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鐵匠世家開始 第288章 總結經驗,戰術升級
蒙城攻克後,李銳沒有立刻下令繼續推進,而是召開了一場“塹壕戰術總結會”,邀請了工兵營、步兵連、迫擊炮連和醫護隊的負責人,一起總結這一個多月來的經驗教訓,為後續的戰術升級做準備。
會議在蒙城的臨時指揮部裡召開,牆上掛著從青龍堡到蒙城的塹壕分佈圖,上麵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了推進路線、戰鬥地點和傷亡情況。李銳首先發言:“這次蒙城之戰,咱們用‘塹壕推進’戰術,以傷亡不到五百人的代價,拿下了清軍的堅固據點,這是值得肯定的。但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暴雨導致的戰壕足、清軍的冷槍冷炮騷擾,還有物資運輸線的安全問題,咱們今天就好好討論一下,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工兵營營長王鐵牛第一個站起來:“李將軍,我覺得咱們的塹壕可以再改進一下。比如,在壕溝底部鋪一層木板,防止泥土濕滑;在防炮洞的頂部加一層鐵皮,既能防雨,又能防炮彈碎片;另外,還可以挖一些‘儲備壕’,在主壕溝後麵,萬一主壕溝被清軍突破,還能有備用的防線。”
大家紛紛點頭,覺得這個建議很實用。
迫擊炮連連長也開口:“咱們的迫擊炮在這次戰鬥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也有不足。比如,對清軍的炮位打擊不夠精準,以後可以派偵察兵提前摸清清軍炮位的位置,用標記彈定位,再進行炮擊;另外,還可以研發一種‘煙霧彈’,在衝鋒時用煙霧掩護,減少傷亡。”
醫護隊的張醫生則提出:“戰壕足的問題,除了采草藥,還可以讓軍工工坊製作一些‘防水鞋’,用油布和牛皮縫製,能有效防止雨水滲進鞋子;另外,要加強士兵的衛生教育,讓他們勤洗腳,保持腳部乾燥。”
王小六作為士兵代表,也鼓起勇氣發言:“李將軍,我覺得咱們的輪崗製度可以再完善一下。比如,在臨時營地設定‘烘乾房’,用柴火加熱,讓士兵們能更快地烘乾衣服;還有,宣傳隊可以多寫一些鼓勵的話,貼在塹壕裡,提高大家的士氣。”
李銳笑著點頭:“小六說得很好,士兵的需求就是咱們改進的方向。”
會議開了整整一天,大家提出了很多實用的建議。李銳把這些建議整理成一份《塹壕戰術改進方案》,發給各個部隊,同時給趙羅發去電報,請求軍工工坊研發防水鞋、煙霧彈和標記彈。趙羅接到電報後,立刻下令軍工工坊加快研發,還派了幾名技術人員到前線,實地瞭解情況,確保研發的裝備符合實戰需求。
很快,軍工工坊就傳來了好訊息:防水鞋研發成功了!這種鞋子用牛皮做鞋底,鞋麵用兩層油布縫製,鞋底還釘上了鐵釘,既能防水,又能防滑。第一批防水鞋送到前線時,士兵們都很興奮,王小六穿上新鞋子,在泥濘的塹壕裡走了一圈,高興地說:“真的不漏水!太好了!”
煙霧彈和標記彈也相繼研發成功。煙霧彈裡麵裝的是硫磺和硝石,點燃後能產生大量白色煙霧,能掩護士兵衝鋒;標記彈則是在炮彈上塗了紅色顏料,擊中目標後會留下紅色印記,方便迫擊炮連定位清軍的炮位。在一次針對清軍小據點的進攻中,複國軍先用標記彈定位了清軍的炮位,然後用迫擊炮精準打擊,再用煙霧彈掩護步兵衝鋒,隻用了半個時辰就拿下了據點,幾乎沒有傷亡。
除了裝備改進,複國軍還對塹壕戰術進行了升級。他們在主壕溝和儲備壕之間挖了“通訊壕”,用木板覆蓋,上麵鋪上泥土,既能保證通訊順暢,又能防炮彈;在塹壕前方設定了“警戒壕”,派少量士兵駐守,提前預警清軍的襲擾;還在物資運輸線的關鍵節點設定了“烽火台”,一旦遇到襲擾,就點燃烽火,附近的護運隊和步兵連能及時支援。
改進後的塹壕戰術,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複國軍攻打清軍的下一個據點——渦陽時,用升級後的塹壕戰術,僅用了十天就拿下了渦陽,傷亡比蒙城之戰還少。清軍士兵們看著複國軍越來越完善的塹壕體係,越來越先進的裝備,心裡充滿了恐懼——他們知道,自己再也沒有任何機會戰勝複國軍了。
李銳站在渦陽的城牆上,看著遠處正在推進的塹壕,心裡充滿了信心。他知道,隨著戰術的不斷升級,裝備的不斷改進,複國軍一定能一步步推進,最終打敗清軍,收複中原。而在徐州大本營,趙羅看著前線傳來的戰報,嘴角露出了微笑——“結硬寨”的戰術,不僅打贏了一場場戰鬥,更鍛煉了複國軍的耐心和韌性,這纔是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