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鬆錦大戰首逃開始 第97章 退無可退
突如其來的大雨將建奴的火炮和火藥淋了個透,這個時代的火器就是如此,一遇水就完了。
「哈哈哈……!」王塵不禁仰天長笑,這難道就是他身為穿越者的福利嗎?居然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老天下起了雨!
反觀建奴那邊,多鐸抬頭望天,任憑雨水衝刷在身上,這賊老天,為什麼要幫明人,不幫大清?
豪格本來已經認定明軍必敗無疑了,準備等炮一停便上去摘果子,哪知卻突降大雨,讓他的美夢頃刻間化為泡影,怒火攻心之下五官都扭曲起來!
而更遠一些的建奴大本營,皇太極也被這場大雨給驚駭住了,不由長歎一口氣:「看來是明朝氣數未儘啊!」
「快,趁現在,趕緊過壕溝!」王廷臣顧不上為這場救命的大雨感到高興,趕緊指揮所有人越過眼前最後一道壕溝。
眼睜睜看著所有倖存明軍越過了外圍壕溝,多鐸氣的大叫,但他的正白旗騎兵已經退了回來,現在再追還要繞路從馬道上過去。
「快追!」豪格也猛然醒悟過來,現在可不是和多鐸鬥氣的時候,如果讓明軍跑了,他們都吃不完兜著走!
但建奴自己挖的壕溝,可以有效阻擋住明軍的腳步,也同樣限製了他們自己的腳步,甚至建奴為了怕馬道被明軍利用,還將兩道壕溝之間的馬道間隔的非常之遠!
這樣一來,建奴想通過馬道去追擊明軍,就必須要繞很遠的路,除非他們願意舍棄馬匹,靠雙腿去追。
「肅郡王,本王的正白旗剛剛大戰了一番,不如讓你的正藍旗放棄乘馬步行去追明軍,如何?」
多鐸見豪格過來,便策馬迎了上去,然後下馬從明軍搭建的跳板上走過去和豪格商量道。
豪格此時明明已經不是親王了,按理說,他需要下馬與多鐸說話的,但是他卻大喇喇地繼續騎在馬上。
多鐸臉色不痛快,自己還是豪格的親叔叔,哪有侄兒如此高高在上與自己說話的。
你還彆說,豪格真乾得出這事,否則也不會在日後與多爾袞的政治鬥爭中敗下陣來,最後被幽禁鬱鬱而終。
「豫親王,你的正白旗離得這麼近,為什麼要舍近求遠,讓我的正藍旗下馬去追?」
多鐸氣極,但戰場上的形勢千變萬化,他也不敢老為此事和豪格扯皮,於是讓步道:「那這樣好了,我們一人派三個牛錄棄馬去追!」
豪格又在心裡算計了一會兒,這才點頭說道:「行吧,總之是讓你占便宜了!「
明軍越過外圍壕溝後,也意味著他們生的希望更大了,全軍士氣也為之一振,而這時,雨居然也奇跡般的停了下來!
「王兄弟,這可真是老天保佑啊!」王廷臣的心情也變得輕鬆起來。
但王塵卻表現的格外謹慎,剛才的一陣心痛,此時還在隱隱發作,心中的不安越發的濃烈起來。
「報!前方鑲白旗與曹將軍部正在激戰,曹將軍身中數箭,仍不願退,但已經是強弩之末,怕潰敗就在眼前!」
這時前方的哨探過來報告。
難怪王塵會覺得心痛,曹變蛟上一世就是在鬆山殉了國,這一世,因為自己的到來,曆史軌跡發生了一些改變,可就目前的情況看來,似乎曆史的慣性依舊強大無比!
「快去營救!」王塵想都不想,立即下令道。
「等等!」然而王廷臣卻叫住了他。
「王兄弟,曹將軍由我去救,你帶著你的人趕緊去追督師!」
「可是……」王塵心急如焚,洪承疇理當要救,但曹變蛟更要去救啊!
「彆那麼多可是了,再不去,怕就來不及了!」王廷臣說的也是事實,因為就在剛剛,多爾袞已經突破了曹變蛟的阻攔,將大部分人馬都派了去追襲洪承疇。
頓了頓。
「王兄弟,話不多說,等回到大明後,我們三人再痛飲一整宿!」話畢,王廷臣揮著左手示意王塵趕緊走。
王塵鄭重地向王廷臣抱拳鞠躬沉聲應道:「大哥保重!」
於是便帶著人迅速朝海邊趕去。
還沒到海邊,王塵便聽到了陣陣喊殺之聲,不用看也知道情況已經十分危急。
事實上,形勢確實非常不妙,鑲白旗的八旗兵已經將明軍逼到了海灘邊上,再往後就要退到海裡去喂王八了!
此時就剩下洪承疇的督師標營約三四百人護著他們這群文官,而對麵鑲白旗除去正與曹變蛟戰鬥的兩個牛錄,還有五個牛錄!
不過實際人數上並不是很多,大約一千二三,和大同軍差不了太多。
主要是因為在鬆錦大戰之初,滿洲八旗的損失非常之大,特彆是兩紅旗,所以在正麵擊垮明軍主力部隊以後,皇太極便讓兩紅旗回後方休整去了。
「睿郡王,還不攻嗎?」麵對已經被逼到海邊,甚至有些人的腳已經踩到了海水裡的明軍,多爾袞卻並沒有馬上下令進攻。
「再問洪承疇一遍,願不願降,如果是被俘虜活捉,到時主動權可就不在他手裡了!」
看來多爾袞仍在忠實的執行皇太極的命令,能捉活的,就絕對不要死的。
洪承疇被一眾護衛圍在最中間,然而這個保護圈顯然是守不了多久的。
這時傳令兵跑過來彙報:「督師大人,多爾袞又派人來傳話了,他說……說……」
「但說無妨!」
「多爾袞說,如果督師大人此時不降,戰後被俘就不會再有現在這般的待遇了!」
「放肆!」洪承疇氣極,誰說自己會成俘虜,這一輩子都不會成俘虜,如果到時真敗了,那就……那就投到大海裡去,效仿當年的陸秀夫吧!
「督師大人,就算敗局已定,我等大節也不能失,下官已經準備好為國赴難了!」被炸斷腿,一直被人扶著的邱民仰慷慨陳詞,他能突圍到海邊來已經是個奇跡了。
「好,長白,那我們就一起共赴國難,他日青史上也會留下我們濃墨重彩的一筆!」洪承疇激動的說道。
然而,就在他們倆已經做好就義的準備時,一邊的張若麒不乾了!
「兩位大人,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丈夫隻有留下這身軀體才能更好的報效朝廷,報效皇上呀!」張若麒拱手勸道。
「放屁,你是要報效哪個朝廷,哪個皇上?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出口,真當本督不敢取你項上人頭嗎?」洪承疇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