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官沈清漪 第68章 父子相認
武英殿大朝會的喧囂與榮光,如同潮水般退去,但留在紫禁城深處的暗湧,卻愈發湍急。皇帝朱見深獨坐於養心殿西暖閣內,窗外已是暮色四合,殿內僅點了幾盞宮燈,昏黃的光線將他略顯佝僂的身影投在牆壁上,拉得悠長而孤寂。
他麵前的禦案上,彆無他物,隻有那個紫檀木匣靜靜躺著,匣蓋敞開,露出內裡那封素箋和那枚“漱石枕流”的玉印。他的手指反複摩挲著溫潤的玉印,目光卻彷彿穿透了時空,落在了十餘年前那個決絕的女子身上,落在了北疆風雪中那個浴血奮戰的年輕將領身上。
證據確鑿,毋庸置疑。那是他的兒子,是他與沈清漪血脈的延續,是一個本該在玉牒上擁有尊貴名諱的皇子。然而,十餘年的分離,身份的錯位,以及沈清漪那封信中字裡行間透出的、希望兒子“長為大明純臣”的深切期盼,都讓他無法簡單地、公開地宣告這一切。
帝王心術,家國權衡,父子人倫,在這一刻激烈地交織、碰撞。
良久,他深吸一口氣,彷彿下定了某種決心,眼中閃過一絲混合著痛楚與決斷的光芒。他沉聲喚道:“張宏。”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殿角的老太監立刻趨步上前:“老奴在。”
“傳朕口諭,”皇帝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命王驥,攜副總兵沈瑄,即刻入養心殿見駕。另,殿內外所有侍從,退出三十丈外,無朕手諭,任何人不得靠近,違者,格殺勿論。”
張宏心中巨震,如此陣仗,前所未有!他不敢多問一句,連忙躬身:“老奴遵旨!”隨即快步出去傳令。
夜色漸濃,養心殿周圍一片死寂,連巡夜的侍衛都被遠遠調開,隻有風吹過宮殿飛簷發出的輕微嗚咽聲。
王驥與沈瑄(朱宸瑄)接到口諭,心中皆是一凜。尤其是沈瑄,白日武英殿內皇帝那異常的目光猶在眼前,此刻深夜單獨召見,氣氛又如此詭秘肅殺,讓他隱隱感到,似乎有某種關乎命運的巨大變故即將發生。
兩人沉默地跟隨引路內侍,穿過空曠無人的宮道,踏入那片被刻意清空的區域,走向那扇在夜色中如同巨獸之口的養心殿殿門。
殿內,隻點著禦案旁的一盞孤燈,皇帝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有些模糊。他背對著殿門,負手而立,望著牆上懸掛的一幅《萬裡江山圖》。
“臣王驥(沈瑄),叩見陛下。”兩人入內,依禮參拜。
皇帝緩緩轉過身,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隻揮了揮手:“平身。賜座。”
有小內侍搬來兩個繡墩,王驥與沈瑄謝恩後,半個身子虛坐著,心中警惕提到了。
皇帝的目光,先是落在王驥身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托付:“王卿,大同之戰,你辛苦了。沈瑄之功,你舉薦之力,朕都記在心裡。”
王驥連忙起身:“陛下言重,此乃臣等本分,賴陛下天威……”
皇帝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目光隨即轉向了沈瑄。那目光,不再是朝會時的威嚴,也不再是武英殿初見的震驚與探究,而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混合著深沉審視、難以言喻的慈愛、以及濃濃愧疚的複雜情緒。
殿內陷入了長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燈花的爆裂聲都清晰可聞。
沈瑄能感覺到那道目光如同實質般落在自己臉上,他垂著眼眸,心中波瀾起伏,無數念頭閃過,卻抓不住頭緒。
終於,皇帝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彷彿曆經滄桑後的沙啞與疲憊,他叫的卻不是“沈愛卿”,也不是“沈瑄”,而是一個讓王驥瞳孔驟縮、讓沈瑄如遭雷擊的稱呼:
“瑄兒……”
這兩個字,如同驚雷,猛地在沈瑄腦海中炸開!他猛地抬頭,難以置信地看向皇帝,渾身血液似乎都在這一刻凝固了!皇帝怎麼會知道母親為他取的小名?!這隻是他們母子之間最私密的稱呼!
