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官沈清漪 第63章 奇功蓋世
王驥的將令既下,大同鎮這台戰爭機器立刻高效運轉起來。從各營精選的三千精銳騎兵,在夜幕的掩護下,如同溪流彙入大海,悄無聲息地集結於城西一處偏僻的營寨。沒有誓師的豪言,沒有餞行的烈酒,隻有冰冷的甲冑摩擦聲和戰馬壓抑的響鼻。
沈瑄(朱宸瑄)立於點將台上,目光掃過台下這些即將隨他奔赴死地的將士。他們大多是跟隨他日久、曆經戰火的老兵,臉上帶著邊塞風霜刻下的堅毅,眼神中有對未知危險的凝重,但更多的,是對他這個年輕主將近乎盲目的信任。他知道,自己肩頭扛著的,是這三千條性命,是北疆的戰局,甚至……是母親那沉甸甸的期望。
“諸位弟兄!”他的聲音在寒風中清晰傳出,“此去,九死一生!前路漫漫,皆是虜控之地,風雪迷途,饑渴相隨!但我們沒有退路!大同就在身後,我們的父母妻兒就在身後!韃子的糧草,就在白水泊!燒了它,我們就能活,大同就能活!此戰,不為封侯拜將,隻為家國存續!告訴我,你們怕不怕?”
“不怕!”三千人壓低的怒吼,如同悶雷滾過大地。
“好!”沈瑄拔出腰刀,雪亮的刀鋒直指西北陰沉的天空,“出發!”
三千鐵騎,如同一支離弦的黑色利箭,射入了茫茫夜色與無儘的風雪之中。
最初的行程還算順利,他們利用對邊境地形的熟悉,快速穿過了幾處明軍廢棄的哨所。但很快,真正的考驗降臨了。塞外的暴風雪,如同發怒的天神,將整個世界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狂風卷著雪粒,劈頭蓋臉地砸來,能見度不足十步。嚴寒如同無形的刀子,穿透厚重的衣甲,切割著每個人的肌膚。
沈瑄命令部隊用繩索將戰馬和士兵串聯起來,防止失散。他親自走在隊伍的最前麵,憑借記憶中輿圖的指引和一種近乎本能的方向感,在風雪中艱難跋涉。母親教導的“處變不驚”與顧師傅錘煉的“堅韌意誌”,在此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不斷鼓勵著士卒,將自己的乾糧分給體力不支者,甚至親手為凍傷手腳的士兵搓揉活血。
他們不敢生火,隻能啃食凍得硬如石頭的乾糧,就著雪團吞嚥。夜晚,便擠在背風的岩石下或雪窩裡,相互依偎著汲取一點可憐的溫暖。沿途,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了幾處韃靼人的小型遊牧營地,如同幽靈般悄無聲息地滑過。
然而,危險還是發生了。在穿越一片被稱為“鬼哭壑”的險要峽穀時,他們與一支約五十人的韃靼巡邏隊不期而遇!狹路相逢,退無可退!
“殺!一個不留!”沈瑄眼中寒光一閃,毫不猶豫地下令。若放走一人,行蹤必泄,全軍覆沒就在眼前!
戰鬥在瞬間爆發,又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明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如同雷霆般將這隊巡邏兵儘數殲滅。但廝殺聲和短暫的戰鬥痕跡,依然可能引來附近的敵人。沈瑄當機立斷,命令部隊放棄休整,不顧人困馬乏,全速離開這片區域,並派出小隊精銳斷後,清除可能留下的蹤跡。
這一路,可謂步步驚心,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當十數日後,斥候回報前方隱約出現大片營帳輪廓和巡邏隊身影時,所有人都知道,目的地——白水泊,到了。
沈瑄潛伏在一處覆滿積雪的高坡上,藉助枯草的掩護,仔細觀察著遠處的白水泊囤糧地。隻見偌大的營地裡,密密麻麻排列著數百座巨大的皮帳和簡陋的糧囤,周圍以木柵粗略圍擋。巡邏的韃靼士兵縮著脖子,步履匆匆,顯然對這鬼天氣怨聲載道,警惕性並不高。營地裡人馬不少,但正如沈瑄所料,主力被阿剌知院帶走,留守的雖有三四千人,卻顯得鬆散懈怠。
“天助我也!”沈瑄心中一定,連日奔波的疲憊彷彿一掃而空。他注意到,由於天氣寒冷,許多韃靼士兵都擠在帳篷裡取暖,外圍的警戒更是形同虛設。
他立刻召集手下將領,進行最後的部署。
“王鬍子!”
“末將在!”
“你帶一千人,多備弓弩,埋伏於營地東側,待我訊號,萬箭齊發,壓製守軍,製造混亂!”
“得令!”
“李驢兒!”
“在!”
“你帶八百弟兄,全是刀盾手,從南麵悄悄摸進去,見到糧囤就潑火油,聽我號令,一齊點火!”
“明白!”
“其餘弟兄,隨我直衝中軍大帳!擒賊先擒王,打掉他們的指揮!”
命令下達,各部依計悄然運動,如同狩獵的狼群,無聲地接近獵物。
黃昏時分,風雪似乎小了一些,但天色愈發昏暗。正是埋鍋造飯、守備最為鬆懈的時候。
沈瑄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猛地將一支響箭射向天空!尖銳的嘯音劃破暮色!
