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骨畫皮 034
以骨還原生貌
她轉過身,目光如寒星般射向陸錚:“十六至二十歲,最佳生育年齡。不同地域,年輕女子,集中失蹤,被送往同一個地方,成為生育工具…”她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冰冷的憤怒,“陸大人,還記得‘師師姑娘’那個案子嗎?那些被其團夥擄掠、最終下落不明的女子!時間、手法、目標…何其相似!我幾乎可以肯定,眼前這十七具骸骨,就是當年‘師師案’中,那些我們遍尋不獲的‘失蹤者’!”
陸錚的瞳孔驟然收縮!師師安!那個牽連甚廣、最終卻因關鍵人證物證缺失而懸而未決的舊案!三年前的血腥與迷霧,彷彿被這十七具白骨瞬間點燃!
“查!”陸錚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金鐵交鳴般的殺伐之氣,瞬間打破了淨室的死寂,“掘地三尺,也要把這三年前的舊賬,連本帶利清算乾淨!”
他眼中寒光凜冽,那是對幕後黑手不死不休的宣戰。
秦昭疲憊卻堅定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極淡的、如釋重負的微光:“我會儘快完成這十七位姑孃的顱骨麵貌複原。讓她們…能有機會,魂歸故裡,指認仇讎!”
讓無聲的白骨開口說話,這是她唯一能為這些枉死少女所做的祭奠。
接下來的四天四夜,北鎮撫司這間特殊的淨室成了秦昭一個人的戰場。
長明燈徹夜不熄。
她伏在案前,麵前是經過特殊清洗處理、依舊帶著歲月痕跡的森白頭骨,手邊是特製的軟泥、精巧的塑刀、各色標注著地域特征的參考圖譜。
她的工作台旁堆滿了各種資料:南方女子的柳眉杏眼,北方姑孃的高鼻闊額,山民特有的顴骨輪廓,水鄉女兒的柔潤下頜…她的指尖沾染著濕潤的泥料,在那冰冷堅硬的顱骨上一點點覆蓋、塑形。眼窩的深度、鼻骨的隆起、顴骨的寬窄、下頜的角度…每一個細微的起伏,都對應著生前的容貌特征。
這是一場與時間、與腐朽、與遺忘的無聲角力。
有的顱骨儲存相對完好,塑形尚算順利。
有的則被蟲蟻啃噬得千瘡百孔,甚至部分缺失,複原難度陡增。
秦昭的眉頭時常緊鎖,汗水浸濕鬢角。
她會反複比對骨相特征,查閱大量地域人種資料,甚至根據牙齒磨損程度推斷其飲食習慣可能對麵部肌肉的影響,再結合骨骼缺損處的對稱性進行邏輯修補。
她的專注近乎忘我,彷彿要將自己的生命力,一點點注入那冰冷的泥土,喚醒沉睡的麵容。
陸錚來過幾次,每次都隻看到她在燈下凝神工作的側影。
他從不打擾,隻是默默將溫熱的茶水點心放在門口矮幾上,或者在她累極伏案小憩時,輕輕為她披上一件外袍。
看著她眼底日益深重的青黑和明顯消瘦下去的臉頰,一種陌生的、帶著鈍痛的情緒悄然彌漫心間。
第四日黃昏,當最後一點泥料在“拾柒”號顱骨的眼角處塑出微微上揚的弧度時,秦昭終於長長地、長長地籲出了一口氣,彷彿卸下了千斤重擔。她緩緩直起僵硬痠痛的腰背,眼前陣陣發黑,扶著案沿才勉強站穩。
案頭,十七個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女子頭像靜靜排列。
她們或溫婉,或清麗,或帶著山野的質樸,或隱含水鄉的靈秀。
每一個,都凝固在生命最美好的年華。
每一個無聲的麵容背後,都是一段被強行剝奪的青春和一條指向黑暗的線索。
秦昭用儘最後一絲力氣,將厚厚一疊根據頭像繪製的工筆畫像整理好,交到早已等候在門外的陸錚手中。
她的聲音疲憊沙啞到了極點,卻帶著一種塵埃落定的平靜:“陸大人…接下來,辛苦你們了。讓她們…回家吧。”
陸錚接過那疊沉甸甸的畫像,指尖感受到紙張的涼意和其上承載的冤屈與希望。
他看著秦昭搖搖欲墜的身體和蒼白如紙的臉色,心頭那絲鈍痛驟然加劇。
他喉頭滾動了一下,最終隻沉沉地吐出兩個字:“放心。”
錦衣衛的鷹犬再次張開了覆蓋天下的巨網。畫像以最快的速度被臨摹、分發,通過驛站、密探、各地衛所,如同雪片般飛向大江南北。北鎮撫司的案牘庫內,秦昭埋首於堆積如山的舊檔卷宗之中,指尖劃過發黃的紙頁,試圖從三年前的隻言片語中捕捉到關於“師師案”失蹤女子的蛛絲馬跡。然而,收獲甚微。那些精心策劃的罪惡,如同滴入大海的墨汁,被時光和權力悄然抹去痕跡。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和徒勞的翻檢中流逝。白骨案的線索似乎再次陷入了泥潭。儘管畫像已發往各地,但反饋需要時間,而指向幕後真凶的直接證據,依舊渺茫。
陸錚看著秦昭連日來眉宇間揮之不去的沉鬱和顯而易見的憔悴,心中那絲陌生的鈍痛感愈發清晰。他想起她驗骨時的專注,複原麵容時的忘我,那是對真相近乎偏執的執著,也是對逝者最深沉的悲憫。不能再讓她這樣熬下去了。
“秦姑娘,”這日午後,陸錚敲開了案牘庫的門,聲音刻意放得輕鬆,“醉仙樓新聘了位江南大廚,研製了幾道時令新菜,說是用荷塘三鮮入饌,頗有幾分巧思。悶了這些時日,不如去嘗嘗鮮,換換腦子?”他頓了頓,補充道,“我請客。”
秦昭從卷宗堆裡抬起頭,眼底帶著未散的思索和疲憊。對上陸錚隱含關切的目光,她微微一怔,隨即輕輕吐出一口濁氣,緊繃的肩線稍稍放鬆。確實需要透口氣了。“也好。”她點點頭,合上手中的卷宗。
醉仙樓依舊是人聲鼎沸,笙歌不歇。陸錚選了二樓臨窗一處用屏風隔開的雅座,位置極佳,既能俯瞰樓下大堂的喧囂,又能享有相對的清靜。紅木雕花的窗欞半開,帶著水汽的微風拂入,稍稍驅散了夏日的燥熱。
陸錚拿著選單,低聲與侍立一旁的夥計點著菜,報出的皆是些清淡雅緻、適合秦昭此時胃口的江南小菜。秦昭的目光則被桌角擺放的一摞寸許寬、半尺長的薄木牌吸引。牌子上用清秀的小楷寫著曲目名:《風塵三俠》、《牡丹亭·遊園》、《長阪坡》……原來是供客人點選的說書段子。
她隨手翻看著,指尖劃過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翻到中間時,一塊木牌上的五個字,如同燒紅的烙鐵,猛地燙進了她的眼底!
——《狸貓換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