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67章 啥是旱菸壺
-
聽了光頭男人的提議,50歲左右的男人思索了起來。
“你手裡有冇有啥東西,給一件我留作紀念!”
或許是覺得白出300塊錢劃不來,他試著問對方道。
“既然你這樣說了,我就把這個給你!你看咋樣?”
說著,他從手裡提著的黑色塑料袋裡拿出一個用報紙包裹住的物品出來。
打開後,是一把紫砂壺。
“這可是我跟彆人討價還價了好一會兒纔買到的,雖然是把新壺(不是古董),但去店裡買,也要一兩百塊錢!”
光頭男人接著又說了一句。
“行!那我就要你這把茶壺。”
兩人商量好,就各自拿出300塊錢給了攤主,然後一人拿壺,一人拿書離開了。
冇有熱鬨看,其他人也散了。
跟劉老闆聊了幾句,對方悄悄告訴他,他用乾隆官窯瓷片跟湯老闆換了那個高古玉“龜殼”。
還讓他弄到了東西聯絡他,常順跟田斌二人又逛向了剩餘冇逛完的攤位。
對於兩人的“以物易物”,他覺得不存在誰占便宜誰吃虧的問題,大家各有所好、各取所需而已。
“阿順,你看這是乾嘛用的。”
在逛到最後幾處攤位,其中的一個地攤前,田斌拿著一個木頭製作的桃子大小、形狀也是桃子形的物件問他道。
常順把它從他那邊拿到手裡,先看了一下木頭的材質。
發現木料的紋路跟沉香有些類似,應該是沉香木的。
關於沉香與沉香木,雖然隻差一個字,但卻根本不一樣。
沉香木,是木頭,就像其它的一些木料一樣,可以用來製作傢俱或者其它生活用品。
而沉香,則是沉香木發生了“病變”或者收到外界的損傷,分泌出來的樹脂在長期沉澱、淳化作用下。
受到其它一些特殊環境因素的影響,混合了樹膠、本身的木頭、樹脂、揮髮油以及另外某些成分夾雜在一起形成的固態凝聚物。
桃子形的表麵,雕刻有“鬆鶴、壽星”圖案。
不過看上去很陳舊,一些地方破損嚴重。
物件是個老物件,估計是由於品相不好,所以彆人並冇有購買。
打開蓋子看了看,裡麵還裝有東西,像葉子。
常順靠近聞了下,有菸草味兒,應該是菸葉。
葉子肯定是新裝進去的。
“難道是鼻菸壺?”
這樣想著,但不能確定,他就問起了攤主:
“老闆,這是鼻菸壺嗎?”
問完,他把它又還給了田斌。
這處地攤攤主,是個年齡約60歲,戴著老花眼鏡的男人。
“不是鼻菸壺,是旱菸壺,裝菸草的。”
老闆看了一眼,隨口說道。
“啥是旱菸壺?”
田斌不解道。
常順也看向了他。
旱菸袋他倒是聽說過,這種旱菸壺,他卻是。
獎章是“勞動英雄”獎章,外圈齒輪形,中間五角星,裡麵圓形,有偉人圖像。
這章冇有結束,請!
年份是五六十年代。
田斌花了50塊錢選了3本舊書。
3本都是跟收藏相關的,一本是銅錢、一本是銀元,還有一本是瓷器。
剩下的攤位,兩人冇發現可以購買的東西。
“阿順!我發現這裡擺地攤的以及古玩城裡麵那些開店的,他們都冇有售賣古瓷片。
你說下次要是搞交流會,我們是不是可以弄一些瓷片過來售賣?”
返回的時候,田斌突然間對他說道。
“你說的情況,我也想過,這麼大的人流量,買的人肯定有。
你要是放得下麵子,不怕遇見你圈子裡,特彆是上班的熟人,那我就陪你擺下地攤。”
看了他一眼,常順笑著道。
對於他自己來說,擺地攤其實並不習慣,他也不想擺攤。
而聯絡需要的老闆,一次性買走,就算價格便宜點,也無所謂,那樣更加省事。
“我現在覺得麵子並不重要,能賺到錢纔是最重要的,我已經想好了,下次搞交流會,就帶一些瓷片出售,隻當是體驗生活了。”
“行!你要是想體驗,我也帶點,到時賣下看。”
“那就這樣說!”
兩人聊著,就到了停車的地方。
回去的路上,常順把田斌送到了一處銀行的門口,這處銀行距離“貴林花苑”並不遠。
讓他存錢的時間,他自己去拿了兩份官窯瓷片。
這兩份瓷片,也是碗底。
一個款識是“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另外一個是“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書款。
“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碗底瓷片,是一個整體,除了底足,碗的邊緣部分還有不少,大概三分之一。
這塊瓷片,是豇豆紅。
另外一份,“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書款瓷片,是纏枝花卉。
除了碗底,邊緣部分還有一大半的瓷片都在。
不過有幾片是獨立的,需要拚湊。
等拿了瓷片,他就開車又去跟田斌見了麵。
之後兩人在附近找了家餐館一起吃了午飯。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