“殺——!”震天的怒吼從東側響起,王鬍子部千弩齊發,箭雨如同飛蝗般落入韃靼營地!許多剛從帳篷裡鑽出來的韃靼兵還沒弄清狀況,便被射成了刺蝟!營地瞬間大亂!
幾乎在箭雨落下的同時,李驢兒率領的刀盾手如同鬼魅般從南麵突入,他們動作迅捷,將攜帶的火油瘋狂潑灑在那些堆積如山的糧囤和草料堆上。
沈瑄一馬當先,率領剩下的一千多精銳,如同利刃般直插營地心臟!他手中長槍如龍,所過之處,人仰馬翻,竟無一合之將!目標明確——那杆飄揚著狼頭大纛的中軍大帳!
留守的韃靼將領剛從帳中衝出,便被沈瑄一箭射中咽喉,當場斃命!主將身亡,營地更加混亂。
“點火!”沈瑄看到李驢兒等人已基本得手,厲聲大喝!
刹那間,無數火把被扔向了潑滿火油的糧囤!
“轟——!”“轟——!”
衝天的烈焰猛地竄起!乾燥的糧草遇到了火油,如同遇到了最貪婪的饕餮,火勢以驚人的速度蔓延開來!風借火勢,火助風威,頃刻之間,大半個白水泊營地便陷入了一片熊熊火海!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連數十裡外都能清晰看見!
糧食被焚的劈啪聲,韃靼士兵驚恐的哭喊聲,戰馬的悲鳴聲,與明軍將士的喊殺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毀滅與勝利的交響!
“撤!按預定路線,全速撤退!”沈瑄見目的已經達到,毫不戀戰,立刻下達了撤退命令。明軍來如雷霆,去如疾風,在韃靼守軍尚未從大火和混亂中完全反應過來時,便已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在茫茫夜色與雪原之中。
就在白水泊衝天火光亮起後不久,正在大同城下督戰、誌得意滿的阿剌知院,也看到了後方天際那異樣的、不祥的紅光。起初他還以為是營地篝火,但很快,快馬疾馳而來的斥候帶來了讓他如墜冰窟的訊息:
“大汗!不好了!白水泊……白水泊糧草被明軍焚毀了!”
“什麼?!”阿剌知院隻覺得眼前一黑,幾乎從馬背上栽下去!糧草被焚!這意味著他數萬大軍瞬間斷了補給!在這天寒地凍的塞外,沒有糧食,沒有草料,軍隊還能支撐幾天?
恐慌,如同瘟疫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韃靼大軍中蔓延開來。士兵們竊竊私語,將領們麵露惶然。軍心,在得知後院起火、糧草儘毀的瞬間,徹底瓦解了!
與此同時,大同城頭,一直密切觀察敵陣的王驥,也看到了那遠方衝天的火光,接到了沈瑄派死士冒死送回的成功訊號!
老元帥猛地一拍城牆垛口,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天佑大明!沈瑄成了!傳我將令!全軍出擊!擂鼓!進攻!”
“咚!咚!咚!咚——!”
沉悶而雄壯的戰鼓聲,如同九天雷鳴,轟然炸響!大同城門洞開,養精蓄銳已久的明軍主力,如同決堤的洪流,呐喊著衝向已然軍心渙散的韃靼大營!
失去了鬥誌的韃靼軍隊,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明軍騎兵肆意衝殺,步卒奮勇砍伐。戰場上,到處都是潰逃的韃靼士兵和丟棄的旗幟、兵器。
阿剌知院見大勢已去,悲憤交加,卻也無力迴天,隻能在親衛的死命保護下,倉皇向北逃竄,連象征著權力的大纛都棄之不顧。
是役,明軍大獲全勝。斬首萬餘,俘獲無算,繳獲馬匹、輜重堆積如山。阿剌知院元氣大傷,數年之內,再無力組織起如此規模的南侵。宣府之圍不戰自解,北疆危局,一朝儘覆!
當沈瑄率領著曆經千辛萬苦、折損近半卻士氣高昂的部隊,押解著部分俘虜和繳獲,返回大同城時,迎接他們的是全城軍民的震天歡呼和由衷敬意。
王驥親自出城相迎,看著眼前這個渾身浴血、甲冑破損、麵容憔悴卻眼神愈發明亮的年輕將領,老元帥激動得胡須微顫,他用力拍著沈瑄的肩膀,聲音洪亮,傳遍三軍:
“好!好一個沈瑄!千裡奔襲,焚敵糧草,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此乃——奇功!蓋世奇功!”
“奇功!蓋世奇功!”數萬將士齊聲呐喊,聲浪直衝雲霄。
沈瑄立於萬軍之前,沐浴在無數崇敬的目光中。他知道,他做到了。他用一場堪稱傳奇的勝利,證明瞭自己的價值,也告慰了母親的期望。他的名字,“沈瑄”,連同“白水泊焚糧”、“決勝千裡”的壯舉,必將隨著這場大捷,傳遍大明南北,載入帝國史冊。
然而,在他內心深處,一份更大的波瀾,或許才剛剛開始湧動。這份潑天大功,將把他推向一個更加耀眼,也更加無法迴避的位置。遙遠的帝都,那雙逐漸衰老卻依舊掌握著天下權柄的眼睛,想必……也已經看到了這份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