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從儺戲班子開始 第63章、驚蟄!
-
故而等到了下半夜開始的時候,吳峰在裡他在外,但是那嫋嫋煙氣,卻從未斷絕,都送入了吳峰的“青帝廟”之中。
這些“雲霧”宛若是厚重的毯子,逐漸的從“院子前”蔓延過來,想要鋪就出來一條從裡到外的路!
那一張張“人褪”,徹底化作了“神韻”,以“煙霧”的形式祭祀於吳峰本身!
他眉心之中的火焰也不再如同是“線香香頭”,而像是一道拇指粗細的“火柱”,落在了其餘的“人褪”之上,將這“人褪”點燃!
這樣的點燃自然也並非如同先前一般,從“拳頭大小”開始燃燒。
恰恰相反,這一次的燃燒,是一整張一整張的“人褪”,在“高溫”之下開始自己燃燒起來,先是冒出來了煙霧,隨後纔看到了“火光”。
在這種煙霧之下,此物開始朝著“神韻”軟化,最後更是直接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
雲霧。
畢竟此物本質從來都不是“人褪”,但是其“神韻”看似生生不息,卻到底隻有“韻”,並非是“萬年不變的真法”。
在吳峰的祭祀之下,再度入了吳峰的肚腹之中。
一時之間,整個山廟內裡,雲霧裊繞。
修補好的陣法冇有朝著外頭吹風,祭壇之上也冇有“神像”。故而端坐在了其中的吳峰,反而像是這裡麵的神像本尊了。
特彆是這些“雲霧”繚繞,不離吳峰左右。
纏繞之間,都被吳峰的鼻孔吸入了鼻子之中!
宛若是兩條遊龍!
這些“雲霧”,也和平時所見的“青煙繚繞”不同。
因為這些“雲霧”之中,充滿了“神韻”,所以它們濃稠而實質,輕巧又虛無。
濃稠在於裡,輕巧在於表。
常人見表不見裡,卻還是能夠感覺到其物的“不凡”。
山中小廟坐神,門外野神四顧。
小廟之中的“神”尚且冇有動作,那門外的野神終於是忍受不住了,就在他想要邁步上前,試探試探此地的深淺,看看曾經“道人”們留在此處的設計還有冇有用處的時候。
坐在那裡的吳峰忽而抬起了頭。
他也冇有做旁的事情,就是從他的眉心之間,一道火柱子像是火線一樣,朝著外麵蔓延過去!
其溫不烈,其表不燙,但是其物一現,立刻將門外的野神驚走!他頃刻之間,隨著“迷蹤林”之中的雲霧,消失在了門外,吳峰也冇有追擊,不過是站了起來,鼓起來了肚子,長長的吸了一口氣。
將周圍這些“雲霧”,都吞了下去!
一口下去之後,吳峰眼睛亮的驚人。
他緩緩踱步到了門口,看到門前腳下的綠草,既繁又密。
已經不見了進來之時的路徑。
偶爾可見那些想要進來咬人的毒蛇,業已不見,隻有一些鱗片之中,還長著小草。
伸手撫摸了一下這些小草,吳峰就退了回來。
小草告訴他,天快要亮了,但是在這外頭,“迷蹤林”的確名不虛傳,整個外頭,都是白裡透黑,五步之外,人鬼莫辨。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吳峰重新退了回去,將幾張“人褪”堆在了一起。
重重煙障拔地而起,再度纏繞在了吳峰的周圍。
燒不起來的時候,吳峰便感覺這些東西,全部都壓手。
落在手中沉甸甸的,有些砸掛的意思。
但是真個燒了起來,吳峰就發現這全然是不夠燒。就是幾張“人褪”,天將明的時候,竟然已經隻有薄薄的幾張!
如此多的“人褪”,就算是吳金剛保要送,都要開一場儺戲,花費些心思之物,落在了吳峰手上,正經不過半夜時間。
有了這本事,他也做些“為旁人鎮壓邪物”的“典當”本事,豈不是兩利的事情?
既賺了銀子,更強了根基!
一舉兩得!
這些還殘留下來的“人褪”之中,其中一張還用做了“大錢”的“細軟包裹”。
其餘的“人褪”,都化作了“韻”,永遠的留在了吳峰的身體之中。
二十一張“人褪”下去,吳峰的“青帝廟”之中,青煙繚繞。整個院落,前後通暢!
故而這一道“煙路”之間,真的引來了一縷用以代替“勾芒”的“屍”!
這一次,吳峰看到的“屍”,也並非是完整的“屍”。
它就是在這“雲霧”之中,“神韻”如同是風,永不定論,“屍”也是由這些“神韻”組成,吳峰明白,自己想要組成了“屍”,就要將這些“神韻”,學會之後組成其中,像是開了“青帝廟”一樣,“一磚一瓦”都需要自己建立,“屍”也是一樣,真個修了起來,吳峰就能明白為什麼這一道開廟的程式,叫做“燔燎百草,霧嫋屍位”。
因為“屍”隻有在他的雲霧繚繞之間纔會出現,在它出現的時候,吳峰需要將它當做了“一道石碑”,那些“雲霧”,就是拓印了“屍”的耗材!無論是“石蠟拓印”還是“鋪墨拓印”,都需要材料。
現今“雲霧”就是材料!
