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這種事當然是要上報啦 第3章 顛覆性的材料
-
陳牧輝看著那些複雜的公式和結構圖,一開始還能理解,後麵卻有些茫然。
作為所長,他本身也是業內專家。
但這份檔案的理論框架太過超前。
許多推導和構想他竟一時難以參透。
隻覺得其中蘊含的邏輯鏈條嚴密得可怕,卻又跳脫了現有的體係。
而旁邊的孫德明院士,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居然有這種構想,聞所未聞!”
厚厚的眼鏡片後,那雙閱儘無數文獻的眼睛爆發出驚人的光芒。
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咀嚼著那些文字,完全沉浸了進去。
如癡如醉,像沙漠中的旅人發現了甘泉。
李維見狀,連忙搬來兩把椅子,又倒了茶水放在桌上,但兩位大佬渾然不覺。
兩個小時後,天都黑了下來。
辦公室內隻開了區域性的燈光。
整整兩個多小時,除了翻頁聲和偶爾孫老因激動或思考而發出的輕微吸氣聲,再無其他聲響。
李維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
隻覺得這份檔案的重量,彷彿壓得整個房間的空氣都凝固了。
孫德明緩緩放下最後一張紙,抬起頭時,眼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震驚、狂喜、困惑,還有一絲敬畏。
陳牧輝揉了揉太陽穴,“孫老,您認為這份檔案所述的理論,究竟如何?”
許多內容太過前瞻和顛覆,即使是他也難以做出判斷。
隻能將希望寄托於眼前這位學術界的定海神針。
“多少年了,多少年冇見過這樣匪夷所思、卻又如此……精妙絕倫的論文了!”
孫德明看罷,不覺歎息道:
“它構建的理論框架,其嚴密性和大膽性,是我平生僅見。
這種理論,連我看一兩遍都不能解。
許多概念聞所未聞,邏輯跳躍極大,甚至讓我懷疑是不是某個精心設計的學術騙局……”
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潤了潤乾澀的喉嚨,才繼續道:
“但當我看到第三遍,嘗試著順著它的思路,去理解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構想時,我才摸出些門道來。
這份理論的底層邏輯是自洽的!
它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從未想象過的大門!
裡麵提出的能量存儲和釋放機製,簡直是天才的構想!”
聽著對方發出周學道那般的感慨,陳牧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那……您覺得這上麵所提到的那種超高密度儲能材料,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孫德明沉吟片刻:
“僅就它所提供的理論框架和初步驗證路徑來看,我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敢斷言,哪怕最終證明這個理論在現有階段無法實現。
僅憑這份論文所展現出的開創性思想,它就足以震動整個學術界,拿下一個國際性的大獎!
我認為這份檔案應該出自一個世界頂尖的研究團隊。
至少是投入了千億級彆,研究了10年以上的成果!”
陳牧輝點了點頭,他也是同樣的想法,他轉頭看向李維:
“這份檔案是從哪個研究所寄來的,國內還是國外的?”
李維嚥了咽口水,說道:
“是國內海天市一個叫晨星微光的能源公司寄來的,冇有團隊人員著名,隻有一個地址編號。”
聽到這話,陳所長和孫老皆是眉頭一皺。
他們鬧鐘思索著這個名字,可卻一點印象都冇有。
而且一個民間企業,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資金投入研發?
“孫老,您認為接下來該怎麼辦?”
“不如進行模擬實驗?”
孫德明摸了把鬍子,語氣凝重:
“若是這個理論真的存在缺陷,那在實驗階段應該就能看出來,由我親自監督。”
聽到這位學術權威這樣說,陳牧輝心裡也有了定數:
“安排實驗組!所有相關人手,立刻集合!”
“一級保密權限啟動!實驗所需一切資源,最高優先級調配!”
“我們要馬上驗證這份檔案!”
這份新材料的轟動,瞬間席捲了整個國家新能源材料研究所的核心區域。
一個小時後。
“所長!初步模擬根據檔案裡的理論能量密度,比我們現有最好體係高出一個數量級!”
理論部副主任周堂打來了電話,語氣震驚:
“孫院士現在情緒很激動,說這份材料在技術上幫我們解決了製作鋰硫超導電池的很多難關!”
“我知道了。”
陳牧輝深吸一口氣,隨後鄭重地掛斷了電話。
“一共27張紙,一張都不能丟,更不準用手觸碰!”
“馬上讓資訊保安部的人過來!”
既然已經驗證無誤,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封鎖訊息,將安全性和保密性放在第一位!
他太清楚這東西的價值了。
這份材料的理論突破,其意義遠超單一技術革新。
能量密度達到了現有頂級電池的十倍以上!
一旦實現,它將徹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電動汽車續航焦慮消失,電網儲能成本驟降。
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應用再無瓶頸,化石能源依賴將迎來終結。
對國家而言,這意味著在下一代工業革命中,他們將搶占戰略製高點,奠定未來數十年的國力基石!
其軍事、航天等尖端領域的應用潛力,更是無法估量!
陳牧輝的手已經開始顫抖了,看著那彌足珍貴的檔案,彷彿重若千斤!
片刻後,他眼神冷峻。
關乎國家的崛起,絕不能讓訊息有一絲走路的風險。
“通知安保部,調取所有入口監控,尤其是快遞簽收區。”
“動用一切資源,徹查【晨星微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關聯人員背景,一個不漏!”
深夜,研究所燈火通明。
陳牧輝立刻通過最高機密通道,連夜將檔案核心內容,緊急上報至國家科技戰略最高決策層。
上麵很快就下達了指令:
“這份來自“晨星微光”的檔案,是足以撬動全球棋局的國之重器!”
“尋找投稿人,成為刻不容緩的最高優先級任務!”
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動靜。
淩晨3點,東部第三軍區派遣部隊包圍了研究所。
國家戰略安全部門的相關人員連夜趕來,將那份檔案掃描檢測後封存。
研究所內的普通研究員此時還一無所知。
隻是看到那一排排荷槍實彈的士兵,還有一輛輛軍車進入園區,這陣仗讓他們意識到事情不簡單。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不該問的彆問!”
研究所內所有人,包括保安乃至清潔工,全部被帶進密室調查,排查背景資訊。
每個人都簽署了一份厚厚的保密協議。
一週之內,所有人都不得擅自離開,與外界聯絡必須在監督下進行,否則便有間諜嫌疑。
到了第2天,已經有許多來自北方的私人客機抵達了機場。
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機構都或多或少收到了風聲。
研討會取消,國際航班取消。
一位位在科學界能掀起滔天巨浪的科研大佬不知為何,紛紛更改了行程。
……
在中央監控室,一個畫麵被放大:
前台簽收快遞,隨手將那個信封扔進檔案筐,旁邊就是回收桶。
這份差點被當成垃圾丟掉的檔案,此刻正讓整個國家頂尖的材料研究所徹夜無眠。
負責此次事件的安全部負責人陳勁剛看著[晨星微光]的調查報告,眉頭緊鎖。
從報告上看,這家新能源公司隻是一個小公司。
成立不到二十年,甚至都不是什麼世界500強,也冇什麼厲害的科研大佬坐鎮。
這個不起眼的小公司裡,到底藏著什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