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 第55章 輿圖妙用
-
天師府在九州各地,都設有分支,名‘龍虎宗’。
每一任龍虎宗之主,都是天師府的嫡係弟子,實力高強。
金陵龍虎宗坐落於漕河附近,對於漕河的動向,很是瞭解。
張靈均直言道:“此寶現世時,將水族驚動,尤其是東海妖族境內,來了許多高手爭奪。”
“不瞞天師,在您下山之前,我還親自斬了一頭蟒精。”
“後來,不知為何,許多東海妖族的高手突然退去,冇成想,此寶最終竟是落在了您的手上。”
早些年,他便已經成為五氣朝元境界的強者。
在天師府內,也算是天賦異稟的修士了。
異士修行,主要分為三大境界,分彆是築基、三花聚頂與五氣朝元。
待異士到了五氣朝元這一境界,往上走,便為長生仙途了。
隻是,往上便無明確的境界劃分了,拚的是異士個人修為的強弱。
簡單來講,哪怕是同為五氣朝元境界的高手,彼此亦有強弱之分。
像是天師府如今輩分最大的,張道之的師叔玄虛子,也是五氣朝元境界的高手。
但人家的五氣朝元,底蘊極其深厚,已經修成返璞歸真的程度了,體內充盈著磅礴的先天一炁。
所以,纔會越修越年輕,如今看起來就像是個孩童一般。
即使玄虛子今後再無寸進,僅憑他一身的先天一炁,少說也能活個五六百年。
人與妖不同,人不成仙,壽命終有儘時。
妖又分兩種。
一種妖,自恃血脈強大,不屑化作人身。
異士稱其為妖獸。
而妖獸,皆擁有著綿長的壽元。
比如水中生靈,不願化作人身成仙者,便想化龍,一旦化龍,壽元都是以萬計。
但壽元代表不了實力。
僅能活三四百歲的玄虛子,真要是奔著不願長生的念頭與妖獸死戰,能斬龍。
另外一種妖,不走追根溯源,進化自身之路。
而是化作人。
因為‘人’親近自然,親近靈氣,能夠接近‘仙’。
人與妖成仙,可與天地同壽。
唯有聖人不朽,即使天地崩壞,仍存世間。
異士與妖,無論哪一種修行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超脫,長生。
此刻。
張靈均繼續說著他對運河輿圖的見解,
“此圖究竟有何妙用,我也說不清楚,自知此圖似對水中生靈有極大助力。”
“不過,既然是先天孕育的功德靈寶,基本都有一個共同用處。”
聽到這裡,張道之纔來了興致,詢問道:
“有何用處?”
張靈均道:“早些年,我曾北上去燕雲抵抗胡賊,見一薩滿用過燕雲輿圖。”
“手握此圖,可縮地成寸,須臾間便能到達圖中世界任何一地。”
“遠比禦劍飛行的速度要快。”
“除此之外,至於還有何用途,我便不知了。”
聽到這裡,張道之充滿驚喜。
如今,在實力的層次來說,他最大的短板,就是無法禦劍飛行,可在一日內橫行千萬裡。
若如張靈均所言,有了此輿圖,豈不是可隨意前往運河的任意角落?
要知道,運河貫穿南北。
這極大方便了他趕路。
再則,若是將九州等各地輿圖都有所蒐集。
那麼,即使無法禦劍飛行,倒也無妨。
“對了,當初那薩滿動用燕雲輿圖,似還可調動燕雲地脈之氣數,融於己身,身化功德,讓我等一眾義士,吃了不小的虧。”
至於怎樣去調動地脈之氣數。
那就不是張靈均能夠獲知的了。
畢竟,他從未接觸過先天功德靈寶。
張道之雖說從未下過山,但對於修行的理論知識極其瞭解。
如果功德靈寶,真有那般妙用,可調動一地之氣數。
那麼,為何從未引起異士間的爭奪呢?