皇帝看著他震驚失措的表情,眼中閃過一絲痛楚,他繼續緩緩說道,每一個字都彷彿重若千鈞:
“你的母親……沈清漪……她,還好嗎?”
轟——!
又是一道驚雷!沈瑄隻覺得天旋地轉,大腦一片空白!母親的名字!皇帝怎麼會知道母親的名字?!而且還用如此……如此熟稔甚至帶著一絲關切的語氣問起?!他下意識地看向王驥,卻見這位老元帥也是滿臉震驚,顯然同樣被這突如其來的問話駭住了。
“陛……陛下……”沈瑄的聲音乾澀無比,幾乎說不出完整的句子,“您……您如何……”
皇帝沒有直接回答,他隻是深深地、深深地凝視著沈瑄,那目光彷彿要將他這十餘年缺失的歲月一眼望穿。他看到了少年眼中的震驚、茫然、困惑,以及那酷似自己的眉宇間,此刻流露出的、與沈清漪如出一轍的堅韌與警惕。
無數畫麵在皇帝眼前飛掠:沈清漪跪在殿中的決絕,那枚“漱石枕流”的玉印,北疆傳來的捷報,武英殿上那令人心旌搖曳的初見……
所有的線索,所有的證據,所有的情感,在這一刻彙聚成一股無法抑製的洪流。他再也無法維持那帝王的冷靜與疏離。
他站起身,一步步走向呆立當場的沈瑄。他的步伐有些蹣跚,彷彿承載著千鈞重負。他在沈瑄麵前站定,伸出那雙布滿皺紋、掌控著天下權柄的手,似乎想觸控一下兒子的臉龐,卻又在半空中凝住,最終,隻是重重地按在了沈瑄堅實的手臂上。
皇帝仰起頭,閉了閉眼,兩行渾濁的淚水,終究是無法控製地,從眼角悄無聲息地滑落。他再開口時,聲音已然哽咽,帶著無儘的滄桑與悔愧:
“這些年……是朕……是父皇……虧欠了你們母子太多……”
“苦了……苦了清漪,也……苦了你了,朕的……宸瑄兒……”
“父皇”?!
“宸瑄兒”?!
這兩個稱呼,如同最終判決的法槌,狠狠敲碎了沈瑄(朱宸瑄)心中最後一絲僥幸!所有的疑惑在這一刻都有了答案!為何皇帝對他格外關注,為何問起家世,為何知道母親和小名……原來……原來自己那“早逝的父親”,那“沒落宗室”的身份,全都是假的!自己的生身父親,竟然是……竟然是這九五之尊,大明的皇帝!
巨大的衝擊如同海嘯般席捲了他,他雙腿一軟,幾乎站立不住,猛地跪倒在地,抬起頭,望著眼前這位淚流滿麵、瞬間顯得無比蒼老脆弱的帝王,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死死堵住,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隻有滾燙的淚水,毫無預兆地奪眶而出,洶湧而下。
十餘年的隱忍,母親的艱辛,邊關的生死,身份的迷茫……所有複雜難言的情緒,在這石破天驚的真相麵前,化作了這無聲的淚雨。
王驥早已驚得離座跪伏在地,頭深深埋下,心中翻江倒海,他終於明白了所有事情的緣由,也感受到了這對天家父子相認時刻,那足以撼動山河的悲喜與沉重。
養心殿內,燈火搖曳,映照著這對剛剛相認、卻已隔了漫長歲月的父子。一個垂淚懺悔,一個泣不成聲。十餘年的光陰,彷彿在這一刻被壓縮,又被無限拉長。
窗外,夜色深沉,萬籟俱寂。隻有這殿內壓抑的哽咽與淚水,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被塵埃掩埋的皇族秘辛,以及一個跨越了宮牆與江湖的、深沉而複雜的父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