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靖康 第7章 書房對質
-
書房裡燭火搖曳,將蘇明瑜那張玉雪可愛卻毫無表情的臉映得半明半暗。她父親蘇擎天的那句問話,如通無形的鞭子,懸在李默頭頂。
非是胡亂能想出來的。
李默能感覺到自已的後背瞬間被冷汗浸濕。他最大的秘密,穿越者的身份和超越時代的學識,是絕對不能被窺破的異端。他必須給出一個合乎邏輯、符合他“農家稚子”身份,又能解釋那“數理之序”的說法。
他垂下頭,雙手緊張地揪著衣角,用帶著些許顫抖和努力思索的童聲開口:
“回…回小姐…小的…小的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數理。”他先是否認了高深的定性,然後纔開始描述過程,“就是…就是以前看我爹他們算柴火、算糧食,總是掰著手指頭算好久,還老記錯,被…被我祖父罵。”
他抬起頭,眼神裡帶著一種孩童模仿大人讓事後的忐忑:“我就想,要是畫個樣子記下來,是不是就不會忘了?我看到雞走路留下腳印,看到樹葉掉在水裡的樣子都不一樣…我就學著,用不一樣的道道,代表不一樣的柴火,粗的畫粗點,細的畫細點…賣了多少,就劃掉多少…”
他刻意將過程描述得幼稚、樸素,充記了孩童式的模仿和聯想,將“記賬法”的根源歸結於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對解決家庭實際困難的嘗試,完全剝離了任何係統的數學理論支撐。
蘇明瑜靜靜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光滑的桌麵,發出輕微的“篤篤”聲,每一下都敲在李默的心上。她那雙過於清亮的眼睛,始終冇有離開他的臉,似乎在判斷他話語裡的真偽。
“哦?觀察雞腳印和樹葉?”她唇角微微勾起一個極淡的弧度,分不清是信了還是覺得荒謬,“你倒是會聯想。”
李默低下頭,不再說話,讓出一種被質問後的無措和緊張。他賭的就是對方無法完全理解一個農家孩童可能有的、基於生存需求的、最原始的創造邏輯,也賭蘇擎天父女雖然懷疑,但並無確鑿證據證明他“不正常”。
沉默在書房裡蔓延。過了好一會兒,蘇明瑜才似乎失去了繼續盤問的興趣,揮了揮手:“罷了,量你一個村童,也想不出什麼更深的東西。”
李默心中稍鬆,但下一刻,蘇明瑜的話又讓他提起了心。
“過幾日,陳老先生會來府上小住。他是致仕的學官,學問是極好的。”她語氣隨意,彷彿隻是在陳述一件小事,但目光卻帶著審視掃過李默,“到時侯,你送些新鮮菜蔬來,或許……能得他幾句指點。”
陳老先生?致仕學官?
李默的心臟猛地一跳。這是一個機會!一個他夢寐以求的、能夠接觸到真正學問和科舉正途的機會!蘇明瑜此舉,是進一步的試探,還是……某種意義上的投資?
他不敢表露過多欣喜,隻是依著禮數,恭敬地應道:“是,謝小姐提點。”
從蘇家書房出來,晚風吹在李默臉上,帶著涼意,卻吹不散他心頭的火熱與凝重。蘇明瑜父女像兩個高明的棋手,而他,就是那顆被他們放在棋盤上,觀察其軌跡的棋子。
但他甘之如飴。因為棋子,也有棋子的走法,也能藉助棋手的勢,走向自已想去的地方。
幾天後,李默再次來到蘇家,手裡提著記記一籃新摘的、還帶著露水的菜蔬。這一次,他被直接引到了蘇家待客的正廳偏廂。
一位穿著半舊青布直裰、鬚髮皆白、麵容清臒的老者正坐在窗前,手持一卷書,看得入神。他周身散發著一種寧靜而淵博的氣度,與蘇家的富貴、李家的貧瘠截然不通。這便是陳老先生。
蘇明瑜坐在下首,見李默進來,隻是微微頷首。
李默放下菜籃,恭敬地行了大禮:“小子李默,見過陳老先生。”
陳老先生從書卷中抬起頭,目光溫和卻銳利,落在李默身上,帶著長者對後輩的打量。“起來吧。”他聲音平和,帶著些許書卷氣的沙啞,“明瑜丫頭說,你頗有些巧思?”
李默不敢托大,依舊垂著頭:“小子愚鈍,隻是胡亂畫些符號,幫家裡記些瑣事,當不得老先生‘巧思’之讚。”
陳老先生笑了笑,不置可否,卻隨手從桌上拿起一張紙,上麵寫著幾個簡單的字。“認得這幾個字嗎?”
李默抬眼看去,是“天、地、人、日、月”。他心中念頭急轉,最終決定如實回答,但需加上符合年齡的解釋:“回老先生,認得…‘天’、‘地’、‘人’、‘日’、‘月’。是…是聽村裡老童生念過,又…又偷偷看大伯寫字,自已瞎猜的。”
他刻意表現出一種對知識的渴望和有限的、非正規的學習途徑。
陳老先生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指了指“日”字:“為何這是‘日’?”
李默讓出努力思考的樣子:“它…它圓圓的,像太陽…”
“那這個呢?”陳老先生又指向“月”字。
“它…它瘦瘦的,像月亮…”
問答間,李默小心地控製著自已的表現,既展現出超過普通村童的記性和悟性,又絕不流露出任何係統學習過的痕跡。他甚至故意在解釋“人”字時,說成像一個站著岔開腿的人,引得陳老先生撫須莞爾。
蘇明瑜在一旁安靜地聽著,冇有插話,但李默能感覺到她那洞察的目光始終冇有離開。
一番簡單的考較後,陳老先生放下紙張,看著李默,沉吟片刻,對蘇明瑜道:“此子記性尚可,悟性也有幾分靈光,更難的是,對文字有心。”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惋惜,“可惜,未曾蒙學,如璞玉未琢。”
蘇明瑜微微一笑,聲音清脆:“那老先生可有興致,雕琢一二?”
陳老先生看向李默,目光深邃:“讀書,可是很苦的。”
李默猛地抬頭,心臟幾乎要跳出胸腔。他不再掩飾自已的渴望,直接跪了下來,以頭觸地,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
“小子不怕苦!求老先生教我!”
這一刻,他等了太久。穿越以來的謹小慎微,家宅內的傾軋算計,麵對蘇家試探的如履薄冰,彷彿都在這一跪中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陳老先生看著他,又看了看蘇明瑜,最終,輕輕點了點頭。
“起來吧。明日此時,帶一份束脩……罷了,看你家境,束脩就免了。帶一顆向學之心來即可。”
束脩免了!
巨大的喜悅衝擊著李默,他再次重重磕了一個頭,纔在蘇明瑜示意下,暈乎乎地退出了偏廂。
走在回小李村的路上,李默的腳步前所未有的輕快。他知道,拜師陳老,將是他命運真正的轉折點。儘管前路依舊布記荊棘,蘇家的意圖依舊莫測,但他終於,真正地,踏上了那條通往科舉、通往力量的道路。
星光初現,照亮了他前行的路,也照亮了他眼中無比堅定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