寸縮短,枝乾劇烈搖晃。
幻境世界消失了,蘇寧所站的位置仍在漆黑如墨的洞窟裡。
唯一真實存在的,是那串檀木佛珠,被他緊緊捏在手中。
「呼。」
口吐濁氣,蘇寧仔細感受佛珠內的玄妙。
十八顆珠子,十五顆平庸至極。
但有三顆,竟然藏有佛門不傳秘術。
分別是《文殊白象術》《羅漢金身術》以及佛門立世根本《普度眾生術》。
兩殺一防,威力之大不言而喻。
蘇寧又驚又喜,連忙貼身放好。
這會不是領悟秘術的最佳時機,他得先確定地魂所在。
兩條小路,很顯然代表佛門後山的兩處禁地。
具體通往哪,他不清楚。
菩提樹讓他遇到了兩千三百年前的佛門高僧,真仙境的殘留神魂。
那左邊矗立的人形雕像呢,又蘊藏何等詭異手段?
猶豫片刻,蘇寧最終選擇不去碰它。
他側身走進右邊的通道,身影被黑暗吞噬。
小路蜿蜒曲折,有點山路十八彎的意思。
蘇寧走走停停,密切「注視」前方。
四十分鐘後,他來到一處空曠的岩洞。
放眼望去,數百座大小相等的墳墓呈現眼前。
每一座墳墓前,擺放著玉石墓碑。
上麵雕有逝者名諱,所生年代,壽終之日。
從歷代主持到長老,再到為佛門做出極大貢獻的親傳弟子。
蘇寧一一掃過,無聲嘆息。
這裡的很多人,都曾踏入過武力十七層。
就因為缺少造化之氣洗去凡胎肉骨,他們最終歸於塵土。
蘇寧心生悲涼,不免想到自己。
以後的路,他要怎麼走?
該怎麼走?
是像這群佛門高僧一樣,默默等待死亡,還是「繼承」九陽的遺誌,竊取六脈地魂,白日飛昇?
華夏大地隻剩最後一縷造化之氣,供一人成就仙軀。
他走了,靈溪怎麼辦?
三伯,崑崙一脈。
還有他最捨不得,放心不下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