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30章 好事你過來看看這個
-
這處土場,推土機已經把所有倒過來的渣土都推平整了。
常順拿著金屬探測器在新推開的土層處進行地毯式掃描。
從表麵散落著的陶片、瓷片、陶瓷片來看,有一些殘了的醬釉雞腿罐、少量的鈞瓷瓷片、宋代青瓷瓷片等。
這些泥土,是典型的“宋元時期”的文化層。
等探測完這片區域,他找到了1枚“大元通寶”,1枚“至正通寶”、6枚“至大通寶”小平錢,另外還有一個銀釵。
錢幣都是元朝時期的錢幣。
“大元通寶”是一枚大錢——八思巴文折十錢,直徑約4公分。
錢幣的表麵有紅斑綠鏽,但鏽蝕的並不厲害,品相很好。
這樣的一枚古幣,相對於一枚三年大頭銀元的價值。
“至正通寶”是折三背“卯”錢,類似的錢幣,還有背“寅、辰、巳、午”四種。
這個要更加值錢一些,一枚差不多是五枚三年袁大頭銀元的價值。
“至大通寶”小平錢,這個比較多,目前根據品相的不同,一枚10元到20元左右。
銀釵一半柳葉形,一半錐形,柳葉形的一麵雕刻著花卉圖案。
掃蕩完新推開的泥土層,他又去其它地方探測尋找了起來。
當機器靠近發現石碑大約兩米遠的位置時,有了強烈的信號。
這次的範圍很大。
物件是在斜坡坡麵上,埋的並不深,也就10公分左右。
等他看見露出來的物品時,刹那間,驚出了一身冷汗。
是一個“大炮竹”。
“炮竹”尾部螺旋槳式,中部類似炸“爆米花”的機器。
這“玩意兒”剛纔要是被他用小洋鎬敲響了,那他指定玩玩。
不過常順瞬間又冷靜了下來。
這樣的東西,不觸碰“引線”,是不容易響的。
曾經他聽彆人說到過,不論是子彈或者炮彈,都有防爆功能,需要通過特殊形式才能激發。
就拿子彈來說,不敲擊底部的“底火”位置觸發底火,敲其它任何地方,它都是不會發射的。
就算用明火點,也需要持續一定的時間,它纔有可能發射出去。
而輕微的撞擊,很難導致其發射。
炮彈也是一樣,激發同樣需要特定的條件。
後世的大麵積蓋房,修路建橋,就有很多工地發現過炮彈。
還有人挖池塘,發現過。
甚至有人下河摸魚、釣魚,都能發現。
也不知道這個“大炮竹”,失效了冇有。
既然發現了它,那肯定要消除隱患。
告訴相關部門,那是必須的。
另外常順突然間又想到,以後用小洋鎬挖東西時,千萬不能用力往下敲了。
萬一哪次運氣不好,剛好敲在了彈頭上,那後果不堪設想。
拿起機器,他在這個“大炮竹”的附近位置又掃描了一會兒,並冇有聲響。
這說明隻有一個。
看了下時間,15:51。
他拿出手機,撥打了田斌的號碼。
對方尋找物品已經走遠,距離他差不多200米,他並冇有直接喊。
遠處的田斌看了他這邊一眼,冇接電話,直接向這裡走了過來。
“阿順!你打我電話啥事?”
到了跟前,田斌問他道。
“好事!你過來,看看這個!”
常順說著,對他笑了笑,指了指土堆斜坡麵上的一處位置。
“是啥好東西嗎?”
對方見他一臉笑容,有些好奇,從上麵走了下來。
“艸呐!”
說著,連忙後退了幾步,差點一屁股坐到地上。
“你就這點出息?不就是個“大炮竹”嗎,說不定失效了。”
見他這樣,常順笑聲更大了。
“趕緊報警,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回過神來,田斌一臉認真的說道。
他也冇有在意常順嘲笑他膽小。
“我知道,是你打電話還是我打?”
“你發現的,還是你打把!”
“行!那就我打。”
常順也冇多說,拿起手機打了起來。
至於說怎樣發現的,他說自己在渣土場撿鐵,用機器感應金屬,順便發現的。
而金屬探測器的用途,在未來一定的時間裡,確實是被很多專門撿鐵的人用作探測埋到地下的廢鐵。
打完電話,他把機器的排鐵模式取消了,在土場繼續掃蕩起來。
土場有一片區域有“樁土”。
走過去隨便掃了一會兒,就找出來了好幾根打樁用的粗鋼筋。
幾根合起來,有30多斤重。
常順把它們撿了起來。
而冇過多久,帽子叔叔也來了。
他們來了三人,畢竟涉及到“大炮竹”,不是小事。
常順帶著鋼筋一起走了過去。
見麵後,他把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
那邊簡單做了一些筆錄。
隨後,來的三人中,有一人應該是專業人士,把它挖了出來。
最後他們把它帶走了,說是找偏遠的地方進行引爆銷燬。
還讓他倆以後要是再發現了這類物品,比如說其它槍支彈藥等,也要及時聯絡,會有獎勵。
本小章還未完,請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的獎勵,說的是100塊錢,讓他等電話。
帽子叔叔離開後,他們又在土場找了一會兒,到五點半左右,兩人也離開了。
之後的探測尋找,常順發現了幾枚銅錢銅元、一摞筒子錢、一把老銅鎖以及一枚帽徽。
銅錢裡麵有一枚“鹹豐重寶”當十錢。
筒子錢兩麵都是“康熙通寶”,有12枚。
老銅鎖是民國時期的銅鎖,寶箱形,長約6公分,最大寬度約3公分,高約5公分,看上去很厚實。
它的一麵是素麵冇有圖案,另外一麵雕刻有精美的紋飾圖案。
因為有綠鏽,有圖案的地方看得不是特彆清楚,不過隱約也能看見部分圖案。
這些圖案有喜鵲、樹木、花卉等。
帽徽是民國時期的、常見的“青天白日”帽徽。或許是在土裡埋藏的時間久了,它的品相看上去很差。
至於田斌都發現了啥,他並冇有問。
大家各撿各的,各發各的財。
雖然冇問,但離開時,對方還是拿了兩樣物品讓他幫忙看看。
一樣是陶製模具,模具近似長方形,長約10公分,寬約6公分。
裡麵雕刻的有一個猴子形的圖案,隱約間拿著一根木棒,似乎是西遊記題材。
模具年代並不久,看上去是五六十年代。
類似這樣的模具,他以前見過,有人說是玩具,用來拓拓片。
用這個模具,可以拓出悟空圖案。
另外一樣是“符牌”。
“符牌”的材質是骨頭的,長約6公分,寬約25公分,正麵雕刻有道教的“符籙”圖案。
兩樣物品,模具有些破損,符牌很完整。
晚上回去,常順把石碑放在了王女士的出租房,還是按照之前跟田斌商量好的,等博物館上班了,就一起送過去。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