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57章 常老闆找車先不急
-
“常老闆,我後麵的院子裡,還有兩個大型的陶瓷罈子、罐子,一口大水缸,幾樣石器。
門口也有兩個門墩,你看看要不要,要的話,也可以買走!”
當常順打算拿上東西,去取錢給對方時,房主說道。
房主的想法可能是要拆遷了,家裡的東西能處理掉的都處理掉。
他手裡帶過來的錢不夠,隻有大概一萬元,除了5兩“黃魚”的錢冇付,其它都付了。
東西也都轉移到了麪包車上。
剛纔閒聊,他知道了房主姓宋,這邊的拆遷,是賠償住房,另外補償一些搬遷款。
也就是房屋、貨幣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我先看看!”
這樣說,房主就帶他去了後院。
門口的一對門墩,來的時候,他已經看到過,是一對青石材質的“抱鼓門墩”,高度約70公分。
這對抱鼓門墩,從側麵看,上麵是鼓形,下麵是長方形。
通常會在石材的表麵雕刻圖案。
這些圖案以瑞獸、花卉、幾何紋飾或者吉慶紋飾為主。
到了後院,常順一眼就看見了房主宋老闆說的罈子、罐子、大水缸。
三樣物品,確實夠大。
罈子的高度,目測有一米一。
罐子更高,有一米三。
缸,同樣有一米三的高度。
高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它的口徑大,直徑估計有一米六。
在拆遷區其他人的家裡,他也見過這種巨型的馬口窯民俗物品,但要麼有破損,要麼被拆遷房子的人砸破了。
除了這三樣東西,常順往其它地方看了一眼。
房主說的石頭材質的物品,有一對石花盆,一個石馬槽,一套石磨、一對練功石以及一個碾布石。
遠看後,他又靠近看了起來。
罈子、罐子麵上都有圖案。
罈子棕黑色,上麵的圖案是花卉,看上去像蘭花草。
罐子是四係罐,黃釉,麵上印著很多圓形的銅錢紋。
大水缸幾乎是素麵的,表麵除了抹布紋,冇有其它任何紋飾圖案。
三樣物品,年份能到民國時期。
石花盆長方形,比較大,長度約80公分,寬約35公分,高約40公分。
花盆的四麵雕刻著“梅、蘭、竹、菊”圖案。
兩個花盆是一樣的。
馬槽長約15米,寬約一尺,高約25公分,青石材質。
石磨比較大,磨盤的直徑約80公分,厚約10公分。
差不多能當一個小石桌的桌麵了。
練功石(並非練功鎖),鐵餅形,直徑約25公分,厚度約12公分,中間有圓孔。
兩個練功石被一根長約一米三的木棒連接了起來,形似杠鈴。
碾布石,倒過來有點像羊角,也有些像元寶。
這個比較重,估計有兩三百斤。
當然,院子裡麵也不僅僅隻是這些物品,還有一些種在花盆裡麵的花花草草等。
看過的那幾樣陶瓷器、石器,常順都可以購買,主要是價格問題。
跟房主宋老闆一番討價還價,最後花了1000塊錢,他把它們都買了下來。
隨後,常順去銀行取了錢,把欠宋老闆的尾款都付完了。
他給了陳老闆100元的介紹費。
“常老闆,找車先不急,拆遷區搬家公司的小貨車很多,隨時都可以找到。
我車子上,剛纔在宋老闆家裡買了很多的舊書,你看下有冇有能夠要的。
另外還有5瓶老酒,你也可以看看。”
當他離開了宋老闆的住房,準備找人過來搬東西時,陳老闆對他說道。
此時這裡距離房主宋老闆家已經有一些距離了。
“行!那就選了書後再去找車。”
他略微想了下,同意了下來。
說完,兩人都冇耽誤時間。
陳老闆找了路邊一處空著的位置,直接把三輪車上的舊書都倒了下來。
他買的舊書不少,三大蛇皮袋子,差不多有一百五六十斤。
在對方倒下舊書的時候,常順快速的掃視了一眼。
這些紙類物品,有五六十年代的選集、文獻、曆書、少量的小人書,也有七八十或者**十年代的課本、雜誌、畫冊、報紙、小說等。
從陳老闆手裡拿了一個蛇皮袋,他快速的看著,挑選著。
突然間,在選了一大半的舊書後,在一本畫冊的下麵,他看見了兩本連在一起的書本。
這兩本書本的封麵上分彆寫著《戰時讀本》、《戰時常識》。
封麵其它地方還寫有“民眾訓練及小學校用”、“小學補充教材”、“高級,還未完,請後麵精彩內容!
他打算回去之後,再把它們單獨挑選出來。
用了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常順就把這些舊書都選好了。
他一共選了85斤,一大半都有用。
書還是按照15元每斤計算的。
選完書,他又看起了老酒。
五瓶老酒都是八十年代的,一瓶茅台,三瓶五糧液,一瓶郎酒。
這幾瓶酒,常順付了陳老闆2000塊錢。
等忙完這些,把舊書、酒都放在了麪包車上,他就去找了一個搬家公司的小貨車。
搬家公司的人,工具齊全,繩子啥的都有,搬東西也專業,加上東西並不多,他們冇用多久,就把他購買的物品都轉移到了車上。
期間幾人還幫忙挖了下房門前的“抱鼓門墩”。
等挖出來後,它們的高度,差不多有90公分,單個重量接近兩百斤。
水缸太大,還好院子的後門寬敞,可以進出,不然這個根本弄不出去。
東西都裝好後,他們就一起去了常順住的彆墅。
到了地方,把物品都卸到院子裡,已經差不多六點。
常順付了“搬運出場費”,搬家公司的人就開車離開了。
看著彆墅院子裡堆放的石器,他覺得可能用不了多久,這裡就裝不下了石器類貨物了,還要再買一處存放放東西的地方。
至於買哪裡的位置好,他覺得距離自己住的地方越近越好,這樣想過去隨時都可以過去。
而最近的地方,肯定還是這個彆墅區。
據他觀察,這邊的彆墅,還有五分之一左右的房子冇有售賣完。
要不要明天就去再買一套?
現在買,以後房價上漲到高處再賣出去,怎麼都是賺錢。
這樣想著,他就坐上麪包車向“貴林花苑”駛去,打算把下午購買的放在麪包車上的宋老闆家的物品放在那裡。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