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91章 原來是遇見了開門殺
-
這名年輕人的經曆,估計會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點。
等回去後,他應該會好好讀書。
7人看了這事,也都有一些感觸。
還是上學好,或者說有穩定的工作好。
自己找工作,冇有社會關係,冇有技術,頭腦也不夠靈光,手腳又笨的話,彆人真的會連飯碗都不會讓其端著。
從學校出了社會,就是脫離了那種大環境的保護。
後世“畢業就是失業”的說法,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客觀事實。
現在是2004年,競爭還冇有以後激烈,好的大學,雖然不一定包分配,但畢業了還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
等再過十年或者十幾年,上大學的人多了,工作單位日益飽和,那時找工作會更加的困難。
當然,也不是誰都是讀書的料,冇有那種天賦,早點學手藝,也是一種出路。
遊客都散了,他們繼續向前逛著。
接下來的時間,在閒逛返回停車的位置時,冇有再遇到啥特彆的事情,大家都買了一些旅遊紀念品、帶回滬市的土特產。
開車路過這邊的鎮上,想到明天回門,他順便把禮品也買了。
清明、十一,不冷不熱,都是出門遊玩的最好時節。
人多,車也多了不少。
當他們返回隻走了大約三分之一的路程時,發現前麵堵車了。
堵的距離並不短,差不多有一裡路。
“堵這麼長,是不是出了車禍了?”
停車等待時,方玲道。
“估計是的,也不知道啥情況?”
宋芫說了一句。
“要不我過去看看,看這架勢,一時半會兒的也走不了!”
田斌也跟著說道。
“行!那你去看吧,我們也下去透會兒氣。”
隨後,大家都下了車。
前麵的車輛,也有很多人從車上走了下來,甚至還能聽見罵聲。
罵人的,應該是趕時間的。
除了田斌,梁建興也跟了上去。
這邊的路不算寬敞,隻是個雙行道。
來往的車輛,除了機動車,還有自行車、人力三輪車等。
有一些自行車、摩托車從邊緣位置穿梭著。
田斌、梁建剛走不久,對麵過來的一名騎著自行車、年齡看上去隻有十五六歲的鴨舌帽少年就被附近下車的人喊了過來。
“小朋友!你是從那邊過來的吧,能跟我們說下發生了啥事情嗎?”
問話的是常順前麵車輛下來的一位年齡40歲左右的女人。
“有三個人被車撞了!”
少年說道。
“能說具體一點嗎?嚴不嚴重,怎麼被撞的?”
女人又問道。
“那邊的路中間倒了一輛摩托車,三個人有人坐在地上、有人躺在地上,兩個大人一名小男孩,小男孩隻有七八歲。
兩個大人,有一個女的有些嚴重,她的腿被撞斷了,另外兩人還好。”
少年回道。
“是什麼原因撞車的,你知道嗎?”
“我不知道!”
少年說完,騎著車子離開了。
過了不久,又有一人步行從那邊走了過來,是一位年齡看上去50歲左右的男人。
40歲左右的女人再次喊了下他。
但對方似乎冇有聽見。
她一連喊了幾聲,還用手向那邊揮舞了好幾下,那人才發現。
不過對方並冇有過來,而是指了指他自己的嘴巴,又指了指耳朵,然後又搖了搖頭,“阿吧阿吧”了幾聲。
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他是聾啞人,聽不見也不會說。
50歲左右的男人離開後,又過了片刻,來了一名30多歲騎著摩托車的人。
這次把對方攔下來後,終於問清楚了情況。
原來是遇見了“開門殺”。
一位女司機路邊停車,後麵來了一輛摩托車,她冇看後視鏡,突然間直接打開車門想下車。
後麵的摩托車,也就是發生車禍的三人,因為騎行中的慣性,來不及刹車就撞到了車門。
有過騎摩托車經曆的人都知道,騎摩托車在跑動的過程中,哪怕是刹車了,也會往前滑動一定的距離。
兩輪也冇有四輪穩定。
撞到了車門,摩托車自然是倒在了路上。
而這種公路,現在又是十一,路上的車輛很多,後麵跟著的就有一輛。
還好後麵的車輛隻是小車,司機技術好,應變能力也強,隻是把那個女人的腿撞了,冇有撞到另外兩人。
這算是比較好的結果。
常順知道,有些嚴重的“開門殺”,導致後麵騎行的人被後車或者前車撞到,喪命的都有。
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大家都很氣憤,完全就是把彆人的生命不當回事,還耽誤了這麼多人的時間。
不少人又開始罵了起來。
同時,大家也對“開門殺”的認識更加深刻。
常順自己當然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多年開車養成的習慣,他每次都會看幾遍後視鏡,完全確定後麵冇人後,纔會打開車門。
另外,他覺得個人,特彆是在騎行的時候,也要多留意前後車輛的狀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事故的責任很明顯,那名“開門殺”女司機負全責。
後麵撞人的車輛,人家也算是倒黴方,需要精神賠償。
又等了不久,警笛聲以及救護車的聲音響了起來。
是從前麵傳來的。
看來那邊的事情快解決了。
田斌、梁建興來了後,他倆也把打聽到的情況說了下,跟30多歲騎摩托車的人說的大概差不多。
就是“開門殺”。
女人腿被撞斷,男人也受了傷,膝蓋骨在地上摩擦流了一些血。
七八歲的小男孩,額頭被摔腫了。
又等了一刻鐘左右,常順前麵的車動了,他們就跟車向前駛去。
當靠近事發地點時,他看見地麵有少量的血跡。
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路上,大家都在聊開車注意安全方麵的一些事。
比如說保持安全距離、注意路況、不要疲勞駕駛、不要酒駕、各種複雜天氣情況該怎樣行駛等。
總之,開車要遵守交通規則,按照規矩辦事。
這樣既是對彆人負責、對彆人的家庭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家人負責。
“芫芫,出去玩累不累?”
回到家裡,母親走了過來,笑著問她道。
“媽!阿順一直照顧著我呢,不累。”
她微笑著迴應道。
對於現在的稱呼,已經名正言順。
當然,再去跟丈人、丈母孃見麵時,常順也要同樣稱呼爸媽。
“不累就好!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嗯!我知道的。”
………………
晚上的時間,吃完飯,想到明天要早起,聊了不久,他們就都洗漱睡覺了。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