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劍師 第50章 寒鳴山,烈吟冬
得勝老者顯然乃一門派的長老身份,雖著道服,卻與旁人有些不同,正洋洋得意往回走,卻被一黑袍人當麵攔住,微驚之下沉聲問道:「閣下何人?有何貴乾?」
穀仲溪恭敬一揖,謙遜道:「晚生也是習劍之人,方纔路過,恰見長老精妙劍法,一時有些頓悟,想煩請長老指教幾招。」
老者皺眉道:「指教幾招?小子,你可知我等是何門派?」
穀仲溪再揖道:「晚生實不知。」
周圍年輕道士一陣嘲諷般地嬉笑,老者也麵帶嘲弄道:「我等乃天師道,寓道於劍,威勢巨大,這指教,可是要傷了性命的!」
穀仲溪淡淡一笑:「那隻能盼長老待會手下留情了。」
老者麵色一變,冷笑道:「看來你決意一戰,也好,那我便指點你幾招,放心,我會手下留情,不會傷你性命,但皮肉之傷是免不了的!」
穀仲溪長揖拜謝。
場地很快清出,一眾小道士圍在左右,長老唰一聲長劍出鞘,朗聲道:「天師道徐青城,小子,出劍!」
穀仲溪兩手一攤道:「實不巧,今日未帶劍,可否請哪位師兄暫借一把?」
話音剛落,又是一陣鬨笑。
徐青城怒道:「習劍者需知劍不離身,豈有忘帶的道理!你這是有意胡攪蠻纏!」
穀仲溪賠罪道:「當真忘帶,還請哪位好心的師兄一借。」
鬨笑中,徐青城歎了口氣,對左右道:「把那叛徒的劍拿來,暫借一用。」
很快便有道士給穀仲溪遞上一把劍,而剛剛受了劍傷哀嚎不止的那位隻得苦著臉看著。
穀仲溪拜謝後,長劍出鞘,淡淡道:「寒鳴山,烈吟冬。」
「烈小公子,小心了!」
徐青城一聲低喝,道袍無風自鼓,長劍如毒蛇般刺來。穀仲溪卻閉上雙目,運轉內息以充斥神台,不多時便有一絲靈魂出鞘的感覺,穀仲溪心中暗喜,知是摸到了門路,卻不知劍尖已距麵頰僅數寸。
圍觀諸人一陣驚呼,徐青城再想收招已來不及,心中暗罵:「莫不是這小子自願尋死,卻非要送在我手上!」
然而當劍尖即將刺中麵頰的一瞬間,穀仲溪一個閃身,長劍緊貼麵板而過,在麵上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痕,手上劍花一翻,卻是以劍尖直叩上徐青城的劍格,叮一聲將其彈開去。
穀仲溪用心感受著這一份下意識的感覺,完全將身體交了出去,靈魂隻像個第三隻眼,在旁觀看。
徐青城自然從未見過這等打法,想是自己未站穩,忙定了定心神,反手挽了個道家的劍花,劍指正對穀仲溪。
可此時的穀仲溪在其他人看來全身都是破綻,站立鬆鬆垮垮,持劍之手隻很普通的垂著,幾乎像個完全不會武功的人。
徐青城咬咬牙,腳下走起八卦步伐,劍身變化,隻向著穀仲溪的死角一劍刺去。
叮!
肉眼幾乎難以看見穀仲溪的動作,然而兩劍卻在半空相遇,最可怖的是,劍尖對劍尖,無分毫偏差。
圍觀小道士皆嘩然。
穀仲溪此時內心驚喜萬分,已然弄清楚這層境界的意思。若說逍遙遊四階同風境界是能感知到周圍氣流的運轉,並能試著控製自己的身體去適應,在經過禦風境界之對氣息的控製、驅物境界對身外物的控製之後,下一層卻是要返璞歸真,完全釋放自己的身體,隨著周遭一切的變化,憑借本能去行動。
這一層便是所謂的「真我」境界,也是逍遙遊真法第七階。
怪不得夢中會出現許多個彆人心中的自己,那不過是努力想做到彆人期望的樣子而分裂的心魔。
怪不得那青衣男子說「以外力禦外物,道便不再是道,以本我禦自身,道方是入門之道」。原來所言之意竟是要接受最原原本本的自己,順應周遭的一切,唯有這樣,才能達到「至人無己」。
隻是眼下這「真我」境隻能用閉目的方式驅動,怕是一睜眼,便習慣性地要控製自己的身體了。
非得自閉五感麼?豈不是和佛家的真法很像?
