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明末:從鐵匠世家開始 > 第174章 驚懼的江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明末:從鐵匠世家開始 第174章 驚懼的江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揚州通往南京的驛道上,一匹快馬踏著塵土疾馳,馬背上的驛卒懷裡揣著徐望的捷報,腰間的銅鈴叮當作響,引得沿途百姓紛紛側目。捷報送到南京兵部時,早已圍在衙門外的官員們一擁而上,搶著傳閱——紙上的字跡寫得激昂:“某日,某率部進攻高郵,血戰三時辰,擊潰虜酋多鐸,殲敵千餘,繳獲戰馬兩百餘匹,現退守揚州,以待朝廷後續指令。”

訊息很快傳到皇城,弘光帝聽聞“大捷”,龍顏大悅,當即下旨賞徐望白銀千兩,升其為“鎮國將軍”。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跟著附和,在朝堂上大讚“江北將士忠勇”,彷彿這場勝利真能扭轉南明的頹勢。可沒人知道,徐望在寫捷報時,指尖都在微微發顫——他不敢提複國軍的半個字,更不敢說自己不過是在戰場邊緣演了場潰退的戲,真正擊潰清軍的,是那支讓他心驚膽戰的複國軍。

捷報送出的當晚,徐望悄悄讓人把好友、駐守滁州的李副將請到了揚州。密室裡,燭火昏暗,徐望屏退左右,才從懷裡摸出一張紙,上麵畫著複國軍的後裝步槍和重機槍的大致模樣。“老李,你看看這個。”

他聲音壓得極低,“高郵那仗,根本不是我打的——是江北的趙羅,他們的兵用這種槍,五百騎兵衝上去,連一刻鐘都沒撐住,全沒了。”

李副將拿起紙,皺著眉打量:“這槍看著古怪,真有這麼厲害?”

“比我說的還厲害!”

徐望猛地站起身,走到窗邊確認沒人偷聽,才接著說,“他們的兵開槍不用倒火藥,抬手就射,一輪齊射下來,清軍跟割麥子似的倒;還有那種能連續響的槍(重機槍),子彈跟潑水似的,騎兵根本衝不上去。我要是跟他們對上,怕是連揚州城都守不住。”

李副將的臉色瞬間變了。他之前也聽說過複國軍能打,卻隻當是“流寇運氣好”,可徐望是他多年好友,絕不會拿這種事騙他。“這麼說……江北的趙羅,比清軍還難對付?”

徐望苦笑點頭:“難對付十倍!但也隻有跟著他,咱們這些人才能在江南活下去——南京那幫人,隻會把我們當槍使。”

這場密室談話,像一顆石子投進了南明軍的池塘。李副將回到滁州後,又把訊息悄悄告訴了幾個信得過的同僚,一來二去,“江北趙羅所部火器犀利,戰力彪悍”的訊息,竟在南明軍中層將領裡悄悄傳開了。揚州城外的茶館裡,常有穿著便服的軍官聚在一起,壓低聲音議論:“聽說了嗎?徐總兵高郵那仗,是複國軍幫著打的,人家一槍能頂咱們三槍!”

“我不信!複國軍不就是些草莽嗎?”

有人反駁,立刻就有人接話:“我表弟在衛胤文麾下當差,他說衛將軍最近天天盯著江北,連操練都不敢鬆懈——怕複國軍打過來!”

原本對複國軍滿是輕視的將領們,此刻心裡都多了幾分恐慌:若是複國軍真有這麼強的戰力,哪天渡過長江,江南的這些軍閥,誰能擋得住?

恐慌傳到南京權貴的耳朵裡,變成了更深的忌憚。馬士英的府邸裡,一場秘密會議正在進行。“徐望那邊肯定有問題!”

阮大铖拍著桌子,臉上滿是陰狠,“高郵那仗打得太蹊蹺,他手裡就四千殘兵,怎麼可能擊潰清軍騎兵?肯定是和複國軍勾結了!”

馬士英坐在太師椅上,手指撚著胡須,臉色複雜:“勾結又如何?現在左良玉在武昌虎視眈眈,清軍在江北蠢蠢欲動,咱們還得靠複國軍牽製清軍。”

“可複國軍太強了,萬一他們過江怎麼辦?”

有人憂心忡忡地問。這話戳中了眾人的心事——他們既想利用複國軍抗清,讓這支“江北勢力”擋在前麵,又怕複國軍尾大不掉,哪天反過來吞並江南,威脅自己的權勢。會議室裡陷入沉默,每個人都在盤算:如何既能借複國軍的力,又能把它牢牢控製住。

“有了。”

馬士英突然開口,眼裡閃過一絲算計,“複國軍在江北,糧草、硫磺這些物資,多少得靠江南供應。咱們下令嚴密封鎖江麵,斷絕和江北的一切往來——商船不許過,流民不許渡,連魚都不準賣給江北!沒了物資,複國軍就算再能打,也撐不了多久。到時候,他們要麼向朝廷低頭,要麼困死在江北。”

這個主意立刻得到了眾人的讚同。次日,南京朝廷就下了令:“長江江麵,自今日起嚴密封鎖,凡往來船隻,一律扣押;沿江各州府,嚴禁向江北售賣糧食、鐵器、硫磺等物,違者以通敵論罪。”

命令傳到江邊,原本繁忙的渡口瞬間冷清下來——商船被攔在碼頭,漁民不敢再靠近江北水域,連兩岸百姓私下的物資交易,都成了奢望。

可這道封鎖令,反而坐實了複國軍的威懾力。南明軍的將領們更慌了:朝廷若是真有把握對付複國軍,何必用封鎖這種“軟辦法”?不少人開始悄悄改變態度——有的派人在江邊留下標記,暗示可以私下給複國軍提供物資;有的則托人給徐望帶話,想通過他和複國軍搭上關係。

徐望站在揚州城頭,望著江麵上巡查的南明水師,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知道,南京的封鎖不過是紙老虎——複國軍能自己造武器、種糧食,根本不怕封鎖,反而會讓更多南明將領看清朝廷的無能。他轉身回到衙署,提筆給趙羅寫了第二封信,這次的語氣比之前更恭敬:“都督神威,江南震動。南京封鎖江麵,實乃黔驢技窮,望都督若有南下之意,某願為內應,共圖大業。”

江南的風,漸漸變得焦躁起來。南京權貴的忌憚與算計,中層將領的恐慌與動搖,底層士兵的茫然與不安,交織成一張複雜的網。複國軍沒發一兵一卒渡過長江,卻憑著一場高郵之戰的餘威,讓整個江南陷入了驚懼與矛盾之中——南明對複國軍的態度,再也不是簡單的“敵視”或“利用”,而是在忌憚、恐慌與試探裡,走向了更複雜的未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