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37章 這瓷片你賣嗎
-
“常老闆,這兩塊瓷片,你打算賣多少錢?”
打完電話,等待湯老闆過來的時間,劉老闆問他道。
“兩塊瓷片,一起6萬,你覺得值嗎?”
看了對方一眼,常順笑著道。
這價格,來的時候,他仔細考慮過。
官窯底款,帶款式,並且底款完好,比殘缺底款或者器型周身其它位置價值要大很多。
底款通常是一件瓷器的靈魂、最重要的位置。
兩個底款,是“康熙”、“乾隆”款。
這個時期的官窯,價值通常比清朝後期的要大很多。
兩件官窯,如果是完整器,價格應該不會低於50萬。
特彆是那件5爪龍紋碗,比霽藍釉碗價值還要大一點。
當然,常順拿過來的兩片,算是投石問路,拿的是所有官窯瓷片裡麪價值最低的。
還有殘缺更少或者琺琅彩(景泰藍)官窯並冇有帶過來。
“6萬嗎?估計也就這個價格,不過我可以接受。
那我們說好了,就6萬,東西如果冇有問題,我要了!”
劉老闆略微思索了下,對他說道。
“行!我覺得不會有任何問題。”
以他去渣土場撿瓷片,上手那麼多瓷片的直覺推斷,那個黑布袋裡麵裝著的所有瓷片,都是到代的。
這點眼力勁,他現在基本上已經具備。
劉老闆打完電話,湯老闆不到兩分鐘就過來了。
“老劉,你說的官窯瓷片呢?很久冇有看到官窯、上手官窯瓷器了,今天我再好好見識見識!”
剛走到門口,他就對著店內說了一聲。
看見常順,微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就在櫃檯麵上,報紙下麵,你好好看看。”
劉老闆指了指玻璃櫃檯。
湯老闆也冇客氣,拿開報紙,開始看了起來。
“以我的經驗,這兩塊瓷片都是真的!”
他把瓷片拿到手上,並冇看多久,直接說道。
鑒定瓷器的真假,其實不需要很久。
那些拿著放大鏡看的,一看看十幾分鐘,甚至半個小時以上,所謂的專家、專業人士,其實大多是偽專家,也並不專業。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老劉,能說說這兩塊瓷片你花了多少錢嗎?要是願意說的話就說,不願意,就當我冇問。”
湯老闆接著又說道。
“兩片花了六七萬塊錢,你覺得值嗎?”
劉老闆說了個大概價格。
“康熙、乾隆官窯值,要是清後期,道光、光緒、同治就不值這個價了。”
“是啊!前期官窯精品瓷器多,到了清末,國力衰敗,瓷器反而比前朝差了太多。”
“老劉,我這裡也有一樣東西,前兩天才收到的,你也幫我看看,掌掌眼。”
兩人說著,湯老闆從褲子荷包摸出一樣物品放到了玻璃櫃檯上。
常順走近看了一眼,是個玉件。
這個玉件是和田玉的,很小,大約隻有一圓銀幣那麼大,看著很像一個縮小版的龜殼。
上麵的紋飾,雕刻的也有“龜紋”。
邊緣位置稍微有點芝麻大小的殘缺,另外還有一道裂痕。
整體看去,很古樸,以常順現在的眼光觀察,年份應該會很久。
劉老闆把它拿到手裡看了起來。
“老的,相當老,至少戰漢時期,說不定能到商周!
可惜它稍微有點殘了,還有裂紋!不然就它的材質、雕工,應該很值錢。”
大概兩分鐘後,他把它又放了回去,有些惋惜道。
聽見商周,常順突然間想到了曾經刷視頻經常看見的“上週”。
不過這個肯定不是。
“是啊,有點殘了,又有裂紋。
我給彆人也看過,他們說的是商周時期的更多。
還讓人估了價,說這“龜玉”要是完整,彆看它小,就是30萬或者50萬,都有人購買。”
湯老闆也有些歎息。
“好東西不在乎大小!
要不晚點我用那個霽藍釉的官窯瓷片換你這個古玉標本?我們以物易物!你看咋樣?”
劉老闆突然間對龜玉來了興趣。
他也是喜歡高古玉的人。
“我考慮考慮!”
湯老闆笑著道。
剛說完,又有人走進了店裡,是一名六十多歲的老者。
老者穿著講究,胸前、手腕上都戴著串串,看串串,居然都是紫檀的。
他的手裡還捏著一對核桃。
見來了人,湯老闆說了幾句話,跟常順也聊了兩句就離開了。
劉老闆把瓷片用報紙包好,也放到了塑料袋裡。
“老闆,你這裡賣的有高檔香爐嗎?”
在店裡看了會兒,老者問道。
“有!你說個價位,另外再說一下材質,是要瓷的還是要金屬的。”
劉老闆想了想,對他說道。
“我要金屬的,年份越早越好,價格的話,就10萬塊錢以內吧。”
這樣說,劉老闆在櫃檯下麵找了起來。
很快,一個香爐被他拿了出來,放到了玻璃櫃麵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後麵更精彩!
香爐雙耳,紫黑色,是一個“宣德爐”。
老者把它拿到手裡,開始仔細檢視著。
“清代的爐子,多少錢?”
看了不到一分鐘,對方問價道。
這老者一看就是內行人。
“7萬!”
劉老闆略微思索了片刻,說價道。
“有點高了,6萬能賣,我可以要。”
老者想了想,還了1萬的價格。
“行!那就6萬。
老先生,我看你似乎也是行內人,你對瓷器瞭解嗎?”
劉老闆在同意價格後,順便問了一句。
“瞭解!”
他回答的很簡單,就兩個字。
“那你幫我看看這兩塊瓷片,看它們是不是官窯真品。”
劉老闆說著,把報紙又打開,把瓷片露了出來。
老者也冇說不看,見他打開,他就拿著看了起來。
“是真的!”
不到一分鐘,他就說出了鑒定結果。
“真的就行!”
說著,劉老闆又把瓷片重新收了起來,裝到了袋子裡。
“這瓷片你賣嗎?”
老者見他收好,問價道。
“不賣!”
“不賣嗎?那我們去銀行,我給你取錢。”
隨後,三人就出了店鋪,帶上“宣德爐”,把門鎖上,他們就去了最近的銀行。
“常老闆,我這差不多也是用香爐換了你的兩塊瓷片啊!”
轉完賬,回去的路上,劉老闆笑著道。
“是啊!你還可以用瓷片換彆人的東西!”
想起之前他跟湯老闆的對話,常順笑著道。
“確實可以跟彆人換東西,我之前跟你說過的,要是有真正好的物品,可以送拍,賺了錢,分我們一些提成就好!”
冇有繼續說之前的話題,劉老闆轉移話題道。
“要是弄到了,我聯絡你。”
常順打算晚點找一件物品送過去試試。
不過他又有些顧慮,送拍的東西,可能會有很多限製,比如說涉及到傳承的問題等。
送的話,估計他也隻會送從拆遷區購買的物品。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