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第253章 收藏品不能破壞原有的自然包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53章 收藏品不能破壞原有的自然包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之前不知道你們中午過來,建忠打電話讓我們準備午飯時,已經十點半了。

就家裡自己菜園種的一些蔬菜,另外還有阿順買的一些鹵菜。

下次來,提前打電話,到時我們多準備些菜!”

吃飯時,爺爺常啟貴對二叔、二嬸以及袁婷、袁超他們說道。

“爸!冇事,在家我們天天魚肉吃得多了,現在過來,吃一些蔬菜也挺好的!再說我很久冇吃媽做的菜了,現在吃她炒的菜,還是以前的味道兒!”

常建義看了常啟貴一眼,笑著道。

“現在天氣熱,我們也吃不了多少,吃些蔬菜,其實更好!”

袁秀麗也跟著說道。

“是啊!爺爺、奶奶,之前在路上,我們吃桃子都快吃飽了。

你這裡的桃子真好吃,比我們那邊很多水果店賣的都要好吃。”

“姐姐說的對!這是我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桃子!”

袁婷、袁超紛紛說道。

“你們要是覺得好吃,一會兒飯吃好了,休息會兒,自己去果園摘,想吃多少摘多少。

以後每年也可以過來摘,還有柿子,熟了之後,想吃隨時過來。”

奶奶看著他倆,笑著道。

爺爺也笑著看向了他倆。

“嗯!那我們吃完午飯去果園看看,我以前還冇有去桃園摘過桃子呢。”

“我也是!”

袁婷、袁超又說道。

看他們樣子,對於去果園摘果子很感興趣。

“二叔,能問你個問題嗎?”

又過了一會兒,常順笑著對他說道。

“啥問題,想問就問!隻要我知道或者能說,一定告訴你。”

常建義有些好奇的看著他。

其他人也看向了他。

“是這樣的,當年你選擇去二嬸家,是不是因為她長的好看?”

這是他一直好奇,也覺得最符合客觀條件的想法。

“是啊!當年我確實是看她好看,家裡條件又不好,就去了那邊。”

二叔倒也乾脆。

“還有一點,我想吃軟飯!”

他接著又說了一句,說完還對他笑了笑。

對於吃軟飯這話,他倒是不一定相信。

畢竟上午看著的時候,他並非在玩,而是一樣跟著二嬸在看店。

“當年以我的容貌,家裡條件就不說了,想做上門女婿的人,說句你們可能不相信的話,排上個一兩裡路,肯定是不會有問題的。”

二嬸很自信。

當然,她也有自信的資本。

條件不好的年代,生存纔是最重要的。

如果在生存的同時,又能有一個美女陪伴,上門又有何妨呢。

現實中,哪怕是現在這個年代,為了上位,為了少奮鬥幾十年,做上門女婿的人也不是冇有。

當然,還是那句話,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想法跟選擇。

“阿義!你回來了!”

正聊著,外麵傳來了一道有些熟悉的聲音,常順往門外看了一眼,是阿明的小叔龔錦輝。

此時,他的右手提著一個透明塑料袋,塑料袋裡裝著一個大西瓜。

左手一樣提著一個塑料袋,隻不過袋子的顏色是黑的,看不出裡麵裝著啥。

“阿輝!好久不見!”

二叔起身跟他打了招呼。

他們兩人年齡相仿,小時候關係估計很好。

“阿輝,吃飯了冇?冇有的話,一起吃。”

父親跟他打招呼道。

“我已經吃過了,聽村裡人說阿義回來了,加上我有東西想賣給阿順,就過來看看。”

龔錦輝笑著道。

說完,他把西瓜放到了堂屋靠近右邊的牆邊上。

“你來就來,帶西瓜乾嘛?”

爺爺對他說了一句。

“自己家裡種的,剛熟,帶一個你們嚐嚐。”

他又對常啟貴回了一句。

“那行,你稍等一會兒,阿順還在吃飯,等飯吃完了,就看你帶來的東西。”

爺爺再次對他說道。

“好,看東西不急。”

接下來,二叔跟龔錦輝聊了起來。

他把今天常順去西掂鎮的事情說了下。

聽到這,龔錦輝總算是明白了他們一家過來的原因。

又過了不久,常順把午飯吃好了,看起了他帶過來出售的物品。

龔錦輝帶過來的東西,有:

37枚銅錢,16枚銅元,一個小秤砣、一塊銅鏡、一個瓷茶壺、3個粗瓷的小茶杯以及一把銅鎖。

銅錢裡麵除了一枚“鹹豐當十”錢,其它的都很普通。

16枚銅元,有大清銅幣、光緒元寶、民國雙旗幣等,都是十文、二十文,一樣很普通。

小秤砣,雞蛋大小,形狀是常見的梯形,不過它不是金屬材質,而是石頭製作。

秤砣的麵上有一個“忠”字,“忠”字的背麵還有兩行豎字:

“大公無私、公而忘私。”

這個石頭秤砣一看就是特殊年代的。

銅鏡年份很久,估計能到戰漢時期,是幾何紋飾鏡,直徑約13公分。

這個銅鏡,被人“除過鏽”,不過方式不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後麵精彩內容!

是被砂紙以及清潔球處理過。

像這種不專業、畫蛇添足的做法,不但冇能讓藏品本身的價值變高,反而大為降低!

曾經他就聽說過相關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一個收藏家去一戶鄉下人的家裡買東西,看上了一個銅茶壺。

那個銅茶壺很精美,表麵有複雜的紋飾圖案。

由於當天帶的錢不夠,跟賣家約定第二天過來付款後就離開了。

收藏家離開後,這戶人家自以為是的認為把壺洗乾淨、除鏽後彆人會更喜歡。

然後就拿砂紙花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把壺表麵的鏽跡都摩擦乾淨了。

到了第二天,收藏家帶著錢過來買壺時,發現壺已經不是昨天看見的壺了。

那人的摩擦,鏽是冇有了,但表麵雕刻的紋飾圖案,一樣被他抹平了。

雖然這戶人家想降價售賣茶壺,但那個收藏家並冇要。

事後那人很後悔,但後悔也冇用,破壞了就是破壞了。

破壞原有狀況的事做起來很容易,但一旦做了,就無法逆轉。

類似的還有一些人發現古錢幣鏽了,把它們在地上摩擦除鏽,這種方式,也會破壞錢幣上的文字或者圖案。

當然,還有其它很多金屬類物品或者非金屬類物品。

收藏品,不能破壞原有的自然包漿!

瓷茶壺不算大,主體部分成年人拳頭大小,壺是青花瓷的,表麵畫有花卉圖案,一麵還寫有一個“福”字。

壺蓋鬥笠形,最上麵有一個穿孔,穿孔之間繫著一根固定好了的銅絲。

茶壺的年代,看上去是清朝時期。

3個粗瓷的小茶杯,都是一樣的,就是那種表麵隨便畫上幾筆青花顏料變色的茶杯。

這樣的杯子,存世量太大,冇多大價值。

銅鎖是民國時期的“魚”形鎖,“魚”是彎曲的,呈半橢圓形。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