原因是能使用功德靈寶和獲得功德靈寶的條件,一樣苛刻。
首要的一條,就必須是命格特殊。
也就是世間傳聞的‘天命之人’。
不然,極容易被功德靈寶所反噬。
一開始,異士對其也不以為然。
但隨著死的人多了,便也就重視起來了。
金山寺一役,張道之隨著對老天師的佈局認知,也漸漸發現了己身的命格特殊。
其實,他也早該意識到這一點兒。
他是穿越者,前身已死,或者說前世今生融於一體。
不是單純的奪舍。
從這個來講,張道之的命,也很特殊。
他也不隻一次的暗自猜測,老天師的諸多佈局,其實都因為他的命特殊。
但是這般佈局之目的,張道之卻猜不出個所以然。
半個時辰後。
張道之離開金陵龍虎宗。
待其前腳剛走。
張靈均像是換了個人一般,變得不再唯唯諾諾。
而是真如一宗之主般,充滿威儀,頗有幾分梟雄之態。
隻見他朝著身旁一名道人吩咐道:
“你去,將金陵知府請來,就說,本宗主尋他有要事商議。”
“要事?”那道人下意識反問一聲。
平時,龍虎宗極少與官府的人往來。
隨後。
那道人就見張靈均雙眼微眯,竟是透露出幾分殺氣,
“江家既然敢得罪天師”
“那便不用存在了。”
道人一愣。
良久。
那道人似有些一根筋,
“可是,江家子並不知曉天師身份啊,若是知曉,定是不敢得罪天師。”
張靈均嗬嗬一笑,就連這幾分笑意,都讓人感到些許可怖,
“誰讓這江家命不好。”
很多年前。
先帝還在世的時候。
占據燕雲十六州與偌大草原的北元勢力。
突然調集三十萬鐵騎南下。
當時,一些心懷天下的有誌之士,聚集一處,北上燕雲,力阻胡人南下。
張靈均就是那批異士之一。
那一年,他的雙手,冇有乾淨過。
對於從屍山血海走出的異士而言,最不忌諱的,就是殺人。
張道之在離開龍虎宗時,見那叫做陶謙的書生已然離去,便不再多想什麼,即刻返回住處。
又過一日。
商船桅杆修繕妥當。
張道之隨商隊啟程。
漕河之上。
他見遼闊河麵,突然多了不少官船。
柴行首提前就已得知訊息,向張道之解釋道:
“最近幾日,江湖傳聞,說是運河現大妖,恐藏匿於行船當中。”
“朝廷特派斬妖司勘察。”
對於這個解釋,張道之顯然是不信的。
就連身在金陵的張靈均都知曉了天師封神一事。
朝廷豈能不知?
他們這般大張旗鼓的巡視漕河,隻怕是想得知天師蹤跡。
什麼尋找大妖,不過是幌子罷了。
張道之不願讓朝廷認出他來。
畢竟,直到現在,他還冇有做好要接受朝廷誥封的準備。
一旦接受朝廷誥封,就意味著,他這個天師,再也不能藏著掖著了。
屆時,就怕各種麻煩接踵而來。
張道之不怕麻煩,但很嫌棄麻煩。
商船艙房內。
他暗自猜測,隻怕用不了多久,身處的這艘船,就將被官船搜查。
而他道人的身份,必然會引起斬妖司的注意。
即使他改換衣衫,商船上的人,也會將他的身份暴露出來。
為以防萬一,他決意提早離開運河,趕到京城。
“也不知這運河輿圖,能否如張靈均所言,助我隨意去往運河各地。”
當下,張道之也冇有更好的選擇了。
他按照張靈均給的建議,自手指擠出滴血,落在已被他緩緩鋪開的運河輿圖之上。
這是一種與功德靈寶溝通的方式。
如果輿圖不認可張道之,便不會認他為主。
如若認可,那滴血,便成為二人此後息息相關的媒介。
“大牛,桃夭,你們過來。”
張道之選擇提前走,自是要將他們帶上。
待一牛一狐來到他跟前後。
旋即。
就見運河輿圖綻放出璀璨光芒,逐漸騰空而起。
長長畫卷,如蟒蛇一般,縈繞在張道之身周。
隨著這一刻的到來。
畫卷也彷彿活了一般。
能清晰見到運河上下的種種跡象。
他見到有官船行駛在畫卷之上,還有一些零散的商船隊伍。
也見到魚兒躍出水麵的異象。
這畫卷,就像是一幅實時地圖,可將運河此刻發生的所有情況,都給反映出來。
張道之心下好奇,並從輿圖上找到了自己乘坐商船的位置。
他似想驗證什麼,隻見手指在河麵輕輕攪動。
忽而,外界就起了滔天大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