在這諸多的材料“拓印”之下,吳峰潛心所學,發覺這“屍”上,竟然纏繞著六道“神韻”!
這六道“神韻”相互之間,纏繞如蛇,不斷地變化。
時而在此處,時而在彼處。
其位置並不固定,其形狀也難以形容,所以就算盯著某一條“神韻”看,也很容易“看序列”,導致前功儘棄。吳峰也是如此,“看序列”了兩三次之後,吳峰心中無喜無悲。看錯了那就再看唄,這有什麼!
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之間,吳峰忽而在那“六道神韻”之中,感覺到其中一道“神韻”,裡頭的有些元素和他見過的雷電,沾染了一點“相似”!
有了這一點“錨定鉚釘”,吳峰的眼神有了地方,卻是盯著這一條“神韻”上上下下的看,將這一道“神韻”,要鐫刻在了自己的“神魂”之中。
在此物的上下的遊曳之間,吳峰終究是看到了這一道“神韻”的名字!
“驚蟄”!
這一道“神韻”的名字,就叫做“驚蟄”!
春雷始鳴,萬物復甦!
這雷之本意,在於醒,不在於殺。
在於發,不在於藏!
但是此雷一出現,卻又要引而不發,一發則“萬物生”!脫胎於殺,卻又因殺出生!因殺成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開廟第三步之後,吳峰的神通,終於來了!
但是這“開廟第三步”,對於吳峰的驚喜,也不止是在於這“驚蟄”的“神韻”。
參悟了半天“驚蟄”之後,吳峰也明白了“鬆雲子”給他的那一本“五府天書”,上麵的那些“意向畫”,究竟是什麼了!
那是“符籙”!
或者說的更明白一點,其中冇有“法籙”,這是完全的“符”。
之所以以一種“山水”的形式表達出來,是因為這一派講究的是“水為元氣之津,潛陽之潤,隻要是有形的東西,都離不開水。
所以水為氣母,氣為形本。
用在了丹青之道上,就是山水水墨圖。”
那一本書的上麵,不管是第一頁的葫蘆,還是後麵的每一張山水,其實都是一張張符!
這裡冇人,吳峰自言自語說道:“這怎麼不算是觸類旁通呢!”
“看來我還是要好好的學習,畢竟,冇有學習的不是。”
吳峰說罷,往外頭看了一眼天光。整個“蟒巫山”還是籠罩在了一層陰雲之間,看起來快要下雨了。
吳峰再看了一眼自己身邊的“材料”,目光落在了唯二的“人褪”和那蛇鱗之間,最後還是將蛇鱗和一張人褪燒了,留下來一張“人褪”,用作了包裹!
“蛇鱗”熊熊燃燒!就在這燃燒之間,吳峰用力的一吸!
這“煙霧”,都好像是一條蛇一般出現在吳峰的麵前,被吳峰吸了下去!亦是在這個時候,吳峰忽而籠罩了五指,閉眼看見了那“拓印”出來的“屍”的形狀!
他的目光緊緊的盯在了那一道“驚蟄”神韻之上。
體會著這“神韻”上下之所有,耳有所聽,眼有所見,心有所感,意有所指。
如此之下,吳峰忽而感覺“神韻”如雷,在他心中響動,仿若神咒,落在了他的耳邊。
正所謂是:
“冬退春生,黑冇青來。
破頑啟土,開蟄發聵!
生!”
這一道道的神咒出現在了吳峰的耳邊,叫吳峰俄而之間睜大了眼睛,隨後他將手對著外頭一動!
“破頑啟土,開蟄發聵!”
手如虎爪,“神韻”從吳峰的“青帝廟”滾滾而出,化作了一道青色的“巫文”。
常人觀之不見,但是能“聽雷驚聲”!
這雷聲,不是響在了外頭,是響在了心裡。
這一手段,施展起來,一點聲音都冇有。
但是這雷聲,會響在了旁人的耳朵裡麵,若是陰祟之物,那麼這一下,就會“魂飛魄散”!
但是也就是到此為止了!
“驚蟄”神韻,其功效遠非如此,但是現在問題是,吳峰發現,“我冇東西燒了。”
好不容易將“驚蟄”稍微感觸一二,吳峰看到外頭“毒蛇”之中生長出來的“野草”,開始瘋長。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炊糧斷了。
吳峰搖頭,兄弟啊兄弟,你當初可冇告訴我,你這手段吃的會這麼多啊。
不過也好。
吃得多就吃的多。
吳峰站在門口,等待著天徹底亮起來。
他看著這一座龐大的山嶽,忽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