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關種田,從傻兵到國公 第62章 初次相見,以商論道
-
在寧遠城內安頓下來的三天裡,朱媺娖並冇有急於去見李睿。
她像一個真正的商賈家眷,在周奎的陪同下,走遍了寧遠衛的大街小巷。她看到了集市上物價的穩定,看到了百姓臉上安居樂業的神情;她也看到了軍械司工匠們身上那不同於普通匠戶的自豪與體麵;她甚至還悄悄地去過屯田所的夜校,聽過那朗朗的讀書聲。
她觀察得越多,心中的震撼就越深,對那個一手締造了這一切的年輕人,也愈發好奇。
終於,在第四天,周奎通過軍械司的正式渠道,遞上了拜帖。
拜帖上的名義,是“京城周氏商隊,為答謝李大人上次贈禮之恩,並商談後續合作事宜,特來拜訪”。
李睿對於這個“周商”的再次到來,並不感到意外。他知道,像周奎這樣的人物,背後必然有大勢力。無論是為了土豆、玉米這樣的高產作物,還是為了鋒利的麒麟刀,他們都一定會再來。
他將見麵的地點,定在了軍械司內一處剛剛落成的、專門用來接待貴客的茶室裡。
當朱媺娖在侍女的攙扶下,跟隨著周奎,走進這間雅緻的茶室時,饒是她見慣了宮中的奢華,也不由得眼前一亮。
茶室的佈置,簡約而不簡單。冇有金碧輝煌的裝飾,卻處處透著一股彆出心裁的匠心。地麵鋪著光滑的水泥地,牆上掛著幾幅描繪遼西風光的山水畫。一套造型奇特的紫砂茶具,擺放在一張由整塊硬木打磨而成的茶桌上。最讓她感到新奇的,是房間的一角,竟然用幾塊晶瑩剔-透的“琉璃”(實為李睿化學研究所試製的玻璃),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窗外的春色,一覽無餘。
“周兄,一路辛苦。這位……想必就是府上的小姐吧?”
一個溫和而沉穩的聲音,從屏風後傳來。
朱媺娖心頭一跳,抬起頭,隻見一個身穿青色長衫的年輕人,正含笑走了出來。
正是李睿。
今天的他,冇有穿官服,也冇有穿練功的勁裝,而是一身文士打扮。更讓他那清秀的麵容,平添了幾分儒雅之氣。
“不敢當。”周奎連忙躬身行禮,側身介紹道,“這位是我家小姐,姓朱,閨名單字一個‘媺’。因仰慕李大人之名,特隨在下前來,想親眼見一見遼西的盛景。”
“朱小姐。”李睿對著朱媺娖,行了一個平輩之禮,不卑不亢,目光清澈,冇有絲毫的冒犯之意。
“李……李大人。”朱媺娖微微屈膝還禮,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但心臟卻不爭氣地加速跳動起來。
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與一個外臣男子相對。
“請坐。”李睿伸手示意,親自為他們斟上了茶。
一股清冽的茶香,瀰漫開來。
“不知李大人,對我家主人上次提出的合作之事,考慮得如何了?”周奎率先開口,打破了略顯微妙的氣氛。
“合作,自然是可以的。”李睿將一杯茶,推到朱媺娖麵前,微笑道,“隻是,在商言商。在下想知道,周兄背後的‘周氏商行’,究竟有多大的實力?又能為我這貧瘠的遼西,帶來些什麼?”
他這是在試探。
朱媺娖聞言,心中不由得有些緊張。她此行雖然帶了不少物資,但與李睿所圖之事相比,恐怕是杯水車薪。
她正思索著該如何回答,周奎卻早已得了她的授意,不慌不忙地從懷中,取出了一本賬冊,遞了過去。
“李大人請看。這是我們‘周氏商行’在京城、江南一帶的部分產業清單。我們在江南,有良田萬畝,有絲綢莊、瓷器坊。在京城,我們與各大勳貴、部堂,也略有些交情。隻要是李大人您需要的東西,無論是糧食、布匹、藥材,還是朝廷明令禁止流通的鐵料、硫磺,我們,都有辦法,給您弄來。”
周奎的這番話,說得極有分量。既展示了強大的財力,又暗示了深厚的政治背景。
李睿翻看著那本賬冊,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已是瞭然。
能有如此能量的“商行”,絕非普通商人。其背後,必然站著一位權柄滔天的皇親國戚,甚至……就是宮裡的人。
他抬起頭,目光再次落在了那位一直安靜地坐著、默不作聲的“朱小姐”身上。
他發現,這位朱小姐雖然衣著樸素,但那份與生俱來的、不經意間流露出的雍容與貴氣,卻怎麼也掩蓋不住。尤其是她那雙眼睛,清澈如水,卻又帶著一絲洞察世事的聰慧。
李睿的心中,一個大膽的猜測,漸漸浮現。
他不動聲色地放下賬冊,話鋒一轉,看似隨意地問道:“在下看朱小姐氣度不凡,想必對經商之道,也頗有見地。不知在你看來,我這遼西之地,最缺的是什麼?最值得投資的,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極為巧妙。既是考較,也是試探。
朱媺娖冇想到李睿會突然向自己發問。她微微一愣,隨即定下心神,認真地思索了片-刻,才緩緩開口。
她的聲音,如同山澗清泉,清脆悅耳。
“小女子鬥膽,妄言幾句。依我看來,李大人治下的遼西,物產豐饒,軍民用命,看似什麼都不缺。但……唯獨缺一樣東西。”
“哦?請講。”李睿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缺一個‘名分’,和一個穩定的‘銷路’。”朱媺娖的思路,變得異常清晰,“大人的土豆、玉米,雖是神物,但若不能得到朝廷的認可,便永遠隻能是偏安一隅的‘奇珍’,無法惠及天下。大人的麒麟刀、新式甲,雖是利器,但若冇有兵部的正式訂單,便永遠隻是‘私造’,而非‘官造’。這,便是缺了‘名分’。”
“至於‘銷路’,”她繼續說道,“遼西雖好,但畢竟地處邊陲,物產單一。大人這裡產出的鋼鐵、糧食,需要一個穩定、安全的渠道,去換取關內的絲綢、茶葉、藥材,以及更多的人口和工匠。而關內的富庶,也需要遼西這柄‘利劍’,來為他們提供安全的保障。互通有無,方能長久。”
一番話說得條理分明,切中要害,見地之深,遠非尋常閨閣女子可比。
周奎在一旁聽得暗暗心驚,他冇想到,公主殿下竟有如此見識。
而李睿,在聽完這番話後,臉上的笑容,終於徹底消失了。
他深深地看著眼前這個自稱“商賈之女”的少女,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毫無掩飾的震驚與欣賞。
他知道,自己之前的猜測,恐怕……還是太小了。
這個女孩,絕不僅僅是普通的皇親國戚。
她的眼界,她的格局,她對時局的洞察力,甚至超過了朝堂上絕大多數的袞袞諸公!
“朱小姐……”李睿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聲音變得異常鄭重,“你說的,很對。”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個真正的、可以平等對話的“合作者”。
而朱媺娖,在對上李睿那雙彷彿能洞穿一切的深邃眼眸時,心中也不由得一緊。她感覺,自己那層精心偽裝的身份,在這個聰慧得近乎妖孽的年輕人麵前,似乎……已經變得有些透明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