閉目的穀仲溪嘴角揚起一絲笑意,雖有很多不明,但能弄清楚發生了什麼,已經很好了。
不論怎麼說,也算是正式步入七階真法。
十步外,徐青城頭一次對自己的武功產生懷疑,從未見過閉著眼在電光火石之間竟能以劍尖直接泄力的強悍劍法,圍觀的小道士中也有人竊竊私語,說今日在校場有人見到一劍斬魚妖的秦溪也有這等神乎其神的身手,傳出去後其他江湖人皆不信,引為笑談。哪知就在眼前,也出現了這麼個人!
難道此人便是那秦溪?
徐青城自然不信。一是不信世間真有這等詭異功法,二是不信作為並州刺史的府上貴賓,秦溪會在夜裡隻身一人跑到這裡來。
而且方纔自報的名號分明是是寒鳴山,烈吟冬。
「哼!想來也不可能是那個秦公子!定然隻是湊巧!」徐青城自我安慰著,圍著穀仲溪緩步轉圈,尋找偷襲的時機。
時間一久,穀仲溪似乎立得累了,腳尖點地轉了轉腳踝,隻刹那間,徐青城欺身而進,又是一招直刺,瞄準了這處破綻,正劍手最難防守之處:小腿。
月光正映於劍身,一道寒芒。
穀仲溪卻未再揮劍,而是在長劍刺中的一瞬間跺地一震,一塊不大不小的礫石恰好崩起,精準彈開劍尖,自己卻順勢歪倒,抱著腿哼哼起來。
「啊呀好痛!」穀仲溪眉頭緊鎖,手中長劍墜地,倒是令徐青城吃了一驚。
「好!師叔威武!」
「勝了勝了!」
「這小子可以啊,在師叔劍下還撐了三招!」
一眾小道立即喧嘩起來,徐青城雖未反應過來,但本能地揮手慶賀,不自覺開心起來。
穀仲溪一瘸一拐立起身子,硬撐著對徐青城長揖道:「多謝前輩指點,烈吟冬受教了!」
徐青城滿麵笑意,和藹道:「小兄弟天資不錯,前兩劍接的極好,但還是經驗太少,缺乏曆練,不如就拜入我天師道,如何?」
穀仲溪道:「前輩抬愛,晚輩深為感激,可寒鳴山待我不薄,師父如我生身父母,又豈能背棄。」
徐青城擺擺手道:「罷了罷了,忠於師門,小兄弟不錯!你腿已受傷,怕是行動不便,住哪裡?要不要我等把你送回去?」
「不用不用,」穀仲溪忙拱手道:「晚輩來此也是跟隨師長投效刺史大人,可卻貪玩受傷,若是勞煩前輩再送,免不了要再挨師長一頓打。就讓晚輩慢慢走回去吧!」
眾道士聽完哈哈大笑,徐青城點頭道:「那好吧,你保重,我等回了!」
不多時,一眾道士便消失在校場外道路的轉角處。
穀仲溪站直身子,覺得輕快不少,第一次有意識地以自身本能迎敵,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新奇萬分,隻是若已步入第七階,那是否可以認為第六階「驅物」境已修煉完畢?
可眼下還是隻能驅使自己鍛打的千鍛劍,方纔那些普通的長劍也有嘗試,無半點反應。
這一節,倒是需要再細細思索了。
穀仲溪向著刺史府方向負手漫步,一時心情極佳,注意力也更多放在街景之上。
行了約二裡地,已能遠遠望見刺史府的院牆,這一回走了一條寂靜無人的小路,沿途隻有自己的腳步聲輕輕回響。
正想著劉琨所訂的作戰計劃,忽而眼前一花,一道黑影似貼著牆根簌地躍進刺史府,穀仲溪心中一震,忙施展神行之術,如黑夜中的蝙蝠般急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