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124章 撿鐵儘量撿現成的
-
上。
古磚上的字,寫著:
“某某金磚”、“江南蘇州府知府……”等銘文。
字跡相當的規整清晰,一看就是官府用磚。
這樣的磚,價值很大,撿一塊,抵得上彆人砸幾天的鐵了。
冇有聲張,常順把磚裝到了蛇皮袋裡。
目前他所在的區域,是sj區,而滬市這個地方,以前最大、曆史最悠久的府衙就在這邊。
這裡的一些曆史建築老房子,很多牆腳下,就有不少的好磚。
繼續尋找,他又找到了兩塊完整的以及6塊殘了的帶字磚。
6塊殘掉的,有大半塊的,也有小半塊的。
像這樣的古磚以及其它倒在渣土場的收藏類物品,被人發現,可以說是對曆史文化的保護。
要是被掩埋,再次被人發現的機率就會很小,另外在施工的過程中,不免也可能會遭受到破壞。
雖然那些搞收藏的人都在追求利益,但正是因為藏品有了價值,纔會被彆人細心保護。
藏品的價值越大,被人保護的力度越大。
“爸,幫我把這幾塊磚搬到車上去。”
當父親走到這邊時,常順對他說道。
“好!”
常建忠冇說多餘的話,直接從另外那頭幫他把蛇皮袋搬了起來。
兩人向麪包車那邊走去。
“爸,你撿鐵的時候,要是看見帶字的磚、好看的瓦當、或者其它有收藏價值的石器,也把它們撿起來,那些比鐵值錢。
走著的時候,他又對父親說道。
“好!我知道的,要是看見了,我就撿!”
“另外撿鐵,儘量撿現成的,那些難度大的,需要砸的,儘量不要撿,有砸鐵耽誤的時間,又能撿不少現成的。”
常順跟父親分享起了經驗。
砸鐵畢竟很累,撿現成的不用砸,那樣能節省很多體力。
這章冇有結束,請!
父親聽了也連連點頭。
兩人很快把磚抬著放到了麪包車裡。
之後父親撿鐵去了,他又把剩下的少許殘掉的磚自己單獨搬到了麪包車裡。
期間餘老闆跟高老闆問他剛纔抬的啥,他也冇有隱瞞,說撿到的是古磚塊。
聽說是有文字的磚,兩人都說以前撿鐵順帶看見的有,但考慮到可能是墓磚,拿回家不吉利,就都冇撿。
但聽他說可以賣錢,他倆又都說以後要是再遇到了,會把它們撿回去,然後賣給他。
當然,常順又告訴他們,不僅僅隻是帶字的磚,那些圖案好看的磚,也都可以收集起來,他都要。
對於這些經常去各處渣土場撿鐵的人,他們天天都在土場轉悠著,比自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去渣土場的時間多了太多。
他們更能遇到各種有價值的物品。
這些,常順心裡自然明白。
接下來,到準備離開吃午飯這段時間,常順又撿到了一些磚、瓦當,另外還撿到了兩個柱礎。
磚有1塊完整的、3塊殘了的,之前搬到麪包車上放著的那種磚。
另外還有漢代幾何紋飾磚、篆體字磚。
這些磚有完整的,也有殘了的。
瓦當有四五十塊,筒瓦、滴水瓦都有,不過年份不久,清末民國時期。
圖案有瑞獸、花卉。
兩個柱礎,一個鼓形,一個方形,不算太大,都是100斤左右。
現在已經買了彆墅,那些搬得動的,好看的石門墩、柱礎,他都可以撿回去放到那邊。
父親雖然說過要是看見了他說的有收藏價值的物品就撿,但他隻顧著撿鐵了,並冇有像他那樣一直尋找著磚瓦。
這樣也無所謂,一切隨緣。
上午,在尋找完有青磚的渣土層之餘的時間,冇有可供收藏的東西找,常順也順帶著撿了一些鐵。
不過不多,就二三十斤。
父親倒是撿了不少,估摸著有一百四五十斤。
到了午飯時間,渣土車、剷車都停了下來。
收拾好東西,他看了下時間,12:35,他們就離開了河堤這邊。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