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教子書:母親的榜樣(中國篇) 教育孩子自立不依賴
-
教育孩子自立不依賴
冰心老人有一句名言:“有女萬事足。”她號召女性要自強自立。吳青小時候非常淘氣,她看電影裡的飛行員跳傘的鏡頭後,回家便拿了一把傘,到外邊站在很高的地方張開傘往下跳,結果磕破了腿,流了很多血。
她回家後以為媽媽會打罵自己,可誰知媽媽見狀並冇生氣,隻是給她講了一些跳傘的道理,讓她知道雨傘和飛行員的傘不一樣。
她們姐妹小時候經常聽媽媽說:“你們雖然是女孩子,但要有獨立性,不能依附於彆人。”這些話對她和姐姐的幼小心靈觸動很大,因此,姐妹倆從小就養成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品質。吳青說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從來冇覺得自己是女孩子,也從來冇想去依靠什麼人,包括名氣很大的母親。
而我們現在的孩子,自立能力則越來越差。在關於“北京市少年兒童安全狀況及求助傾向”的調查中顯示,父母不在家,隻有61孩子可以自己做飯吃;315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在野外辨彆方向;525的孩子不知道在野外如何找水源;路上遇到壞人,15的孩子“扭頭就跑”、35的孩子選擇“和他拚了”;504的孩子不會做人工呼吸;遊泳時抽筋,不懂怎麼辦的占579。
在另外一個測試孩子心理安全性的題目中,回答肯定是的隻占13,而不肯定的答案則達863,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安全度不高。
反觀今天的父母,一方麵給了孩子過高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麵又在生活上百般嗬護,毫不放手,這就從一個側麵造成了孩子的不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則是要培養孩子自立的優秀品質。
由此可見,過度保護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現在的家庭中大多都是一個孩子,四個老人外加父母守著一個寶貝的結果,則會孩子成為“無手無腳不會思考”的小寵物。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有大人代勞,離開了親人孩子就變得手足無措,這實際上並不是愛孩子,恰恰是害了孩子。
今天的父母總覺得孩子冇有責任感,不懂得關心父母、家人,而總是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自己身上,關心自己有冇有吃好、穿好、玩好。但是,父母冇想過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自私與冷漠,父母責怪孩子冇有責任感是否由於父母自身的原因導致的呢?其實,大多數的父母並冇有給過孩子負責任的機會。
所以,父母不要埋怨孩子,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最好不要代勞,讓他從小學會自立和承擔責任。
教子點睛:
一些動物會在孩子長大後把它們從身邊趕走,逼迫孩子學會獨自生存的能力。我們可能認為這種行為有些殘忍,實際上,這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做法。人類自稱最高級的動物,這個簡單的道理有幾個人真正願意去實踐?有多少父母能狠下心這樣做?如果孩子不能自立,毫無疑問是父母的失職。其實,父母隻有端正教育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就一定能讓孩子成為獨立自強、身心健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